“越界”式成长

摘 要:华裔美国文学逐日成为显学,对其教学研究日趋火热,本文从华裔美国的“越界”特点出发,对华裔美国文学教学研究作出探讨,并提出有意义的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华裔美国文学:应重视华裔美国历史与文学史的互动与改写;注重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多重“越界”;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以及在文化的交叉、变异与融合中产生的文化误读现象。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越界教学研究

华裔美国文学肇始以来,世界文坛这片沃土愈见丰腴,其研究逐渐呈现显学趋势。在美国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大多设在美国亚洲、族裔研究学科的研究教学范畴内。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专著与作品选编日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开始,华裔美国作家和作品就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文学课程,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设了华裔美国文学的专业课程。诸多高校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基地与中心,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最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华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对象,现今已逐步进入高校外语专业的课堂中,公选课和专业选修课都有相关作品的讨论与学习。

华裔美国文学领域是一个由于越界引起的文化交叉重合地带。越界是指跨越族裔、国籍、疆域、文化的界限,是华裔美国文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作家的生存现实和族裔经验决定了文学视野中的诸种越界。因为错位,所以越界,然而一次越界并非一蹴而就,越界可以导致另一次错位,所以跨越无形疆界的华裔作家们,游荡在“错位与超越”之间,他们在越界中想象着、建构着、创新着;在越界中对话、游移疏离、放逐;又在越界中回归:他们越界着,但从不曾远离文学之心。越界对于他们来说,是需要亦是趋势。可以说,华裔美国文学一直在越界成长着。

鉴于对中美文化的亲缘性和不可剥离性,华裔美国文学既隶属于美国文学一支,可以说又属于世界华人文学的一支。华裔作家具有自身多元文化成长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他们的作品切入成长生活历程的角度与本土作家不同,注重“民族”“历史”“文化”等互有联系的成长记忆与命运的书写,形成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与其他地域的华人文学相异的生存空间与独特内涵。因此,因华裔美国文学的独特性,必然不能将其纯粹当做中国文学或者美国文学来解读与教授。本文从华裔美国的“越界”特点出发,对华裔美国文学教学研究作出探讨,并提出有意义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华裔美国历史与文学史的互动与改写。

华裔美国文学是特殊地域、历史、文化的产物。它源于美国的华人移民,其生存状态与美国移民需求,美国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关系等对华人政策的变化、中国当局形势,以及华裔移民本身等有重大联系。华裔族群的刻板印象如黄祸,陈查理,模范少数族裔等正是主流不断类型化,本质化,妖魔化而建立起来的。其作品中反映的“单身汉社会”“契子儿子”“洗衣店”恰恰是华裔移民悲壮的移民史。在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形塑和规范下,亦即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凝视(gaze)下,华裔的“他者”(other)形象被持续建构中,华裔族群历史遭到灭迹,属于华裔文化生存空间不断被加以限定。华裔作家们不断笔耕讨伐,冲破主流的书写疆域,反抗主流,为建立华裔族裔性而不断尝试。

利用书写的越界华裔作家们质疑了既有的规范,改变了既定的主流秩序,否定了不公平的现状,同时更挑战了权威,打破了原有的观念;这种反抗带有建构性:“逾越是跨国由戒律或法律或传统设下的疆界或界限,是违规或侵犯。不过逾越不仅如此而已,逾越是宣告甚至赞扬戒律、法规或传统。逾越既是否定也是肯定的深刻反省的行为。”所以,越界既是“否定的政治”(politics of negation),也是一种“肯定的政治”。在破与立之间重建文学传统(canon),回归自我,回归到真实的不被扭曲的文化经验中。所以,可以说华裔作家们给美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欣赏视角,新的写作范式。所以,在华裔美国文学教学中,应注重对移民历史的理解,关注作家们如何逾越传统,对主流刻板印象进行批判。

二、应注重华裔美国文学的多重“越界研究

纵观华裔美国文学,不乏形形色色,鲜明的人物形象,从具有深厚血脉、共同拥抱美国的刘裔昌父子,到自我奋斗,从唐人街走出来的《华女阿五》,从声声呐喊“哎咿”,追逐“亚裔感性”和“关公传统”的《唐老亚》到群鬼中经历勇士般成长历练的《女勇士》;从孤独地在黑人社区饱尝暴力洗礼,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确立身份的《中国崽》,到自归犹太教,在多种族社区悠然生活的梦娜;从为美国梦历尽艰辛的《典型的美国人》,到回归唐人街,以影像摄取成长创伤性经验的混血儿的《脸》……展现了百年华裔族群的生活面貌和成长姿态,为我们近观个体生存境遇,远观族群整体精神和现实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一部史诗诗歌的诗歌集。歌者何以吟唱,以何吟唱,令我们关切和深思。为其命名,讨论其价值和意义是研究者们的兴趣,为其注入学理性的滋养液更是学者们乐意而为之的。

研究视角上,在文学研究维度的越界涵盖了研究方法的越界研究视角的越界研究目的的越界。学者们尝试把华裔美国文学纳入不同的学科研究之内,扩宽了研究的视野。与海外华文文学一样,华裔美国文学用饶芃子教授的话说,“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的方法论系统也应该是开放的、立体的、多层次的”[1]。在研究方法上,除了文学研究方法之外,文化研究、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非文学研究方法也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探讨与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授者也应具备扎实的批评功底和良好的批评视野,积极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写入分析,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美学、文学伦理学等研究角度与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类文学作品,合理利用批评资源。

研究者与教学者应以越界的姿态,开放的视野审视、赏析与批评华裔美国文学文学研究越界不单指跨越民族国家区域和文化身份的界限,也指跨越学科、文化、方法、视野的边界。同时更是超越文本,进入社会及历史现场,回到文化文学产生的场域。当疆界消失在无国界的文学殿堂和学术世界中,学者可以随意选取适合的理论,挖掘文学的精粹之时,便是真正自由的学术巅峰。同样,文学创作中,我们期待华裔美国作家们,能像犹太裔美国作家一样,在美国主流文学中,自由徜徉。

三、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

越界华裔美国文学一开始就存在。华裔作家梁志英(Russell C. Leong)的创作理念和作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众多华裔美国作家。他在谈到自己创作的时候曾说过:“我本人试图创作的任务和形象也跨越东西方、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有时候甚至跨越性别。我们都是文化边界的闯入者。”[2]以作家本身多元文化成长成熟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 他们的作品切入成长生活历程的角度自然与本土作家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等互有联系的成长记忆与命运的书写,形成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与其他地域的华人文学相异的成长空间与独特的美学内涵。因此,应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

越界”一般指跨越地理上的疆界,所以旅行是越界的具体表现,因为跨越地理上的疆界,带给旅行者许多不同的见闻,因此也使旅行者跨越了心理思维这个抽象的界域,而使过去固守的思想有了游移改变的可能[3]。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越界并非只是地理上的指涉,空间上的移动在文学作品中,更有指涉心理空间的意味。在一个号称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知识讯息急剧流转,空间的位移,记忆的重组,族群的迁徙,以及网络世界的游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经验的重要面向。丰富的文化经验与复杂的思想,多样的人生体悟和生存际遇,使得心灵的越界成为可能。所以,跨越的边界包括了作者及文学作品主人公的身份和族裔越界文学作品的语言与文化越界文学体裁(文体)的越界文学叙事视野的跨界(中国叙事,埃及等),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越界;文本中如此岸与彼岸的越界;时间与空间的越界,文本空间与记忆空间的越界文学视野中的越界

这种美学越界也包括文学语言的越界华裔美国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背景,使得这些作品中夹杂了复杂的中文音译、方言、俚语,拼凑成多种文化风味的洋泾浜式文体与语言,成为美国少数族裔和中国文学范畴中特别的一类文学范式。与第二代移民不同,第一代华裔移民并非习得英语,而是在母语影响下不断地学习和使用英语,所以其英语中难免夹杂了中式思维与表达。但这也产生了翻译的诸多出入,例如,对人名与书名的翻译,如“Frank Chew Chin”(赵建秀)和“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父亲和裔昌)等;方言如对于汤亭亭《女勇士》中“Ho Chi Kuei”(好似鬼)“GumSahnhock”(金山客)的理解与翻译[4]。所以,对多语种与方言的识知与把握对于研习和教授华裔美国文学来说是颇有裨益的。

相对于中国内地的作家而言,包括华裔美国作家在内的海外华人作家更多地出入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空间,做多种可能的越界正是他们拥有多种资源的文化生存状态的产物[5]。这决定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可读性是非常强的,其美学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状态,其想象空间不断拓展,这也意味着这种文学具有宽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对于其教学研究,更应专注于对其开放性的把握和处理,以更高的眼界驾驭、驰骋于华裔美国文学的疆域之中。

四、文化误读——文化的交叉,变异与融合。

华裔美国文学与中美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者在理解异质文化时,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文化误读”成为了跨文化文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论》中对文化误读进行过相关论顺,概括而言就是: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过滤的作用,而导致发送信息的减损和接受者文化的渗入,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即文化误读文化误读从后果来看,可分为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如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曾针对美国主流媒体对其作品的种种消极误读,在其文章《论美国书评家的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s by American Reviewers)中进行了批判。这种误读包括对华裔美国作品刻板印象式的误读和对华裔美国作家美国人)身份的误读:在美国白人眼中,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往往充满了东方情调,反映了神秘的异域风情,是满足某种文化猎奇心理的读物,对其解读也充满了殖民主义的陈词滥调。一些美国评论家将华裔仍当成“外来者”的态度,宣称汤亭亭是个中国妇女,也让汤亭亭颇感焦虑。她声称自己是一个华裔美国女性,一个美国作家,并在《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1976),《中国佬》(China Men,1980),《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 :His Fake Book,1989)等自己的作品中,反抗文化误读和误解,声呐和争取华裔与其他少数族裔一样的合法公民身份。

文化误读又可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因居住美国,对中国文化了解有限的华裔美国作家与本土作家不甚相同,他们的文章对中国历史、文化往往有着偏差与误解,造成了无意识的文化误读,有意无意中可能会迎合西方的猎奇口味。然而,我们在研究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另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文化误读。这种改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改写,也有对外国文化的改写,如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对花木兰从军的改写,在《女勇士》中对鲁滨孙漂流记的改写。这种积极的文化误读华裔作家们对文化有目的的挪用和改写,用以挑战权威和消解中心,对建立华裔话语权有着积极的作用。

纵观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史,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流变之后,这个有着多重越界色彩的族裔文学在90年代走向了繁荣和成熟: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学的艺术经验,另一方面有不断谋求着主题意蕴的深入和扩展,以及叙事表达的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族裔特色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格调,与其他民族文学的相互辉映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华裔美国文学体现的主要是华裔移民的人文状态,其对人生、世界、信仰等深刻的反思皆是源自对人性的理解与关怀。所以,在解读与研究时要始终带着一种学理的冷静与对文学与人生的宽容心态,内心应存有一份理解,一份真诚。

参考文献:

[1]饶芃子,李亚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拓展——与饶芃子教授对谈[J].学术研究,2003(8).。

[2]张子清.与梁志英对话:我们是文化边界的闯入者[N].文艺报,2002—6—25:4.。

[3]王德威,季 进.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吴 冰,王立礼.华裔美国作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黄万华.视角越界: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叙事身份[J].学习与探索,2003(6).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