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的辽宁旅游扶贫研究

基于精准扶贫辽宁旅游扶贫研究

旅游扶贫指的是贫困地区可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发展,并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帮助贫困者脱贫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达到致富的目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对贫困区域尤其是连片贫困区域进行帮扶脱贫。国家扶贫办和旅游局在2015年从全国遴选了560个贫困村进行旅游精准扶贫试点,将旅游扶贫作为贫困地区减贫和脱贫的途经之一,通过政府引导,吸引社会参与,最大限度帮助贫困户获益。  旅游扶贫一方面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使贫困户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得以改善和提升;另一方面使贫困户更具有归属感,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旅游扶贫。 同时,当地社区居民融入旅游扶贫行动中,保留当地特有的原真文化,可以使旅游更具吸引力。  一、精准旅游扶贫研究简评  梳理文献发现,学者研究乡村旅游扶贫主要关注旅游扶贫社区居民参与问题旅游扶贫政策战略和模式、旅游扶贫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对策、旅游扶贫效果四方面的研究。卡茜燕(2017)指出精准旅游扶贫既要关注个体贫困户脱贫,也要兼顾社区参与的整体发展。罗兴(2016)在研究城口县致贫原因和扶贫现状的前提下,根据该地实际情况打造旅游+扶贫平台、兴建扶贫交通网及优化扶贫产业链。栾梦炫(2016)针对该村旅游业面临的问题,着力于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实。张侨(2016)对不同贫困村采取的扶贫模式能否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和满意度进行了研究。邓小海等(2014)研究了实施的旅游扶贫战略收效不明显的问题和原因,指出对区域资源产业链应进行有效整合。  综上,辽宁旅游扶贫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对于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较少,更多的研究聚焦于对贫困区域旅游扶贫模式和策略,缺乏针对性,对特定贫困区域开展精准旅游扶贫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二、辽宁精准旅游扶贫的现状与问题  (一)对精准扶贫认识不足,旅游发展思路模糊  贫困地区的农民对于通过发展旅游进而脱贫持怀疑态度,加之自身能力有限,对于旅游项目的开发及未来运营管理等没有明确的思路,致使旅游扶贫陷于两难境地。以对宽甸县的调研为例,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能否促进和改善经济现状持怀疑态度,意识淡薄,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大约有74%的被调查者对乡村旅游是否发展漠不关心。大多数人对精准旅游扶贫的政策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以致对乡村旅游持消极观望态度;而已经付诸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当中的人,受限于自身能力,对未来发展缺乏清晰的思路。  (二)精准性不足,影响旅游扶贫效果  旅游扶贫中的精准性体现在扶贫对象的精准扶贫项目的精准。没有前者,扶贫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而后者是对旅游扶贫的具体操作,也是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三)资金帮扶受限,资源未得到开发  旅游扶贫的资金来源渠道未得到拓展,主要以承包、合资和旅游扶贫资金为主参与旅游扶贫开发和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的帮扶资金不足以应对旅游资源的开發。被调查的宽甸县试点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乡村旅游发展要解决安全饮水、旅游步道及照明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缺口难以填补;同时精准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也需要资金的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面临资源开发与资金不对口的矛盾。  (四)产业化不足,产业结构单一  当前乡村旅游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对于乡村旅游研究仍然没有跳出旅游体系,导致其仅仅反映旅游经济活动的范畴,加之旅游自身的季节性、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社区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制约因素,致使乡村旅游产业化不足。另外,社区居民更多是依靠养殖业、种植业等单一的业态模式,以个体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劳作,规模化都难以成行,要实现产业化任重而道远,收益相对不稳定。社区居民除了依赖农业发展生产,几乎没有副业,致使收入不高且结构单一。  (五)交通便利性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交通的可达性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但个别乡村交通便利性很差,道路崎岖,指示标志缺失,甚至个别地区的乡间小路在地图上都搜索不到,造成游客到访困难;另外,住宿设施和餐饮接待也很不规范,卫生条件较差;第三,景区及周边的厕所较少,条件简陋也是很大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扶贫资金有限、缺乏整体科学规划、当地村民思想认识不足等。因此,应该整合旅游资源,科学设计乡村旅游获得项目,拓宽旅游扶贫的融资渠道,积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状况,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进而提升旅游景区(景点)质量和档次,并在资金使用的精准性上进行提升。  三、辽宁精准旅游扶贫的建议  (一)确保旅游扶贫精准性  辽宁省的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因此,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扶贫的思路是正确的,但要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了,而真正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的情况。必须采取措施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研究旅游扶贫措施,帮助开展乡村旅游活动,达到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目的。  旅游扶贫精准性是多方面的,一是针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要解决扶谁的问题;一是对扶贫项目的精准,要解决扶什么的问题;还本文由收集整理有一个是工作上的精准,要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乡村旅游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扶贫的开展和效果,因此亟需加强道路、公厕等基础建设,同时改善住宿与餐饮接待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经营。旅游开发与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科学合理的规划能推动乡村旅游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效应的发挥。因此,规划要与当地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相符合,既要保证实现既定的分阶段旅游发展的目标,更要确保旅游扶贫资金和资源利用上的精准化和最大化。同时,要引导村民树立信心,对于能改善当前及今后生活质量的旅游项目要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