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地理学视角下《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的思考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的思考。

毕业论文。

[摘要]研究南宁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金融地理学的新兴视角对《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进行思考,提出发挥地理优势,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发挥扩散作用,促进区域间的金融合作;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打造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洼地;整合金融资源,凸显金融聚集效应;建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促进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   [关键词]金融地理区域金融中心;南宁发展措施   [作者简介]卢珍菊,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经济学硕士,广西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东盟金融研究所所长,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005-04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作为广西首府的南宁凭借地处中国-东盟前沿的地理优势以及经济、金融的基础优势,成为广西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选择。我们应从金融地理学的新兴视角出发,推进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工作,助力广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北部湾经济的腾飞。      一、金融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视角      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是经济地理学科的一个子集,在研究金融问题上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法论。      (一)以地理位置优势为基础,研究信息中心的核心地位   金融地理学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信息腹地的视角考察区域金融问题,重视区域性、信息流等地理环境的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由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使货币与金融运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金融地理区域性地理因素和区域金融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地理优势来确定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别强调信息的作用,认为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其理论核心是:金融信息的产生与应用对形成区域金融中心体系至关重要,从而显现出在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上,形成信息腹地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资金流和信息全球化乃至国际化的现代社会,与国际其他金融中心和区域间的金融联系在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金融地理中的信息腹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金融中心选择与建设。信息中心的建立,使地区间能够有效率地接收和运用外来信息,实现信息的集聚和快速传递。 作文 /zuowen/      (二)从空间相互作用角度出发,研究区域金融的空间布局   金融地理学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强调金融中心的扩散效应,研究区域金融的空间布局问题。在关注自然地理环境作用的同时,强调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强调事物发展的大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金融地理学认为,区域金融中心可以利用空间布局,空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形成多层次金融中心,发挥金融中心扩散效应,给金融合作带来更大的发展。      (三)以金融资源整合为目标,研究金融集聚   金融地理学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的金融集聚纳入研究的视角,认为金融机构、金融资金等集聚度越强,金融资源的供给也就越多,这些指标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反映出金融中心发展的水平。通过金融机构、金融资金、金融人才等金融资源的整合,打造出金融集聚区,发展金融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金融发展的硬环境。      (四)以非经济环境因素为视角。研究金融发展外部影响因素   金融地理学将非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的作用考虑在内,认为各地区由于区域差异性和独特性适应于不同的政策法规,形成不同的金融地理外部因素,进而影响金融中心的建设,在考虑金融问题时结合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考察,形成一个以金融系统为中心的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在内的综合系统。在分析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的方面更显全面。 论文网      二、《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战略目标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实施,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了机遇。2009年南宁市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形式下,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而编制的《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2009年12月通过了审批。《规划》明确了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准确把握南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要求,提出了体系完整、措施到位的规划方案,对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提出了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如表1。   论文联盟三、南宁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广西(南宁)经济发展迅猛但经济总量低,制约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迅猛,GDP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领先于大部分西部省市。2010年GDP总值达9502.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4.2%。但从总量上看,相当于内蒙古GDP总值的81.78%,四川省GDP总值的56.23%。2010年广西人均GDP值为19568元,在全国排名第27位,处于落后地位。近几年来南宁市国民经济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2009年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24.71亿元,居广西14个城市首位,但经济总量在中国各城市GDP排名为第65位,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二)区域消费能力弱,抑制金融消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6至2010年南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938元上升至18032元,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是,由于受量入为出思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特别是近几年南宁市住房价格不断升高,助推了预防性储蓄的需要和行为,使得居民金融消费受到抑制。(图1)      (三)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行业竞争力不足   南宁已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支柱,以基金、期货、投资公司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技术基础。2010年广西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09年南宁市包括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48家;2010年南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4021亿元,增长率为21%,贷款余额为4142亿元,增长率为20%,保费收入为57亿元,增长率为43%。这说明南宁金融机构业务初具规模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机构数量偏少、行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四)金融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   一方面,传统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要;另一方面,缺乏对客户信息、管理信息的集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国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