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吸引力烟斗诱惑无法挡:高档木制烟斗

从第一次看到烟斗,就被它吸引了。

无论是烟斗外在优美的形状色泽,还是烟草飘出来的香甜芬芳,都让人忍不住感叹:哇。

真棒!我们这些烟斗客就这样沉醉在烟斗特有的美感中,让烟斗为平淡无奇的生活增色几分。

烟斗的魅力让我们即使明知抽烟有害。

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叼着斗吞云吐雾。

纯粹的烟斗客不会抽香烟也很少抽雪茄

因为香烟雪茄并不具备与烟斗同等的美感

究竟烟斗的美在哪里?基本上可从几个层面来看:   其一是材质纹理之美

现代烟斗的主流是以石楠木(Brlar)的根瘤为素材制作。

这种木头多生长在南欧、北非。

地中海沿岸一带贫瘠荒芜的岛屿或高原上,质地相当坚硬,同时耐高温火焰,因此能够承受烟草在其中持续闷烧而不至于烧坏。

此外。

由于石楠木处于恶劣环境,生长缓慢,因此造就细密繁复的木质纹理

尤其埋藏在土壤底下的根瘤部位,受到土石的限制压迫,发展空间有限,加上当地气候干燥、雨水匮乏,十年光景也只能长出一颗篮球大小的块根,导致其纤维结实、木纹紧密相叠,美不胜收;   其二是造型曲线之美

烟斗的基础结构是个可容纳烟草的斗钵,加上一支可通气的杆子组合而成,这样简单的几何图形,经过烟斗大师的巧手。

斧凿之间,马上幻化成各式各样的优美形状,无论直斗、弯斗,还是有棱有角的斗钵形体,直接触动烟斗客内心深处,引发彼此的共鸣。

烟斗作为男人的一项配件,其造型恰巧可为衣饰服装、外观容貌增色几分: 款别致造型的精巧烟斗,更能凸显烟斗客的个人特质与生活品味,衬托出浪漫优雅的潇洒风情。

其三是色泽光彩之美

人类自古就对各种木材着迷,举凡建筑、家具、饰品、日用器具,除了坚固耐用以外,更可贵的是木材与生俱来的天然质感。

楠木与其他木材相同,都可以染色、抛光、上漆,成就缤纷的色泽

无论是脂粉未施的原色斗,还是染成蜜糖琥珀色,抑或是波尔多酒红色,甚至是帅气的亮黑色,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经过高温熏陶,加上烟焦油浸润的陈年烟斗,更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深沉色彩。

多几分沧桑的内敛,烘托出更深刻的肌理纹路   其四是味觉口感之美,一般抽纸烟的烟民,往往每隔一两小时就得吸上一根,因为身体上已经仰赖尼古丁的刺激,养成了严重的烟瘾。

烟斗客着重的是抽烟的口感与味道,而烟草又有着变化多端的配方与风味,不但可以满足烟斗客个人的需求,旁人嗅闻起来也会觉得芳香不惹人厌,香烟雪茄的口味多半比较单调,不像烟斗专用的烟草那样丰富多变,而且烟斗抽得好也要靠技巧,一斗烟从开始到结束,可以抽出不同层次的感受,每个阶段有其特色,万一火候控制不得宜,也可能糟蹋了一斗好烟。

其五是虚无缥缈之美

有很多人把抽香烟雪茄以及烟斗的不同人拿来作比较:抽香烟的重实际,强调欲望的满足;抽雪茄的讲究派头,在乎外在形象以及名声虚荣;抽烟斗的则是自我意识较强,重视心灵体会与内在感受。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不同烟民的行为,会发现抽香烟的多半纯粹为了抽烟

补充一些尼古丁提提神好干活,抽雪茄的比较乐于与人社交谈天,而抽烟斗的则沉浸在个人优游冥想的世界里,享受宁静内省之逸趣。

手握一柄丹麦自由斗型(Free Hand)手工斗,凝望着斗钵上如发丝般密布的细直纹理,感叹制斗大师的工艺巧思与这块石楠木能契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让木纹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凸出的棱角表达了强烈的个性,整体的曲线却又令人感觉柔顺流畅,称其刚柔并济一点都不为过。

这支斗经过多年使用,原本淡褐色的外观转趋红润,焦油渗入纤维细缝中,加深了纹路的立体感,深浅对比得更加耀眼灿烂,这是一支成熟亮丽的斗!   如果烟斗都是一成不变的,那或许它的魅力就大打折扣了。

我曾假设有一天,全世界的烟斗都变得其丑无比,烟草味道也变得难以入喉,那或许我就该戒烟了,可是,我所假设的这种情况应该永远不可能发生,因为,所有制斗专家仍然持续追求着更漂亮的烟斗造型

烟草调配专家继续开发更多、更美妙的口味,因此,我的烟斗之旅仍是一条不归路,不断探索着烟斗所衍生出来的种种生活之美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