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那段窄轨铁路:窄轨铁路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会让我们想起铁道游击队,抗战时期,他们是活跃在以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

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及世界留下光辉篇章。

山西曾经也有一个“铁道游击队”,历史在记下他们的丰功伟绩时,也记下了一条曾经存在于晋中大地的一条窄轨铁路:白晋线。

铁道游击队山西版      1941年大年二十四,临近年关的山西大雪纷飞,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积雪深达膝盖。

入夜时分,在祁县的山边小道上,一名身着八路军军服的士兵带领着十几名壮小伙,扛着铁棍等工具,趁着夜色悄然前行。

凌晨时分,他们来到了祁县来远镇附近的白晋铁路旁,这里是一个洼地,他们迅速拿起工具,熟练地撬起一节节铁轨,然后两人扛一节,沿着山沟急匆匆向东奔走,他们的目的地是榆社。

在那里,另一群壮小伙等着接应他们,然后再一程程的接力,直到将扒下来的铁轨运到黎城黄崖洞兵工厂,而后制造出来的枪支弹药,用来供给奋战在前线的八路军。

除了撬铁轨,他们还经常割电话线,夺取火车上的运输物资,想尽办法破坏这条铁路线,干扰日军军事行动,夺取日军的军事物资。

被称为山西版的“铁道游击队”。

今天,翻开历史,再次触摸到这条消失的铁路……   1930年,饱经战乱涂炭的中原大地烽烟再起,冯玉祥、阎锡山等与蒋介石不和,遂举兵中原一较高低,前后历时7个月,战争结果以蒋介石集团的胜利告终。

不甘失败的阎锡山打算凭借山西东山再起,提出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要着重“发展公营事业”。

铁路作为公营事业也被重要发展,规划了21条铁路,长达3000公里,由晋绥兵工筑路队承担施工任务。

山西省的交通主干道同蒲线就是这时建成的,从祁县东观到长治的白晋线就是这个规划中的一项重大工程,于1935年6月开始施工。

山西修筑铁路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摒弃当时全国普遍采用的1.435米标准轨,坚持采用1米的轨距修建。

窄轨之谜      当时的山西修筑都是窄轨铁路,人们认为阎锡山是为了永久称霸山西、抵制省外势力长驱直入,达到进可攻、退可守之目的。

事实上,修筑窄轨与阎氏封闭闭关政策无关。

正太铁路山西修筑最早的一条铁路,1898年由俄国华俄道胜银行取得承修路的权益,于1902年10月签订《正太铁路借款详细合同》。

合同签订不久,俄国国内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银行便转手让给法国银行公司,采用法国型一米的窄轨,盛宣怀多次与法人交涉,力求采用1.435米的宽轨,但因中国尚处无权无钱贫弱的半殖民地地位,只好听人摆布,使正太路修成了窄轨

这便是正太铁路采用窄轨的原因,而《正太铁路借款详细合同》签订时阎锡山才19岁,正考入太原武备学堂学习。

显然,与正太窄轨铁路毫无关系。

而之后修筑同蒲线等一系列铁路时,在蒋介石的中央政府要求采用1.435米的轨距时,阎锡山为何还要坚持修筑窄轨呢?   首先是阎锡山为了阻滞法国资本入晋。

蒋介石为建立一个北与京绥、南与陇海相接的铁路系统,与法国签订9000万法郎的材料借款,作为修建大(同)潼(关)铁路之用。

山西民间团体反对中央的这一筑路计划,弹劾铁路部长顾孟余的法国借款计划,坚持本省筹资修建,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只好修筑窄轨

其实,阎锡山修筑窄轨,主要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着想的。

修建铁路的测路工程师认为工程艰巨,费用浩大,建议修窄轨,阎分析研究,采用了建议,并于1933年3月专门编成《山西修筑窄轨铁路之理由》一书。

书中计算:如用1.435米的宽轨,全线需投资9000万元,按当时货运量计算,50年内不但赚不了钱,累计还要亏损37亿4千3百万元。

若修窄轨,20年内除收回全部投资外,还可盈利670万元。

有了这个计算结果,阎锡山才下决心修窄轨

成于战火亦败于战火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阎锡山的设想向前发展,1937年日本展开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为夺取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派出10余万陆军展开进攻。

战火连天,筑路的事也因此停下来,白晋线此时才完成东观到子洪口15公里长的一段。

再次开工并非阎锡山的心愿。

1939年6月,占领祁县来远镇的日军中村中队开始调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接着阎锡山的工程继续向前展修。

1940年7月,铁路修到长治市的北郊便开始投入使用,不仅成为驻晋日军的重要生命线。

也成为抗日军民的“眼中钉”,共产党祁县县委带领广大军民想尽办法破坏这条铁路

于是,山西版的“铁道游击队”诞生了。

山西版的“铁道游击队”,在白晋线上,坚持战斗了五年,对牵制入侵日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抗战胜利时,日军在投降前拆除了长治至沁县的铁路,拿走了物资。

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在白晋线沿线战事不断,白晋铁路大部分被战争破坏,最后阎锡山索性就把剩余的铁轨全拆了,白晋线就此毁弃。

山西来说,这样一条铁路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山西人字型铁路的重要一条腿,建国后新中国新修了太焦铁路,重新补上了这条腿。

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条曾经的铁路线。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工作人员发现了白晋线留下的遗迹,再次唤起了这段铁路的记忆,也让一段传奇历史大白天下。

文/本刊记者 汪鹏。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