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选择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政策选择相关的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有效市场假说,二是实证会计理论,三是后果理论。

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还关系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一、有效市场假说(EMH)简森1978年把有效市场定义为:对一组信息Qt,如果根据该组信息从事交易无法赚取到经济利润,那么市场是有效的。

1EMH理论认为,在次强式或强式股票市场上,市场能够无任何偏好地对包括会计程序变动在内的所有信息作出反应。

税收是会计变动唯一可引起的现金流量效应。

在没有税收条件下,会计程序的变化不会股票价格

EMH预测不论股票价格如何随着会计收益的变动而波动,最终的股票价格肯定是对股票未来价值的无偏倚计量。

EMH认为,由于信息交流,资本市场终会了解一家公司是否存在现金流动问题。

一家公司绝不可能依靠会计来作为欺诈手段,长期隐瞒现金流动问题。

一旦为外界发现,那么,次强式以上的股票市场就会对会计收益中隐含的未来现金流动问题作出大致正确的评估并通过当期股票价格反映出来。

证券市场不会总是被会计收益引入歧途,而会作出对股票未来价值的不偏不倚的估计。

甚至在某特定的会计程序不为外界所知时,有效的证券市场仍将对该企业运用的会计程序作出无偏见的预测,并对该会计程序将产生的未来预期收益程序作出不偏倚的评估。

毕业论文 总之,EMH认为会计政策选择无关紧要,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企业价值,有效资本市场将形成不偏倚的股票价格

二、实证会计理论(PAT)PAT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是通过对分红计划、债务契约和成本的考察,推导出有关的三大假设

21.分红计划 假设在做出“管理人员在某个分红计划下的报酬随着报告收益的增加”的假定,之后推导出该假设: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实施分红计划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更有可能把报告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

2.负债权益率 假设在做出“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联系紧密,企业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程序”的假定之后提出该假设:假定其它条件保持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率愈高,企业的经理人员便愈有可能选择可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的会计程序

3.规模假设 在做出“大企业的政治敏感性和所承受的财富转移额(政治成本)均大于小企业”的假定之后,推导出该假设:在其它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愈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收益递延到下期的会计程序

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证实了这三大假设

简言之,PAT认为确实存在管理人员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

三、经济后果理论(ECT) 毕业论文 史蒂芬·杰夫在其1978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经济后果’的兴起》文章中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行为、政府、债权人所产生的影响。

”3这个定义的本质在于,会计报告能够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所做出的真实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

威廉姆·斯考特(Scotc,WR.)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不论有效证券市场启示如何,会计政策选择能够影响企业价值”这一观念。

即从本质上认为企业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确有影响(matter)。

4经济后果的出现,照斯考特的观点,源于“为何存在会计政策选择”这一问题。

扼要地说,它们源自企业签订的契约,特别是管理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

假设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影响,企业所运用的特定会计政策及其时间分布和变更的实质,对投资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来源。

实际上,管理人员可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这一内幕信息的可靠信号披露内幕信息,缓解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斯考特认为,会计政策及其变更影响到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甚至会引发政治家们的兴趣。

他强调指出,这里的会计政策指的是任何一项会计政策,并非专指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那一些。

由于许多重大的会计政策的变更都与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相关,并且经济后果观念与现实情况相符。

总之,ECT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虽然可能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却能够影响企业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

毕业论文 四、评述一般认为,EMH与ECT在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上是两大对立学派。

EMH理论认为,会计政策选择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企业价值,证券市场能自发调节形成洞悉一切的无偏见的股票价格;而ECT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影响企业价值。

而实证会计研究结果更倾向于ECT。

笔者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内幕信息等问题的存在,信息成本不为零,故而股票市场尚未具备看穿企业价值的能力。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