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掰手腕的试飞英雄 试飞英雄

因为其工作的高风险性,试飞员被称做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

他们抗击风险、驰骋蓝天、常与死神擦肩而过,在这个英雄群体中,曾经涌现出一批“试飞英雄”,如今,在这个队列中,有一位技艺超群、扭转乾坤、贡献突出的时代军人走进人们的视野,他就是空军首批双学士飞行员、特级飞行员,也是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一李中华

李中华入伍以来,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参谋长、副团长。

1994年荣获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校颁发的国际试飞员等级证书。

现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他能熟练驾驶我国装备的多型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和运输机执行任务。

飞行而生      李中华的家乡在辽宁新宾县,家在东北长白山余脉的一个林场。

小时候,森林遮天蔽日,头顶上没有多大的天空。

中学时,李中华最喜欢的一本杂志是《航空知识》,在这本杂志中李中华深深喜欢上了飞机

从此,《航空知识》影响了他的一生。

凭着与生俱来的对蓝天的向往,对飞行的喜爱,得知全国最好的飞机发动机专业学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中华的高考第一志愿就填写了南航。

大学生活,紧张而快乐。

1983年,大学即将毕业时,空军决定从全国航空院校的大学生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员,并明确最终将从中培养出若干试飞员。

李中华得知消息后热血沸腾,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感到自己飞翔蓝天的梦想已伸手可及了。

李中华报名并经过严格的体检参了军,进入了空军某飞行学院学习,从这个时候起,李中华把自己对梦想、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的忠心尽情挥洒于天地间。

1985年毕业时,李中华表现优秀,获全优学员奖,荣立三等功1次,成为我国首批具有工学和军事学学士学位的双学士。

在理想与激情中,李中华没有留恋大城市生活,而是加入了空军航空兵某师。

在那里,他驾驶战斗机翱翔蓝天4年,完成了全部战斗提纲科目

1989年,李中华加入试飞团,又经过两年的试飞员学校培训,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试飞员,走到了飞行事业的最高阶段。

初到飞行学院的两年李中华很顺利,什么险情都没遇到,在部队做飞行员的四年同样顺利,对李中华来说,这六年只是一个过程,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回忆。

随着飞行次数的增多,经验的积累,李中华处理空中险情的能力越来越高,他能够灵活处理,随机应变,多次挽救了国家财产和试验数据。

试飞的科学性、挑战性、冒险性,让李中华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飞行时,李中华说:“飞行的感觉特别好,特别是在飞行完难度大的科目回程时,天空特别晴朗,飘着几朵白云,地面的道路、村庄、麦田看得特别清楚,飞机状态也很好,当你在白云蓝天飞行时,感觉不是驾驶飞机飞行,而是自己在飞,那时候就想唱歌,感觉特别好。

”正如李中华的爱人潘冬兰说,他是一个为飞行而生的人。

成为国际试飞员      “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办好就是不简单”这是李中华最喜欢的一句话。

他所理解的试飞的最高境界,就是把飞机掌握到极至,机人合一,可以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完成任何任务。

为了练就铁翼神翅,他付出了比一般飞行员更多的汗水。

1993年以前,我国没有国际试飞员,许多项目的试飞都要重金聘请外国试飞员。

为培养自己的国际试飞员,尽快掌握世界先进试飞技术,李中华先后3次被派往俄罗斯培训。

当时他连33个俄语字母都认不全,为克服语言不通带来的学习障碍,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整理笔记,并翻译成中文,经常学习到凌晨两三点钟。

为此他还经常找当地的小学生请教。

为了做好每一个动作,他课上与教员反复讨论,课下自己在宿舍里、在颠簸的车上,上千次地进行演练,熟练掌握了“驾驶员人工扫频”等多项高难技术,相继攻克了被世界航空界称为“死亡陷阱”的失速尾旋和国际顶尖飞行员梦寐以求的“眼镜蛇机动”等一系列高难度课目,成为我国3名“苏二七失速尾旋”教员之一、少数几个能飞苏二七“眼镜蛇机动”的飞行员之一,并最终获得俄方颁发的国际试飞员证书和证章,成为我军3名国际试飞员之一。

试飞之中不忘学习      试飞前做飞行卡片,是李中华从俄罗斯飞行学校学到的科学、有效方法,它可以减少飞行中的错、忘、漏,提高试飞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试飞中,遇到不可抗拒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许多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准备不充分造成的。

因此,每次试飞前,李中华都要认真做一张飞行卡片,把要飞的科目、要做的动作、要达到的要求等一一记在卡片上。

从1993年至今,李中华所做的飞行卡片累积已达11000多张,成为试飞团的宝贵财富。

试飞中,李中华感到,有些经验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于是,根据在俄罗斯学习的成果,李中华结合自己的试飞经验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带领战友编写了《科研试飞大纲》,对试飞员更好地完成试飞科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他还先后撰写了《歼七飞机小速度特技动作》、《歼七飞机失速尾旋特性》、《过失速机动及其应用》、《苏-27飞机的眼镜蛇机动》、《歼X飞机大迎角特性》、《颤振与歼X飞机颤振试飞》、《飞行员诱发振荡与飞行安全》等文章,有的在《飞行力学》、《航空杂志》、《飞行试验》、《航空知识》等刊物上发表,并在2000年飞行力学年会上获奖。

正是凭着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李中华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国家航空工业部门先后为他记一等功4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他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死神“掰手腕”      2005年5月20日中午12时,李中华试飞员梁剑峰驾驶着一架飞机跃上蓝天,这架飞机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架有着特殊功能的模拟飞行试验机,任何飞机的参数只要输入它的机载电脑中,它就可以模拟出该飞机的空中特性,被誉为“空中魔术师”。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英、法、俄和我国5个国家有这种飞机

它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成果,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在完成两个状态的试飞之后,飞机一切正常,李中华和梁剑峰没有丝毫的懈怠,依然精细地进行着每一个动作,按照风险科目要求,起落架已经放下了。

12时22分,在进行第三个状态试飞时,飞机在机场远距导航台附近三转弯过程中,机载变稳系统突然报警。

飞机进入“倒扣”状态,机头还出现大范围摆动现象。

此时,飞行的高度只有不足500米,飞行速度在270公里/小时。

飞机已经很难控制,在空中像一只四脚朝天的螃蟹挣扎着急速摔向地面。

专家解释,在这样的高度、速度下,“倒扣”的飞机已经很难控制。

数秒后,飞机的高度已经降至200多米,座舱之内,李中华他俩的身子也呈倒立状,此时已经没有跳伞和迫降的可能,而地上的农田、庄稼正向他们扑面而来,位于前舱的梁剑峰喊着:“飞机不行了!”灾难即将发生。

生死攸关之际,李中华凭借着经验、智慧、技术,迅速地将“倒扣”着的飞机翻转过来,在电源完全消失、仪表均无显示的情况下,驾驶着飞机滑向跑道。

12时26分,飞机终于安全降落。

险情前后历时4分钟,而李中华在关键时刻的紧急处置只有7秒钟时间。

这转瞬即逝的7秒钟,他化险为夷,起死回生,创造了科研试飞的奇迹,在中国航空史上的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8年来,李中华先后飞过26个机型的科研试飞项目,处理15次空中险情、5次空中重大险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李中华次次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有人曾劝他换个职业,他却坚定地说:假如有一天中国只剩下一个试飞员,那就是我。

现在的李中华,在提到试飞危险性的时候,很成熟地说:“其实试飞是非常安全的,越身在其中越会觉得安全。

飞机是现代技术和产品的集成,从事这项工作的是这个领域的精英,他们非常努力的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努力地工作着,做出的产品一定是可以放心的。

试飞是大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上聚集着精英分子,他们都很优秀,你做的事情他们放心,他们做的事情也足够让自己放心,这样结合出来的飞机应该坦然的去飞,从这个层面上讲,试飞是安全的。

”   利落的“板寸”、整洁的飞行服、锃亮的皮靴、雪白的手套,在妻子潘冬兰和战友眼里,即将蹬机试飞李中华是最帅的,他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精气神儿。

外表温文尔雅,言谈朴实无华,蓝天叱咤风云,军中屡建奇功,这就是大勇弥天的试飞英雄――李中华

李中华的梦想就是在他有限的试飞生涯中能驾驭国产第四代战机翱翔于蔚蓝的天空。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