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赛的中国特色:越野赛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汽车运动在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以及国际顶级汽车赛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大背景下大踏步的向前走着。

这其中,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风雨兼程走过了八个年头,它以特有的比赛形式和人文精神,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中国赛车品牌      场地越野赛是目前国内赛事最多的一个锦标赛,可惜这个赛事在不断扩充的同时,并没有对更高水平的长距离越野拉力赛带来多少促进。

在过去一年比赛中,我们看到佳通轮胎、广汽长丰华南虎、陆风和黄金叶极限越野车队独大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更多车队和新人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场地赛的比赛安排是两天预赛加一天决赛,比赛全在人工设置的障碍中进行,但比赛难创新意。

不过,正是这种刻板的赛事给电视转播提供了机会。

COC是央视唯一受电视直播眷顾的赛事,也成为世界上唯一有中国特色赛事

其实,各路参赛车队早就想转向参加真正的越野赛事――长距离越野拉力赛,媒体对达喀尔拉力赛的强势推广,也让长距离越野赛有了更多追求者。

不过,长距离比赛组织难度大、参赛费用高,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更是寸步难行。

中汽联在去年举办了11站COC,但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仅凑齐了三站,险些未能达到锦标赛的最低站数。

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中,新疆进行的环塔拉力赛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国内没有任何一项赛事可以替代的。

去年12月,环塔拉力赛宣布2011年的比赛将成为国际比赛,这对中国越野运动将是一个极大促动。

要是说2010年越野的风云人物,就不能不提韩魏乔旭了。

双料冠军(COC、CRC)韩魏在“玩”赛车过程中走出一条独辟蹊径的发展之路。

他把全部精力和财力投入到赛车和改车中,正建起了改装工厂。

将自己的“战车”途乐不断借鉴,不断改装,把COC和CRC当成改车的试验场和展示舞台。

改装后通过性优良的途乐赛车不仅为韩魏在赛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不少车手韩魏订制“韩式途乐赛车”。

COC前十名车手的坐驾有近七成是“韩式途乐赛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让韩魏和他的车队实现了自身造血功能,摸索出一条用赛车促进改车,用改车来养赛车的发展模式。

乔旭也是近年来进步非常快的COC车手,是目前一流车手中具有代表性人物。

在厦门总决赛颁奖仪式后乔旭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在一年之内拿到五连冠、六连冠地去获得年度冠军,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个人,更没有想过这个人竟然就会是自己。

”毕竟在一年之内获得5冠2亚的成绩实在堪称奇迹,估计这个纪录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被打破。

乔旭所在的佳通轮胎车队是第一次正式脱离拉力赛、全面进军越野战场,这样一支越野新军能够冲出重围,在众多老牌劲旅面前勇夺年度总冠军,这对场地越野柴油组的积分格局是个革命性的改变。

乔旭认为,车队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原因还是车队的后勤、维修等方面,在赛事的保障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毕竟车队的老板车手黄威志多年来一直都在拉力圈里做得非常成功,有许多规范而成形的运作模式,从维修区的规模状态来看就比一般的越野车队像模像样。

有了高规格的比赛,有了专业的车队车手,还应有广泛的赛事推广!由于中国的国情,越野赛的报道仅限少数官方媒体,他们的覆盖范围很小。

而厂商或车队聘请的媒体仅限于车队的表现。

有媒体指出,“中国赛车运动很难找到一篇对赛事客观全面的报道,充满着商品经济下的功利性。

”   达喀尔拉力赛的成功,首先是商业运作的成功。

虽然达喀尔的模式在中国无法复制,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借鉴和思考。

中国越野运动任重而道远!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