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声声总关情】鹧鸪声住

鹧鸪啼声是唐宋以来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有着特别的情感象征,今人通常解释为“行不得也哥哥”,但这一说法的文献记载最早是在北宋中期,并在此后才在诗词中广为运用,因此以之来解释唐代诗词恐怕就不甚妥当了,并且,即使在此之后的作品,这一解释也未必就是最合理的,因为“鹧鸪啼”意象自唐代以来原本有着更为丰富的蕴含。

一、“钩�格磔” ――韵高连转鹧鸪声      鹧鸪,产于南方,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八云:“头如鹑,臆前有白圆点如真珠,背毛有紫赤浪文”,算得是形貌美丽了。

鹧鸪啼声与众不同,据唐代段公路《北户录》卷一所云“连转数音,其韵甚高”,可谓宛转嘹亮,所以特别引起人们的兴趣,将其声模拟为“钩�格磔”。

最早将这样艰涩的字眼在诗中运用的是韩愈,他在《杏花》诗中有“鹧鸪钩�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之句。

此后,这一象声词便在诗文中屡屡出现,如李群玉咏鹧鸪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格磔声”,李德裕《斑竹管赋》亦有“鹧鸪起兮钩�,白猿悲兮断续”的描述。

又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记载,欧阳修特别喜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之句,以为“语新而属对亲切”。

由于欧阳修的大加推赏,这两句诗“当时人盛诵之”①。

梅尧臣在《宛陵集》卷六十中自云曾经得到两只鹧鸪,非常喜爱,可惜有一天开笼时飞走了一只,所以对所仅存的一只格外爱惜,养了二年,其“呼鸣”之声也越来越好听。

原想将这“于禽中最有名”的鸟儿带回中州与朋友共同玩赏,可怜它一晚被老鼠咬死了。

梅尧臣伤心之下,写诗又作赋来哀悼他的爱禽,在《失鹧鸪》诗中将鹧鸪啼声亦描述为“钩�格磔鸣”。

总之,自中唐以来,“钩�格磔”就已经成为鹧鸪啼声的通用象声词,并在诗文中时常引用。

二、“但南不北”――迁南北客最关情      把这样宛转嘹亮的鹧鸪啼声仅仅用“钩�格磔”一个象声词来描述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是不能尽情的。

旧题张华注《禽经》云:“飞必南翥,晋安曰怀南。

”注引《异物记》曰:“其志怀南,不北徂也。

”于是,鹧鸪啼声便被唐人赋予了特别的含义,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称鹧鸪鸣曰“向南不北”;《北户录》卷一亦引《广志》云鹧鸪鸣“但南不北”,这一说法深得文人的心愿,于是诗人笔下的鹧鸪啼就最令北客惊心,最能唤起他们不尽的乡愁:正在思念北方家乡的人啊听到的却是满耳的“但南不北”,岂能不令人更添一段烦恼!如张籍《玉仙馆》:“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 钱起《江行无题》其二十九:“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

�如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白居易《山鹧鸪》:“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

……何苦声声啼到晓,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鹧鸪啼自唐代起就成为了迁南北客无限乡愁的意象象征。

此后诗人亦沿用不衰,如宋初张咏《乖崖集》卷五《闻鹧鸪》诗:“北客南来心未稳,数声相应过前村。

”即使在“行不得也哥哥”这一说法(见下文)流行以后也还为诗人所惯用,最有名的当数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元代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二云:“盖南渡之初,敌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因此起兴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

”可见他以为稼轩词中所闻鹧鸪啼声当作“行不得”解。

笔者以为,还是解释为“但南不北”似更妥当:作为北人,词人归顺了南宋,原本一番雄心壮志想要“打回家乡去”,收复北面的半壁江山,可叹朝廷却一心偏安,致使身在南方的词人只能满含热泪放眼北望故国,正此满腔无法收复北地、无以回归故土的不尽愁恨之时,偏又耳边响起了那鹧鸪恼人的啼声:“但南不北”,岂不更令词人又平添许多伤感与无奈!      三、雌雄对啼――游子思妇不堪听      唐韦庄《鹧鸪》诗云:“南禽无侣似相依,锦翅双双傍马飞。

鹧鸪亦如鸳鸯一样是恩爱伴侣的象征,常常也像鸳鸯一样被双双对对画绣在衣物上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如温庭筠《菩萨蛮》“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就以鹧鸪的成双成对来衬托女子的孤单寂寥。

与此相应,鹧鸪啼声还有一个特点,如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下所云的“多对啼”,也就是雌雄和鸣,两者的啼声不同,一呼一应,这自然而然地令人想到夫唱妇随夫妻恩爱,而对于那些天各一方的游子思妇来说,这雌雄相和的鹧鸪啼声就不那么动听了,反而会令他们倍增相思之苦。

所以诗词中的鹧鸪啼还常常被用以衬托游子思妇孤寂相思之情,如刘禹锡《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女子正因看不到心上人而惆怅之时,耳边却响起了鹧鸪一呼一应的雌雄对啼,岂不更让她难过!   写得最出色的莫过于唐代诗人郑谷的名作《鹧鸪》诗了: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因此诗之“警绝”,所以诗人又有“郑鹧鸪”之称。

那么,这首诗究竟“警绝”在何处?首联诗人勾勒了鹧鸪的习性、形态、羽毛的色彩,并没有特别之处,精华在后面六句,而后面六句全是在吟咏鹧鸪啼声诗人着意表现了由鹧鸪啼声而引发的游子思妇那缠绵哀怨的情思。

黄陵庙,据传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寻夫不及,死于湘水,故立庙祀之。

雨里落花,黄昏野庙,在外的游子更添了心中的�惶,正在此黯然销魂之时,传来了鹧鸪雌雄一呼一应的啼声,而独自在江边行走的游子何时才能回到家乡?而正在思念远行人的闺中少妇,又面对这落花暮雨雌雄和鸣鹧鸪啼,真是愁肠百转无处诉,唱一曲鹧鸪词吧,可才转歌喉,便泪如雨下了。

在辽阔的湘江上,一对对鹧鸪相对飞舞,相和而鸣,仿佛在互相呼唤着:下雨了,天晚了,我们该回家了,于是它们相互应答着飞向竹丛深处的暖巢,令那孤独的游子与寂寞的思妇何以消受?诗中的鹧鸪啼今人常解作“行不得也哥哥”,恐不甚妥当,即使抛开这一说法的产生年代问题,若作此解,“相呼相应”四字便失了依托。

四、“行不得也哥哥”――征人羁旅阻归程      《本草纲目》中说鹧鸪啼声“俗云‘行不得也哥哥’”,此种俗说起于何时呢?有趣的是最早的文献记载竟出自黄庭坚的戏作,见《山谷集》卷十一《戏咏零陵李宗古居士家驯鹧鸪二首》:      山雌之弟竹鸡兄,乍入雕笼便不惊。

此鸟为公行不得,报晴报雨总同声。

真人梦出大槐宫,万里苍梧一洗空。

终日忧兄行不得鹧鸪当是鼻亭公。

“为公行不得”远不如“忧兄行不得”更贴近人的情感,所以后者更容易引人兴趣,个人猜想,由于黄庭坚在宋代诗坛的巨大影响,这一戏言首先在文人中流传开来并渐渐俗化为“行不得也哥哥”(或“行不得哥哥”),或是先有民间俗说,黄庭坚偶然拈来一娱,遂引起文人的兴趣?似乎前者可能性更大。

然而这六字或五字解释毕竟与“钩�格磔”四字不合拍,不免使人迷惑,北宋末年朱翌在其《猗觉寮杂记》卷上中云:“《本草》鹧鸪鸣云‘钩�格磔’……以今所闻之声不与四字合,若云‘行不得也哥哥’,不知《本草》何故为此声。

”①有趣的是竟不疑此说之与原声不合,却疑原声有误了,可见,至迟至北宋末年这一解释已广为流行并深入人心了。

后人为了调和这一矛盾,于是又说:“鹧鸪其雄之鸣‘行不得哥哥’,其雌之鸣‘钩�格磔’”②。

无论如何,鹧鸪啼声自从北宋中期以后被赋予“行不得也哥哥”的含义以来就被广泛地接受并在诗词中广为运用了。

行不得也哥哥”字面明确浅显,既是“行不得”,故诗人词客常常用以抒写征人流客之情,如宋代陆游《剑南诗稿》卷六十二《游山遇雨》:“千秋观前雨湿衣,石帆山下叩渔扉。

鹧鸪苦道行不得,杜鹃更劝不如归。

” 胡仲弓《苇航漫游稿》卷四《郊外即事》:“蹇驴逐逐背斜阳,才到山间意便凉。

勿听鹧鸪行不得,云山深处路尤长。

”蔡戡《定斋集》卷二十《鹧鸪》:“年来随牒走��,险阻谁知客子心。

尽日只忧行不得,爱人犹赖有斯禽。

”明代杨基《湘中四咏》其三《鹧鸪》:“湘江两岸无茅宇,湘竹阴阴覆江渚。

春来未听一声莺,只有鹧鸪啼暮雨。

怜渠亦是他乡客,苦向人啼行不得

纵教行得也消魂,那得行人不头白。

”由于“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内涵太明确,其外延的狭小便少了一点丰富的联想和含蓄的蕴藉,少了一点耐人寻味之处,也无怪乎虽然此类作品极多,上乘之作却少了。

总之,鹧鸪啼声诗词中被赋予了丰富而幽微的情感象征。

尽管旅南北客的乡愁和游子思妇的哀怨都和他乡征人紧密相关,但我们并不能将之笼统地混为一谈,细致的分辨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诗人的情感意向,更深刻理解诗歌的创作主旨,更细腻地体味诗歌的意境构设。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牛景丽(1973— ),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何英(1972— ),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①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