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舆论舆情 [面对舆情,保持清醒]

1月4日,我写的《洛阳市回应烈士陵园“被毁事件”:是修缮改造,不是商业开发》在《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以3/4个版的篇幅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可以用“剧烈”来形容。

我则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一方面是要承受着仍不理性的网友没有根据的横加指责甚至谩骂,一方面又为多数人的理解而宽慰。

报道发出的当天下午,正值河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后,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等河南省主要领导干部见到《人民日报》驻河南记者站罗盘站长后,都一致称赞:《人民日报》的报道解答了我们所关注而又不理解的问题,你们的调查非常客观,做出的反思更是高屋建瓴,还是《人民日报》站得高!   许多朋友给我发来短信和邮件,认为报道不夸大不遮掩,全部以事实为根据,经得起推敲,在关键时刻敢于表态,“稳定了军心”,钦佩《人民日报》的勇气和胆魄。

曾经参加解放洛阳战役的洛阳营170多名尚健在的老战士听说烈士墓“被毁”后,十分气愤,他们委托专人前去调查

等看到《人民日报》的报道后,这些老军人的愤怒开始平息。

等来人现场调查后,发现还是我们的报道客观。

可见,在敏感的舆情以及尚有待理智的网民面前,要始终保持清醒,不盲目追风迎合,是多么难啊。

欣慰的是,在报社领导、记者站站长的支持下,在政治版编辑的指挥下,我保持住了冷静的头脑,坚持尊重事实,坚持以理服人、以证据服人,没有愧对人民日报记者的称号。

回想整个采访写作过程,真的就像一场战斗,惊心动魄。

详细调查,新年在烈士陵园度过      2007年12月29日凌晨1点30分,我被手机铃声惊醒,《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肖潘潘发来短信,转达胡果老师(注:《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主编)的要求,希望我关注一下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事件”,调查一下真实的情况。

12月31日上午,胡果老师又发来询问进展状况的短信。

这时,洛阳方面一片忙乱。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田亚平一听我要采访,用几乎恳求的语气说:“小曲,你可别来,我已经和各大新闻单位的领导都说好了,千万别再添乱了,否则,你大姐的副部长肯定要干不成了!”   将此情况跟胡果老师汇报后,她说:“现在这个事已经成了热点,回避不是办法。

再争取一下,就说《人民日报》一定有什么说什么,我们的关注只会推动事情解决。

”再与田联系并说明此意,她请示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后,同意我赴洛阳采访

新年也不过了,收拾行囊赶赴洛阳

正在湖北度假的罗盘站长接到我的电话后非常重视,他送给我几个字:忠于事实,平衡报道,冷静观察,用脑采访

1月1日上午8点,我们赶到了洛阳烈士陵园

此时,洛阳市的许多干部都已经在那里待命:愤怒的网友已经组织起来,要在元旦这天举行悼念烈士活动。

洛阳有关部门准备好了白花等一切祭奠用品,全力搞好服务。

我到了媒体报道的烈士墓一区施工现场后,第一直觉就是:这样的位置如果被搞成商业开发,那洛阳真要向天下人谢罪了。

一区的正前方就是广场和纪念碑,紧挨着的就是刻有烈士名字和毛泽东《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手稿的纪念碑附碑。

如果社会各界向烈士鞠躬致敬的方向竟然是商业墓地,那不是天下第一大玩笑吗?   然后,我找到了已经被免职的烈士陵园主任宋培育。

此时的他已经被记者吓怕了,见了我声音都颤抖:“曲记者,如果现在有人哪怕为我说上一句话,也是我全家的第一大恩人!”   在我的劝导下,宋培育稳定了情绪,给我讲述了事件的原委,并把他们决定修缮改造的会议记录拿给我看。

通过翻阅会议记录,我发现了很多调查组都没有查到的线索。

然后,我又找来相关当事人详细询问,找来合同、照片、收据一一核对。

随后,又到未开发的11亩商业墓地去实地察看,并计算出全部开发完的时间:还要20年。

下午,我又到调查组详细察看了他们的笔录,和相关人员再次座谈,使一些疑问得到了澄清。

经过紧张的采访,我的判断出来了:洛阳烈士陵园由于历史原因和把关不严,存在过度的商业开发,但这次烈士墓一区的工程确实是修缮改造,而不是商业开发。

此时,我的心情很复杂。

上网看各大论坛,网络舆论已经开始升级,有个别居心叵测的网民开始挑动军队起来“接管烈士陵园”,开始探讨共产党的诚信问题,“是否应该为共产党打仗牺牲”。

试想,这种情况下,我的稿件发出后肯定有成千上万不理智的网友会辱骂我(事后的网络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家人也不支持我去“开第一炮”。

但一种激情告诉我,《人民日报》既然调查清楚了,此时就有责任站出来,讲明真相,分清是非,如果不说话,那就是失职,那就是政治上的不负责。

作为党报记者,大局是第一位的,个人荣辱永远是次要的。

决心已定,奋笔疾书,熬到凌晨3点,终于把稿子写成。

共分上下两篇,上篇谈这次工程到底是什么性质,题目是《是修缮改造,还是商业开发?》。

下篇谈商业开发的由来和存在的问题,题目是《烈士陵园的门槛有多高?》      一波三折,凌晨1点半稿子被撤      第二天,胡果老师肯定了我调查的详细,但同时又指出了许多不足,根据网友反映集中的意见提出近10个问题,让我解释,解释不清的重新调查,还让我拍些照片。

下午我把一些重要物证一一拍照传去,得知领导决定上下两篇稿子合成一篇发表,将题目的引题变为《洛阳市回应烈士陵园“被毁事件”》,主题变为肯定句式:《是修缮改造,不是商业开发》,由洛阳方面的话说出结果,从而更客观。

就在我认为稿子已上版而万事大吉的时候,一系列的“想不到”发生了:   晚11点半,正在外吃夜宵的我突然接到《人民日报》总编室谢国明主任的电话,他严肃地问我:“小曲,你能保证你所写的每一个字都真实准确吗?张总(注: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有令,如果你的稿件有一丝的虚假,这篇稿子就不能发。

”   我心里也很沉重,但我的调查全过程告诉我,所有的内容都经得起检验,“我以我的全部来保证没有问题!”   谢主任又提出一个问题:“罗盘同志看过稿子没有?张研农总编辑说,站长人民日报在地方的第一责任人,他必须对稿子负全部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和新闻真实。

”   就这样,零点时分,我又将罗盘站长从被窝里叫起来,请他看稿子

半小时后,罗盘站长给我电话:“稿子没问题,已经告诉总编室,我相信我们的记者!”听到这话,我眼圈顿时湿润,这个寒夜真的好温暖。

1点15分,政治版编辑打来电话,说这篇稿得到了后方编辑部的极大关注,领导再三要求导向正确,事实准确,客观公正,有理有度。

稿子事实清楚,写得也很客观,但大家反复斟酌,觉得还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角度,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呈现事实,更好地回应读者和网友的期待。

因此,最后大样都签发了,还是决定稿子暂时缓发。

我的稿子占了整个版面的3/4,这不等于让版面推倒重来吗?但我理解编辑的苦心,《人民日报》的报道,发出去就是“一锤定音”。

峰回路转,调整角度补充采访      1月3日上午9点多,突然接到胡果老师的电话,她告诉我:“小曲辛苦,领导稿子还要发,只要我们拿得准。

但要转变角度。

”胡老师转告了总编室谢国明主任的意见,与我详细商量了补充采访:从野蛮施工伤害群众感情、未向社会公示伤害公众知情权、政绩冲动影响决策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

既要肯定网友爱国热情,不激发对立情绪,又要引导他们理性思考问题,冷静表达意愿。

阳光灿烂,心情真好,领导就是领导啊!稿子之后再配发一反思性言论的决定就是高!这样的稿子才更彰显《人民日报》的大气和客观,这才是更高层次上的引导舆论。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顾不上采访别的了。

我立即着手电话采访,不仅请《大河报》记者谈了她的采写初衷和过程,还请专家分析了如何在网络时代引导网友正确看待问题,整整一天过去,我都在反复核实稿子细节,然后罗盘站长又字斟句酌修改。

等到晚上上版时,编辑又把10年前的烈士遗骨“叠压掩埋”调查组的调查一段删掉,只就事论事,谈这次改造工程。

以“目前此事正在深入调查中,本报将继续关注”作结尾,待事实清楚后再报道

稿件发表后,良好的社会效果证明了领导决策的高明。

我很感谢后方的编辑

可以说,这次报道人民日报》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总编辑亲自指挥,总编室主任总负责,政治版编辑全面参与,记者部领导和记者站站长总协调。

我就是一名在前线的兵,我做好我的本职工作详尽调查就行了。

这让我很踏实。

我们前后核对了网民将近20个问题。

这都是编辑搜索出来要求我务必调查的。

而且遇到困难时,我都及时请编辑拿主意。

我们的配合空前紧密。

人民日报》采编分开的改革很好,3年来的实践证明,编辑搞策划,记者搞采访,大大激发了采编活力。

现在看来,在这次突发事件面前,《人民日报》不仅没有缺席,而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舆论引导作用。

仔细思索,在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时代,面对极容易被过激情绪带动而不够理性的网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用事实说话。

这一次《人民日报》能抢得先机,源于编辑高度的政治敏感。

稿子几经反复的过程说明,《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热点事件和重大问题面前,是勇于承担责任的。

作为记者,必须以极其冷静而不偏不倚的态度去拨开层层迷雾,探求事件的真相,并坚持用遵循新闻规律和受众接受规律的写作形式去叙述事实。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党和国家的和谐安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人民日报驻河南记者站记者)。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