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的税收政策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入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在 法律 上,环境污染则是指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入使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劣于适用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人类对环境污染便始终伴随着自身 发展 。从农牧业 社会 的过度耕种引起的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到 工业 社会的声光污染、固体液体废料排放污染、大气污染等,使得人们在享受创造收获的同时,也受到了大 自然 的惩罚。人类也经历了从对污染的无知到了解再到采取措施治理的过程。

一、环境污染治理的 理论 依据 论文代写

从 经济 学角度上看,以往的经济理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理论依据 分析 有如下几方面: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外部性(externality)”与庇古税。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 影响 ,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外部性分为两种,一种是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如工厂生产过程中烟囱排放的烟雾影响了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另外一种是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如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发明成果同时也为社会其他成员所享用。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提出应当由政府采取实行征税的方式,消除这种负的外部性,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1922,庇古)。这种政策建议被后人称为“庇古税”。由此可见,庇古认为“外部性”如果不加以政府干预,是不会自行解决的,而干预的手段应首选税收。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排污权交易”与科斯定理。1960年科斯在其发表的《社会成本 问题 》中给出了养牛者与种麦者的产权交易模型:在相邻的两块地中,一边是麦田一边是牛栏,牛吃了麦田里的麦,产生了外部性。科斯认为,如果产权是明晰的,假设交易成本为零,交易双方就可以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1960,科斯)。科斯定理引申的含义即为排污权是可以交易的,污染可以通过市场解决。 论文代写

3.库兹涅环境曲线库兹涅环境曲线(见图1)的含义是: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先出现逐步加剧的特征,但到一定拐点(图中转折点)时环境质量又随经济进一步发展而逐步好转。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的变化很可能是从互竞、互斥逐步走向互补、互适。这种关系类似于库茨涅兹考察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1990年在环境经济学 研究 中,把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曲线。这是环境污染治理政策起效的首次定量分析,许多发达国家证明了库兹涅茨倒U环境曲线假设是成立的,同时也说明,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达到或者接近曲线转折点的位置,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二、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制度 代写论文。

在以往的环境治理过程中,上述理论都曾经在不同国家付诸于实践。综合地看这些政策制度,可以概括为政府管制市场机制[1],政府管制又分为强制性管制(立法保护环境)和诱导性管制(征收污染税、费)。上述措施各有利弊。

强制性管制的优点是:①权威性、②稳定性、③规范性、④便于操作;局限性是监督成本高。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诱导性管制方式的优点是:①政府监督成本更低;② 企业 选择空间更大;③持续性更强。诱导性管制局限性是:①并非所有的环境问题都能转化为市场问题;②诱导性管制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基础上的,而现实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市场扭曲,对于这些产业或企业,诱导性管制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③有时也会导致企业的资源配置偏离社会需求的最佳点。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的优点是:①监督成本低;②不会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但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更明显,即发挥作用的时间长,发挥作用的不确定性,许多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及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等待期”会加剧。 论文代写

转贴于。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