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甘酸钠联合西米替丁治疗重症春季结膜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探讨色甘酸钠联合西米替丁治疗长期反复发作、眼部反应重、部分病例有Trantasdots小点、并发盾状溃疡的重症春季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21例用色甘酸钠联合西米替丁西米替丁每次400 mg,3次/d,口服,10~15 d为1个疗程, 2%色甘酸钠滴眼液,6次/d滴眼;对照组15例用吲哚美辛口服或阿斯匹林口服,用0.5%可的松滴眼液,3次/d滴眼。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66.66%患眼病情缓解,28.57%患眼好转,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治疗后13.33%患眼病情缓解,46.67%患眼好转,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结论 抗组胺H2受体的免疫调节剂西米替丁全身应用方法简单、经济,无不良反应,是选择应用于重症春季结膜炎的一种新的有效疗法。

【关键词】 西米替丁色甘酸钠 变态反应 重症春季结膜炎。

春季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眼病。本病治疗多选糖皮质激素眼液局部滴眼,但不能久用。我所自2000年9月到2005年11月对重症春季结膜炎36例患者用局部色甘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西米替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性25例,女11例,男女之比2.3:1;年龄7~42岁, 平均14.5岁,18岁以下患者占70%;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7年不等;主要症状以奇痒为本病的突出表现,其它症状有烧灼感、患者怕光和流泪,在日光、风尘等非特异性刺激后,可致明显的结膜充血。临床症状特征有上睑铺路石样肥大乳头的睑结膜型24例,角膜缘胶样肥厚隆起的球结膜型7例,以及混合型3例。其中睑结膜型病例的上睑结膜面多覆有一层牛乳样膜,易擦去,不出血,并有黏丝状分泌物,在球结膜型和混合型病例的胶样结节中,有的可见由变性嗜酸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的白色小点(Trantas—dots),位于角膜缘。2例有角膜上皮缺损(盾状溃疡),位于上角膜缘,致视力减退。本组2/3病例伴有多种特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或湿疹等。

1.2 治疗方法 3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用西米替丁每次400 mg,3次/d,口服,10~15 d为1个疗程,休息5 d,可作第2个疗程,局部用2%色甘酸钠滴眼液,6次/d。对照组15例,口服吲哚美辛25 mg,3次/d,儿童(2~3)mg/(kg·d),3次/d;或口服阿斯匹林片,成年人75 mg,1次/d,儿童(1.25~1.5)mg/(kg·d),0.5%可的松眼液滴液,3次/d滴眼。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疗后痒感、异物感及羞明症状消失, 角结膜病变减轻, 结膜充血消退, 结膜囊黏丝状分泌物消失,患眼视力增进,为病情缓解; 痒感等自觉症状减轻,角结膜病变稳定,结膜充血及分泌物减少,为治疗好转; 结膜充血不减退,角结膜病变及自觉症状无好转为无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