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网络监|网络监控

6月上旬,沈阳市沈河区工商局局长杨晓松家人所开“面包新语”店出售的一批粽子出现长毛、有霉味,此事经某报社报道后,杨晓松妻子刘某到报社破口大骂,并带人殴打报社员工。

杨晓松随后率两车人赶到报社大闹,扬言找当事记者“单挑”。

两个月后,被网民誉为“最牛工商局长”的杨晓松却只是停了职,不见任何惩处。

当两个月前在互联网上见到《愤!沈阳沈河区工商局长杨晓松醉酒到报社扬言找记者单挑,原因是老婆和儿子开面包新语店食品问题被曝光》这篇帖子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大闹报社工商局长,媒介素养在哪里?》的小稿。

在稿件末尾,我写了一句:“期待当地纪检监察部门的回应消息!”然而,两个多月过去,我和网民朋友什么消息也没有等到,真的让人心酸!   据媒体报道,事情曝光后,有关纪检监察部门也对杨晓松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早在一个月前就做出了调查结论,迟迟没有对外公布是因为害怕调查结果会引起公众强烈质疑和愤怒,因为据这份调查杨晓松几乎不存在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真不知道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是怎么调查的,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哪些地方存在问题,结果却将杨晓松调查成了一个十足的好干部。

综合当初的媒体报道资料看,这位局长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让自己的家属在职权管辖范围内经商,违反党纪政纪;二是几百万的大笔投入无法说明来源;三是家属的面包店销售问题食品被曝光后不是严厉查处,而是大闹报社、追打记者,没有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媒介素养。

这么明显的错误,怎么会是不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呢?调查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猫腻?杨晓松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能够这么肆无忌惮地大闹报社、摆平纪委?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已进人人人都是记者的网络时代,全天候、多角度的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网络监督工作,将网络监督作为加强和改善自身工作的重要平台,如果像调查“最牛工商局长”的纪检监察部门这样不把网络监督当回事,那最后只会被网络监督伤得“体无完肤”。

中国红十字会、铁道部、故宫……这些显赫的部门和单位目前不都还处于网络监督形成的舆论旋涡中吗?   8月11日,沈阳市工商局党组做出对沈阳市沈河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晓松处分的决定,撤销杨晓松沈河区工商局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局长职务,给予行政降级处分。

终于,网民等来了对“最牛工商局长”的处理结果。

虽然处分避重就轻,如杨家所开设的面包店的资金从何而来?对于杨晓松利用职务之便为子女与配偶具体谋取了哪些利益,犯了哪些“错误”?这些疑问没有解释,但至少是重视网络监督的力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