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典型材料

书记典型材料  

———————记XXXX同志  

XXX,男,生于XXX年XX月,高中文化程度,现任XXXX书记,自1993年担任倪家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XXX同志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首位,时刻铭记党的遵旨,高举党建旗帜,积极响应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来带动、促进全村的经济发展,曾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一、抓党支部建设,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蒋立明同志将这句话作为工作的座右铭。自1993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把党支部的建设作为工作的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凡事讲原则,有规划,把倪家营村治理得井井有条,深的广大村民的尊敬。为了更为准确的分析本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他常常牺牲休息时间,深入各社农户家中了解社情民意,汇总村民发展需求,把制种草畜、劳务、红枣产业作为本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蒋立明同志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把支部建设摆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搞好支部一班人的团结是大事,“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团结就是力量。在处理村干部事务上,他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不搞区别对待,要求党支部一班人全力维护好班子的团结,注意维护集体的权威。一件事情在没有经过集体讨论之前,从来不轻易表态,必须经集体讨论后,一律按照集体的决定向群众做宣传,确保每件事做到“一个口径,一个调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消除了倪家营村村干部和群众怕当私生子的重重疑虑,班子成员间和谐,战斗力明显增强,成了一支团结、奋进的村干部队伍。  

在村级财务管理上,蒋立明同志秉着廉洁自律、公开透明的原则,从村财务管理入手,严肃纪律,严格制度,制定了《倪家营村财务管理办法》,把过去的帐目重新进行梳理、卡死,规定村里的每一笔开支都必须经过村民议事会代表讨论通过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执行,杜绝了以前“收入装入自己口袋,开支报销到村集体”的现象,理顺了村级财务。  

二、注重提高村民素质,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富了钱袋,并要富脑袋。”蒋立明同志在帮助村民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民素质,重点在做好孩子们的教育。为加强村里孩子的教育培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他在村里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5000元为村小学购置了微机,投资3000余元购置了电视机、VCD等电教设备,大大地改善了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在村党支部蒋立明一班人的带动下,全村形成了支教、护教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他每年还组织群众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投资53.8万元,建起了占地660平方米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室及村委会办公大楼,筹资12万元建成社文化活动室5个,为全村群众创造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好去处。  

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政策引导、物资支持、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等措施,多方筹资90多万元,在六社建起了全县第一个生态文明示范社。在修建过程中,他通过多种渠道为该示范点18户农户每户担保贷款3万多元,积极争取乡上扶持资金3.6万元、县上资金2万元,协调水泥80吨,使示范点建设顺利进行。在示范点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共改建、新建高标准住宅116户,累计新建、改建卫生厕所192座,改厨190户、改圈189户,全村196户农户全都通上了干净纯洁的自来水,电话入户率达到90.2%;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累计硬化主干道3.4公里,并全部实现了绿化,使群众的居住环境有了巨大改变。   

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尽快使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他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理思路、谋发展。尤其是在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初期,由于群众思想认识跟不上,有怕担风险的畏难情绪,他就带领班子成员逐社召开会议,逐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即使他三番五次做动员,但由于是新型产业,群众普遍有抵触情绪,下不了决心,于是他大胆表态,若因制种给农户造成损失,他将带头承担责任,同时他也认识到“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为了带动全村群众发展制种玉米,他率先带头自已种了7亩。在他的感召下,有两个社63户农户试种制种玉米860亩,当年亩收益均在千元以上,纯收入是带田的两倍,在实实在在的效益面前,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加入到玉米制种这个新型产业中来。在蒋立明的示范带动下,该村发展制种玉米如火如荼,群众依靠制种玉米掏上了致富脱贫的“第一桶金”,也第一次领略到了他们致富带头人的魅力。每每提起自家的发展村民们无不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蒋立明可帮了我们大忙,不愧是我们的带头人!看到村民们脸上荡开的幸福的笑脸和相比自家每年的收入时,蒋立明总是自豪的说:“我个人收入少了点,可大家增加了,总算没有辜负群众的期望,划算!值得!”。  

在看到群众种植玉米制种获益的同时,蒋立明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他根据制种玉米秸秆丰富的特点,发展草畜产业得天独厚,就积极争取县、乡的扶持政策,制定落实了优惠措施,率先在五社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暖棚养牛示范点,修建高标准暖棚牛舍的农户28户、84间;2006年又修建了肉牛养殖小区10户、20栋,以此带动全村草畜产业的发展,由于经济效益显著,全村肉牛饲养量迅速增加,草畜产业收入已占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结合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在他的发动下,积极鼓励本村党员缪建荣在倪家营村大沙河东岸建起了200亩的薄皮核桃、100亩的密植枣园和三名群众建起了9座荒漠化日光温室,为全村的现代设施农业开了先河。  

四、恪尽职守,深得村民拥戴  

蒋立明自担任村干部以来,都能从小处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防微杜渐,特别是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对于村里的重大事情,他总是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而后按有关规定实施,从不以权谋私。他总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和热情,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