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

[摘要]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外合资企业越来越多,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中外合资企业成败的关键。

先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并对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冲突文化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境内出现了很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由两国或多国企业合伙办在东道国的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企业

合资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是跨文化管理

文化差异对合资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变量,文化因素对合资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

合资企业内,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如经营目标、市场选择、原材料的选用、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及变革要求等等,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

正因为如此,合资企业有其内在不稳定性问题。

加拿大的凯林教授研究发现,合资企业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在全部合资企业中,失败率约占30%~40%。

如何既保持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已成为合资企业的生存之道。

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文化敏感力,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观念重塑,掌握跨文化条件下经营与管理的技巧。

因此,研究合资企业文化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在古代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曾占据重要地位。

而源于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文化体系,则与中国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并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西方管理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   由于崇尚自我,强调独立,西方管理体制是强有力的。

许多企业组织往往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控制手段实施其管理,为的是防止过分强调自我的员工各行其是。

中国的企业管理虽然也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但实际上却难以做到。

事实上,由于多数国有企业产权模糊,经济制度存在多重结构,加之强调“群体至上”,使得中国许多企业处于人浮于事,管理松弛的状态,组织和控制职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不仅表现在它的个体性上,还表现在它的激进性上   这种激进的文化特征渗透到企业管理中,突出地表现为鼓励创新、勇于竞争和拼搏的企业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人们灌输了知足长乐、随遇而安、见好就收的价值观念,让人们学会了清净无为、听天由命、万事随大流、不冒尖、中庸的行为方式。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惧怕竞争、不思变革,已成为中国国民性中较消极的一面。

在这种封闭、僵化、保守的文化环境中代代相传的人们,很难具备开拓进取的心态,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全方位开放性和高度创造性。

3.西方近代文化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应当存在于工作场所之外,因此反对在工作场所结成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   基于这种看法,西方管理者倾向于在工作中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把上司和下属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关系。

中国文化强调群体性,重视“人和”因素,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形成了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西方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文化特征确实更容易减少人际间的摩擦和冲突,然而,这种文化特征也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窝里斗”,“三个和尚没水喝”,拉关系,找熟人等社会风气,对企业管理的效率起到了冲击和破坏的作用。

总之,中西文化不同,影响到了企业管理中人们不同的价值观、管理方式和方法,由此造成的文化冲突甚至会导致中外合资企业的失败。

具体说来,中外合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性文化冲突   中外合资企业中最常见和最公开化的文化冲突是显性文化冲突,即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冲突

这些表达方式通常通过语言、神态、手势、表情、举止等表现出来。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相同的文化符号所象征的意义很有可能是不同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