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特征、诊治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心脏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40—49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32.44%,其次为50—59年龄段,为24.34%,40—59年龄段患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占比为89.20%,其中,黏液肿瘤占比为81.10%;左房22例,右房10例,左室3例,右室2例;总存活率为78.38%,保守治疗存活率为70.59%,手术治疗存活率为85.0%。

结论: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侵及范围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心脏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7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58.27±13.59)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3.15±1.22)年。

1.2方法   通过查询所有患者病案、手术记录、病理结果等方法收集所有患者的资料,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研究,对心脏肿瘤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等)以及患者临床特征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分析肿瘤体积、位置、性质、特征等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3例为纤维瘤、血管瘤、横纹肌瘤各1例。

4例恶性肿瘤中,肝癌转移、平滑肌瘤、血管肉瘤、胸腺瘤转移各1例。

2.3心脏肿瘤位置   左房22例,19例良性黏液瘤、1例纤维瘤、1例平滑肌瘤;右房10例,9例良性黏液瘤、1例横纹肌瘤;左室3例,2例良性黏液瘤、1例血管肉瘤;右室2例,1例胸腺瘤转移、1例肝癌转移瘤。

2.4治疗与转归   37例患者中,存活患者29例,存活率为78.38%。

17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2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70.59%:2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7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85.0%。

3.讨论   心脏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相关研究指出,心脏肿瘤发病率仅为0.05%—0.3%。

心脏肿瘤的危害性较大,即便肿瘤良性肿瘤也会对心腔产生阻塞作用而引发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中,40—49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32.44%,其次为50—59年龄段,为24.34%。

40—59年龄段患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均在40岁以上,可见中年人心脏肿瘤发病率较高。

相关研究指出,心脏肿瘤好发于31—60岁。

而年龄低于20岁或超过60岁患者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肿瘤生长缓慢等因素有关。

本次研究中,心脏肿瘤良性肿瘤占比为89.20%,其中,黏液肿瘤占比为81.10%。

可见,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心脏肿瘤与性别并无显著联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有报道称恶性肿瘤发病与性别有显著联系,而本次研究可能由于样本例数过少,该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本次研究中,左房22例,右房10例,左室3例,右室2例。

可见,良性黏液肿瘤好发于左房,其次为右房,而非黏液良性肿瘤好发于右室、右房。

本次研究中,总存活率为78.38%,保守治疗存活率为70.59%,手术治疗存活率为85.0%。

可见,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的发生。

总之,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侵及范围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