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蛋白与肿瘤转移

【摘要】 埃兹(Ezrin)蛋白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在人类多种肿瘤表达上调,通过与细胞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参与肿瘤信号转导途径和肿瘤细胞吞噬等机制,影响肿瘤转移。本文就Ezrin蛋白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埃兹蛋白肿瘤转移

约8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肿瘤转移。Yu等[1]在两个独立的研究中,共同发现了埃兹(Ezrin)蛋白肿瘤转移高度相关,让我们对癌症的转移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就Ezrin蛋白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1 Ezrin蛋白概述。

Ezrin蛋白是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ERM蛋白)家族中首先被发现的,包括3个主要部分①介导ERM蛋白与质膜蛋白结合的高度保守的球状氨基酸末端FERM(for—four—one—protein and ERM)区,FERM结构有3个亚结构(F1,F2,F3)组成三叶草形结构;②C端的C—ERMAD(C—ERM—association domains),包含了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肌动蛋白结合位点,该结构伸向细胞浆可以与F—肌动蛋白连接;③FERM与C端功能域之间由7个重复的α螺旋卷曲组成的α螺旋结构,与FERM功能域广泛连接,Tyr353的磷酸化能够诱导FERM释放出α—螺旋结构域,参与Ezrin蛋白的活化[2]。   Ezrin蛋白表达于所有的多细胞动物,但在单细胞动物中却不表达。ERM蛋白共同表达于脊椎动物,而在其它多细胞动物只表达其中一种,ERM 3种基因好像在脊椎动物存在基因重复现象[3]。ERM在成人组织中分布于脑、肾、肠、肺、周围神经细胞等,亚细胞定位于肌动蛋白富集的细胞表面结构,如膜皱褶、微管和伪足,与细胞的运动有关[4]。

Ezrin蛋白具有调节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调整细胞形状、粘附和活性,参与信号转导途径等功能。最近通过基因分析发现,Ezrin蛋白还有调节细胞形态的发生、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稳定细胞间连接和参与肌球蛋白的收缩等功能[5]。Saotome等[6]发现极化了的肠上皮细胞Ezrin表达的缺失,导致微绒毛形态的异常和终末网的断裂,致使新生小鼠生长障碍,甚至活不过断乳期。还有人发现胃壁细胞分泌小管只有Ezrin表达,它的缺失导致盐酸缺乏,这一研究成果表明Ezrin在囊泡运输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7]。

Ezrin的氨基端和羧基端结构域能够直接进行自身分子内交联,产生一个闭合静止的构象,掩盖了Ezrin与膜蛋白及肌动蛋白的结合部位,需要活化才能产生开放构象。与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4,5)P2]的结合和后续羧基末端苏氨酸残基的磷酸化被认为是Ezrin蛋白的活化关键,它们能断开分子内的相互连接,暴露与其它蛋白结合的位点。

2 Ezrin蛋白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恶性肿瘤细胞成功形成转移灶需通过一系列步骤①脱离原发肿瘤灶;②侵入周围组织;③进入血管淋巴管或者体腔;④逃避免疫系统攻击和预防离巢凋亡;⑤逸出血管淋巴管停留在靶器官;⑥在新的环境中增殖形成转移灶。

Yu等[1]分别采用了基因芯片这种最新的大通量筛查差异基因表达的方法,选用了两种间叶来源肿瘤的、高低转移能力各不相同的细胞系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运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共同发现了Ezrin蛋白这种与肿瘤转移高度相关的蛋白。Yu等将Vil2基因(Ezrin编码基因)转入低转移能力细胞系,发现原不能转移肿瘤细胞转移能力大大提高,很容易形成转移灶,说明Ezrin蛋白的过表达可赋予肿瘤细胞转移活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两个研究中,都采用了诸如RNA干扰、发夹RNA、反义RNA等抑制Ezrin蛋白表达的方法,两组研究均显示,抑制了Ezrin蛋白表达后,高转移能力细胞转移能力大大下降,不能形成肉眼转移灶。结果表明,Ezrin蛋白对于肿瘤转移是必不可少的。利用4张Affymetrix CeneChip U133A芯片筛查了3个骨肉瘤细胞株与1个成骨细胞株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的研究中发现,骨肉瘤细胞株Ezri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成骨细胞株[8]。另对食管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在能够发生恶性转移的SHEEMT细胞系,Ez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不能发生远处转移的SHEEIMM细胞系,将SHEEMT细胞系接种到裸鼠体内,40d内就可以在内脏形成肿瘤团块,而SHEEIMM细胞系无论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未发现形成远处转移[9],这一在食管癌细胞系的研究也说明了Ezrin蛋白表达转移能力强的肿瘤细胞系。

3 Ezrin蛋白肿瘤转移中的机制。

Ezrin蛋白是如何帮助肿瘤细胞转移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现在普遍认为它通过与CD44,E—钙黏素(E—cadherin)、整合素等细胞表面分子形成复合体,调节细胞粘附,参与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和肿瘤细胞吞噬等机制,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

CD44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它参与肿瘤转移早已被证实。Ezrin蛋白与CD44可形成复合体,共同参与肿瘤浸润转移。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刺激CD44过表达,导致Ezrin蛋白集中,改变CD44的胞质尾区并结合后与细胞骨架蛋白作用,是肿瘤转移的前提条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能够调解肿瘤侵袭转移,HGF—MET—CD44形成的络合物是MET激活的前提条件,CD44—6v的胞质尾区聚集Ezrin是信号从MET转移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所必需的。Ezrin与MET/HGF、CD44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促进肿瘤侵袭转移。Harrison等[10]发现前列腺癌细胞系DU2145和PC23均表达多种CD44异构体且存在共表达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时在HGF刺激下,CD44与Ezrin在细胞内出现同步迁移,而且肿瘤细胞转移能力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说明CD44与Ezrin相互作用,共同表达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接触处,CD44/Ezrin复合体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cadherin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对CD44的活性起负调控作用,也可抑制CD44介导的肿瘤细胞侵袭作用及形成细胞表面突起的能力[11]。E—cadherin的丢失以及功能下调,都可能促进肿瘤侵袭转移。Pujuguel等[12]发现Ezrin表达增强,致使肿瘤细胞运动能力增强,同时E—cadherin遭破坏,在细胞细胞之间的表达能力下降,导致肿瘤细胞从瘤组织中脱落,引起肿瘤转移。Ezrin发挥作用主要通过胞内E—cadherin累积的方式,激活的Ezrin使E—cadherin在细胞内聚集而细胞表面E—cadherin减少,使得依赖后者形成的连接破坏,Ezrin也可使细胞聚集减少而分离增加,细胞间隙增宽,伪足形成,运动力增强,侵袭力增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