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一、杂记

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

——(古罗马)丹朗斯。

1。

1982年9月,我开始读研了。因为是同一所大学,为了区别本科阶段,我用一个红皮笔记本充当记事本。这是一本杂记,内容五花八门。扉页上写着我那时的座右铭,“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出自公元前两世纪的拉丁诗人丹朗斯,是在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读到的。

我请字写得漂亮的室友安庆在扉页上题写“研究生杂记”五个字,自序道:“岁月流逝,少年我不觉为研究生了,暇读旧日记,初半年可谓纯真内心之解剖,尔后却潦潦草草、平平庸庸,细细嚼来愈加不悦,思虑再三,遂决定改为杂记。旨在发扬戊午之遗风,暂抚广闻博录之心,练修文理不通之文笔。”至于内文,摘抄为主,因本子为军人所赠,故以“三十六计”开篇。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集中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分胜战记、敌战记、攻占记、混战记、併战记和败战记六套,每套六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前五套每计多为四字成语,最后一套每计三字,分别是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和走为上。

一般认为,三十六计系南朝宋将檀道济总结,成书于明清。檀道济出身寒门,自小父母双亡,从军二十多年,从士兵升至大将军,他的哥哥檀韶也为将军。因能征善战,加上兵多将广、几个儿子又十分了得,后遭宋文帝刘义隆猜忌杀之,其时檀韶已病故。换句话说,檀道济三十六计虽远播海内外,却没能救他自个的性命。

次篇“怎样用干支表年份?”干支分天干和地支,天干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地支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分别对应十二生肖。将天支和地支依次相配,可得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这里利用了初等数论性质,因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

60作为干支纪年数,与巴比伦人采用的60进制恐怕只是巧合,后者可能是从一只手的5个手指与另一只手拇指以外的12个关节数相乘得来。上个甲子年是1924年,1982年是壬戌年,明年1983年为癸亥年,而后年1984年为新的甲子年。多年以后,我任教的浙大外语学院创办了中英文诗刊《子鼠》,曾邀我为其供稿。容易推测,此刊创办于2008年。

因为处于青春期,也因为“文革”期间中小学没学什么,大学里念的又是理科,故而我对文史知识尤感兴趣。有些条目简短好玩,如古代四大美人及形象——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唐宋八大家及故乡。这其中,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分别是河南南阳人和山西永济人。宋代六位文豪中,苏门三杰同出四川眉山,而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均为江西人(永丰、临川和南丰)。

多年以后,我携家驱车游粤东,发现那座以菜肴闻名的城市傍依着韩江,原来819年韩愈遭贬,曾任潮州知府数月。以一个文人命名一条江河,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堪比以端午纪念屈原。而江西之所以宋代人才辈出,恐因赣江是交通要道的缘故,无论进京趕考的闽粤学子,还是遭贬岭南的官员,一般需经大运河、长江和赣江水道。

励志故事自然少不了,第十三篇是“李四光名字的来历”。这位地质学家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1902年,他到武昌投考学堂,报名时误在姓名栏写上年龄“十四”。因报名表稀缺,遂将计就计,把“十”改为“李”,“四”字不好改,抬头见学堂横匾“光被四表”,便加了“光”字,从此叫李四光

刚巧那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在京首次颁发,李四光的“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一等奖,位列“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之后,在七个一等奖中排列第二,其时他已去世十余年了。那年得一等奖的还有,“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和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除了科学、文艺,生活也同样美好。学生时代我没有机会下馆子,却记下了鲁、川、苏(淮扬)、粤、浙、闽、湘和徽八大菜系及其特点。其中,鲁菜清香、鲜嫩、味纯;川菜麻辣、味厚;粤菜制作精巧、花色繁多、美观新颖;浙菜注意刀功,讲究鲜、脆、软、滑。

此外,还记下一些地方特产,念起来像山东快书或顺口溜,东北:人参、貂皮、乌拉草,江苏:镇江香醋、苏州藕、南京板鸭没处找,安徽:芜湖螃蟹、徽城墨、泾县宣城文房宝,浙江:金华火腿、龙泉剑、龙井茶叶声誉高,江西:万载夏布、南丰桔、景德镇瓷天下少,贵州:大方生漆、茅台酒、玉屏名产有笛箫,云南:丽江骏马、大理石、云南白药是药中宝。

2。

这个红本子里,除了资讯以外,还有一个特别栏目——半月记事,每篇五百至千字不等。生活琐事为主,有时还有点滴感想或收获,下为第一篇。

自八月二十一日离家,在宁波玲表姐处玩一周,其间去天童寺和普陀山,后因误了火车在杭州城站遇张姨,受邀在她家住一宿,于三十日凌晨返济南。宿舍在九号楼六层,三位室友系大学同班,朝北,毗邻盥洗室和洗手间。

一日去车站迎新生,冒雨装行李数小时,后系里发几颗糖果算奖励。翌日去老校报到,领学生证、校徽、医疗卡,校、系图书馆书卡分别有六张和十张。三日上午开学典礼在老校一号楼会议室,四日下午参加系里导师和新生座谈会。

六日正式上课,这学期有自然辩证法、英语、基础数论、解析数论(自学),代数学、逊纯函数论、俄语等课程。由于我非数学专业出身,还得学近世代数、复变函数补充等课,并需阅读分拆类书籍以备讨论之用。

综观半个月学习,平均每天用时十三小时以上,有点辛苦。但陶渊明说得好,“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也只好如此。

领到九月助学金五十元和书费二十元,寄母亲二十元略表孝心。花去书簿费十二元,菜票八元五角,杂费八元,加上家里带来的二十元,尚余四十多元。

半月收发信十七封,看电影四场,包括《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生死恋》,后者看了两遍,这是我最推崇的外国电影,栗原小卷是我最喜欢的演员,我想这部电影自始至终充满了诗情画意。 相关热词搜索: 研究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