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尺牍的文献价值及思想意义

技术摘要丛李商隐尺牍围绕追实现人抱主线呈现了对国事局辨析、对权贵人物干谒、与政治人物交往、幕府生活记录、心灵怨愤吐露等容。

李商隐尺牍不仅折射出晚唐社会可悲实质亦显露出他悲剧有其身主观因素即急切进取仕心理、感情用事生气和委曲隐忍弱者心态。

关键词李商隐 尺牍 献价值 思想义引言李商隐(8858)是唐代流骈其生前编《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0卷收骈833惜世多有散佚。

根据当代学者刘学锴、余恕诚编订《李商隐编年校》统计李商隐现存各体35其古及辞赋3骈39。

这39骈李商隐致达官显宦或亲朋故旧用社会人际交往或交流思想感情所做状、启、有69(其古信3)这即是李商隐尺牍创作数量约占李商隐创作总量69%。

创作数量虽然不多但其多数作品容丰富、感情真切、构思妥帖、辞藻精美虽是应用实则具有不可忽视艺术价值。

这其当然不乏干谒陈情、颂圣应景、面谀奉上作但诚如前人所说“气焰虽短熨帖白平。

”①对我们了李商隐所处历史代、社会环境和他生活状况进步深入探讨他思想、政治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献价值。

故笔者以李商隐尺牍作研究对象结合李商隐诗作品和唐代历史献力图诠释李商隐尺牍所蕴藏献价值尝试揭示其思想义冀望对推进李商隐生平研究方面略尽微薄力。

、辨析国事局李商隐是位关心国事诗人他咏史或怀古诗里常评议势尺牍亦融入他对国运关切、局探讨以达到他所说“寓尺牍而畏达空函写丹诚而惭非健笔”②写作目。

例如《上许昌李尚状》作会昌四年(8)十月。

这年八月朝廷平定了泽潞镇刘稹叛乱前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奉命讨伐刘稹会昌三年(83)九月卒军李商隐妻舅李执方朝廷平乱被任命陈许节使。

李商隐支持朝廷平定强藩战争他致信给李执方贺其迁职并赞颂李执方战功伏乘旌幢寻达忠武。

二十五翁尚克有懿德允叶休期。

式扬扦屏功常重难地。

顷者河桥坐镇当街亭失律初;上谷受值卿子丧元。

折简诰单车继致伊臲卼邦我平明化。

况兹岁亟立殊勋虏帐夷妖壶关伐叛。

旁巨援遥声言。

十万横行樊哙常思破敌;三年有勇仲由且使知方。

实兼武全才以处亲贤重寄。

这里历数李执方系列平叛战役事迹“河桥坐镇”指是开成二年( 837)河阳节使李泳军乱李执方代李泳领河阳镇诛暴平乱、稳定军心;“上谷受”指是开成三年(838)易定镇哗变抗命朝廷冲突不止李执方会昌三年(83)被任命易定节使赴危难地稳定局面;“虏帐夷妖”指会昌三年(83)李执方参加朝廷讨平回鹘战役;“壶关伐叛”指会昌四年(8)李执方参加朝廷平定叛将杨弁战役。

李商隐钦佩李执方对国平叛战争做出贡献他以汉代勇将樊哙比李执方英勇以春秋贤臣仲由比李执方贤明显示出李商隐拥护国统、反对藩镇割据进步政治观念。

李商隐不但维护国统每当国易朝际他总是关局变化和将相任免国前途命运深切担忧。

会昌六年(86)三月武宗暴卒;四月宣宗掌握禁卫兵权宦官集团拥戴下继位。

宣宗登基仅六天就外贬了功勋卓著宰相李德裕紧接着宣宗起用牛党新贵白敏等人开始对李党进行规模有计划清洗实现政治上所谓“反会昌政”③宣宗君臣对李党领袖李德裕及有功绩李党人物蓄施加政治迫害无异白毁长城。

李执方李党人物这年四月奉旨进京李商隐闻讯致李执方《上忠武李尚状》对李执方命运深表关切首写道不审跋涉道路尊候何似?伏冀不失调护。

先皇以倦勤厌代圣上以睿哲受图。

系万国所居集兆人悲庆。

况二十五翁尚望兼勋旧地属亲贤。

绩久著藩垣任合归与陶冶。

今者应急召成福签谐凡有心莫不延颈。

这里李商隐谈到朝局变更认李执方系出宗室“望兼勋旧”且久历藩镇战功赫赫“绩久著藩垣”早已深孚众望“凡有心莫不延颈”。

信半部分李商隐恭贺李执方进京将得到宣宗重用这实际上是对李执方宽慰词担忧政治斗争暴风雨会席卷到有功臣。

李商隐不仅李党有功臣蒙受冤屈抱不平他对牛党有气节臣命运也深怀关切。

武宗会昌年问李党当政周墀作牛党人物因趋附宰相李德裕会昌四年(8)外放江南西道观察使。

周墀是李商隐开成二年(837)进士座主李商隐会昌五年(85)致周墀《上江西周夫状》问候周墀并祝愿其早日回朝拜相。

首写道不审到镇尊体何如?德修其身功及物伏福履常保康宁。

皇帝体上圣姿膺下武庆爰从近身式建崇功。

代北清夷山东静谧。

虽神谋独运首开樽俎;而国用取终赖江湘入。

李商隐首先祝愿周墀安康然盛赞武宗继位取得平叛镇、外退强敌功业“代北清夷山东静谧”。

接着指出国所以取得这些胜利以李德裕代表朝臣然有功“神谋独运”而周墀坐镇江南担着支撑国财政命脉“终赖江湘人”更是功不可没。

因唐朝“安史乱”北方原地区受到战乱严重破坏加以藩镇割据不向朝廷缴纳赋税朝廷每年收入主要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四十九州。

从这类尺牍可以看出李商隐是从维护国局出发并着己良知评判政治事件对牛、李两党人物并无偏私体现出他超越党派狭隘偏见、尊重事实、秉持正义可贵生气。

二、干谒当朝权贵干谒尺牍李商隐尺牍创作占有重要地位创作延续长(837856)容都是李商隐写给当朝得势权贵人物(或是牛党显宦或是李党要人)向这些人物白荐才能渴望得到对方援引表现出李商隐热切仕心理用他话说就是“虽荣翰临岂遗簪或忘?”④因而这类尺牍他往往对所致人物品行、才干极尽夸美称颂创作上形成种类似汉代赋“主客问答”模式只不将主客平等对话模式改造成了客(权贵)地位崇高神化和主(己)地位卑微矮化充分顯示出李商隐写作类尺牍心怀渴盼、汲汲功名既可怜更可悲干谒者型心态。

从侧面真实反映出晚唐牛李党争政治背景下出身寒微下层士柄栖遑遑、奔走权门然而无所依归、不得重用严酷生存环境。

南催生出以李商隐代表党争沉浮被倾轧出局人物们悲剧命运。

例如《献舍人彭城公启》作会昌元年(8)。

李商隐开成四年(839)应吏部试释褐省校郎不久调补弘农尉从清要美职陡降风尘俗吏。

李商隐不甘沉沦下僚展开了干谒权贵活动。

他老友令狐绚介绍下结识了舍人彭城公遂上这封尺牍全如下某启即日补阙令狐子直顾及伏话恩怜猥加庸陋惶惕所至敢结仍深。

某长丘樊早惭师友。

虽乏许靖干材具实怀殷浩当世心机。

而运与愿乖言将俗背。

丘壑远愧幽栖;十辟二征近惭藉甚。

已迫地势属门衰藐念流离莫或遑息。

乔木空敝庐已颓。

遂与人俱岁贡。

三试宗伯始忝名;三选天官方阶九品。

俸微五斗病满十旬。

李陵空弮勇而无益;陈平裸体美亦何方今圣政维新朝纲举征伊、皋辅佐用褒、向以论思。

窒浇风廓开雅道。

縲因学重见程生;掌故受复闻晁子。

沉沦者延颈逃散者动心。

是敢窃假菲词仰干哲匠蒙咳唾以及泥途。

王逊遥举董方斯逮;蔡邕出迎王粲与非。

得水可期抟风有望坐生羽翼平视烟霄。

倘或不吝铸人必令附骥虽不足深窥阃奥远及几微然比鼠识吉凶燕知戊己既殊异类盖有深诚。

延望光云尚隔仙路。

伏纸魂动濡毫气增。

伏愿始终念察。

全采用主客对照行模式段类似主述李商隐回顾己坎坷仕路“三试宗伯始忝名;三选天官方阶九品”可谓历磨难。

他痛惜己虽有东汉许靖、东晋殷浩那样才能抱“虽乏许靖干材具实怀殷浩当世心机”却像西汉李陵、陈平那样不得其志“李陵空弮勇而无益;陈平裸体美亦何”。

下段是对客礼赞李商隐歌颂武宗登基朝堂上出现明君贤臣齐心治目兴盛局面“征伊、皋辅佐用褒、向以论思”用刘向、王褒这样西汉名儒褒美彭城公。

“王逊遥举董”用《晋·王逊传》王逊到任即举荐董故;“蔡邕出迎王粲”用《三国志·王粲传》蔡邕倒屣出门迎接王粲故表明李商隐盼望彭城公举荐。

末以蛟龙得水、鲲鹏搏风励展现了当盛年李商隐胸怀壮志、勇进取激切心情。

再如《上座主李相公状》作会昌五年( 85)这年五月李回拜相李回与周墀是李商隐登座主。

李商隐正守母丧赋闲闻讯致李回信首称颂李回伏见恩制相公以五月十九日登庸。

清庙降灵苍生受福动植欢呼必;某下情不任拧贺踊跃至。

相公秉润成池承光太极业传殷相族预宗盟。

群生司南作九流华盖。

顷场鞠旅册府扬镳坐奋英词折班、马方驾;入陈嘉话纳晁、董降旗。

无抗礼人六艺绝措词士。

首贺李回“登庸”语出《尚·尧》指任用宰相。

“咸池”语出《淮南子·天训》“日出砀谷浴成池。

”清钱振伦“古以日喻君‘秉润咸池犹言其承帝室余润谓其宗室也。

”(5)“殷相”语出《史记·殷纪》“帝太戊立伊陟相。

”⑥以商代贤相伊陟比李回

“司南”“华盖”语出西晋崔豹《古今·舆》相传黄帝所造以歌颂李回得到士人拥戴、姓景仰。

接下赞美李回道德、“折班、马方驾”“纳晁、董降旗”认李回才能、德行胜汉代学司马迁、班和汉代学晁错、董仲舒对李回称颂可谓极尽笔力。

对比下末李商隐述境况、祈援引语气便谦卑某尝因薄技猥奉深知。

麟角何成牛心早啖及兹沉滞获荫燮调瞻绛帐以增怀望台星而兴叹。

昔吴公荐贾非宜铨管司;孔子铸颜是陶钧力。

比谊恩重方渊感深。

嗟睹奥以期但濡毫而抒恳。

崔氏乃心紫阙陈生思入京城。

千古揆怀虑。

临风托使指景依人。

柱础成润兴云辙鲋何阶泛海。

李商隐白叹老无成“牛心”用《晋·王羲传》王羲年少得高官周顗赏识故表达L李商隐对己长期怀才不遇怅恨。

“台星”语出《晋·天志》喻宰相这是期待李回拜相能对己有所援引。

“吴公荐贾”用《史记·贾谊传》吴公向汉帝举荐贾谊故“孔子铸颜”语出西汉扬雄《法言》“孔子铸颜回矣”(7)表达期盼李回举荐愿望。

“崔氏乃心紫阙”用《汉·崔驷传》崔驷作向往入朝官故;“陈生思人京城”用《陈·陈万年传》陈成致权贵渴盼进京故传达出李商隐渴望跻身朝廷急切心情。

通观全李商隐李回殷殷期盼洋溢纸上。

系当政治环境武宗会昌年问李党掌权李回李党骨干人物故李商隐李回抱有莫希望。

因而透这尺牍折射出会昌李党得势、牛党退抑政党轮替状况。

三、交往政治人物李商隐接受幕主、官僚、亲戚辟聘任命、奖拔援引、物质馈赠通常致信对方表达谢。

通这类尺牍我们可以探知李商隐与他所侍奉幕主问真实交往关系。

进而从了从早期令狐楚、崔戎、王茂元到期郑亚、卢弘止、柳仲郢这些封疆吏对李商隐采无不青睐但他们仅把李商隐视作笔因并真正拔擢重用他。

至他们对李商隐垂怜眷顾也只是人物对介清寒士生活表示关心而已。

而了博得幕主恩遇李商隐就得刻心谨慎、曲应承。

他早年居令狐楚门下那是陪太子。

成年以托身幕府则是以辞事人。

久而久这种依附权贵生活使他逐渐学会了隐忍、适应了委屈习惯了低顺眼逆顺受灵魂深处笼罩上沉重哀伤成日悲剧分裂性格形成根。

例如《上令狐相公状二》作和七年( 833)是年令狐楚罢太原幕。

令狐楚李商隐师傅李商隐居太原幕任巡官幕罢致令狐楚信对令狐楚眷顾恩表示感谢如段伏蒙仁恩赐借太原日所著歌诗等。

伏以四丈翊戴君仪刑多士。

郁邦彦早司国钧。

盛烈殊勋已光帝;徽音清论复播仁谣。

尚或研美二《南》留情四始峻标格而山连太华鼓洪涛而河到三门。

望绝攀跻理无揭厉。

足使清风知愧《白雪》怀羞。

纵金悬而谁得瑕但纸贵而莫不传写。

《旧唐·宗纪》和六年( 83)令狐楚“检校右仆射、兼太原尹”⑧政期问颇有政声。

李商隐因而称誉令狐楚有“盛烈殊勋”享“徽音清论”并赞美令狐楚富有才。

“二《南》”指《诗·国风》《周南》《召南》;“四始”指《风》《雅》《雅》《颂》二句形容令狐楚研习诗歌创作留风雅传统。

“金懸”用《史记·吕不韦传》咸阳市门悬千金征天下游士增减《吕氏春秋》故;“纸贵”用《晋·左思传》左思作《三都赋》成人竞相传写洛阳纸贵故盛赞令狐楚诗歌作品当传世不朽。

令狐楚太原幕罢李商隐即赴华州幕投靠表叔崔戎但他仍不忘给老上司令狐楚致信道谢其心翼翼心态由可见。

李商隐早期创作这类尺牍因怀着致身通显目故而显得构思饱满、感情丰沛。

期由李商隐历坎坷这类尺牍逐渐多了衰飒音、悲苦调成致谢主题外余音。

例如《上河东公谢辟启》作五年(85)这年李商隐从徐幕罢归长安正历丧妻哀痛柳仲郢出任东川节使聘李商隐掌记并厚赐慰恤。

李商隐遂以种感激夹杂着痛楚复杂心情致柳仲郢这封尺牍商隐启伏奉手笔猥赐奏署。

某少而孱茶长则艰屯。

有志无就学。

虽杂赋八首或庶马迁;而五车远惭惠子。

契阔湖岭凄凉路歧罕遇心知多逢皮相。

昔鲁人以仲尼佞淮阴以韩信怯。

圣哲且犹如寻常安能免乎?是以艮背却行心处。

罗含兰菊仲蔚蓬蒿见芳草则怨王孙不归抚高松则叹夫虚位。

不可终否属高明。

伏唯尚春日和秋霜共冽。

叔子则九代清德稚春则七叶宿儒。

君子立言永周礼;正人得位长作岁星。

今者初陟将坛始敷宾席。

射江奥壤潼水名都俗擅繁华地多才隽指巴西则民皆谯秀访临邛则客有相如。

举纤缴以下冥鸿执定镜而西子。

惟所指命便丹青。

若某者又岂可炫露短材叨尘记室?盐车款段徒逢伯乐而呜;土鼓迂疏恐致侯卧。

承命知忝抚怀惊。

终无喻蜀能但誓依刘愿。

或谒谢下情无任感激攀恋至。

李商隐引用了孔子、淮阴侯、罗含、张仲蔚等古代圣贤遭谗受穷不幸命运系身漂泊天涯艰辛“契阔湖岭凄凉路歧”以及挣扎谋生痛苦“罕遇心知多逢皮相”向柳仲郢娓娓倾诉并表达了己不怨天尤人善良心愿“艮背却行心处”。

下段李商隐以晋朝名儒羊祜、汜毓作比“叔子则九代清德稚春则七叶宿儒”赞美柳仲郢族世代修儒、盛德相传。

“伯乐”“侯”以春秋识才贤人伯乐、尊贤明君魏侯比柳仲郢期望得到柳仲郢垂青。

结尾反比“终无喻蜀能但誓依刘愿”表达己效法西汉司马相如建功立业、不学三罔王粲甘守墨志愿言外微致己被柳仲郢任命掌记遗憾。

通观全将身世感融入感恩情从整体上呈现出感伤悲剧色彩。

四、记录幕府生活李商隐从宗和三年(89)至宣宗十二年(858)其半生幕府久历幕职屡事幕主对幕府特有生活、行模式熟稔心。

晚唐代幕府人往往节日向幕主献物借以表达敬拉近感情李商隐亦有这种进献举动并伴有尺牍传因而这类尺牍可以看作是唐代幕府生活真实记录值得我们重视。

例如《端午日上所知衣启》作四年(850)。

李商隐居卢弘止徐幕端午日向卢弘止进献衣并致信⑨商隐启右件衣等弄杼多疏纫针至。

污李固奇表累王衍神锋。

敢恃深恩窃陈善祝。

伏愿永延松寿常庆蕤宾。

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当国;近郭令二十四考。

肝膈所藏神明是听。

仰尘尊重实用兢惶。

李商隐谦称己所献衣质地粗陋有污幕主像东汉李、西晋王衍那样“奇表”“神锋”《汉·李传》李相貌“貌状有奇表”⑩《晋·王澄传》王澄称赞其兄长王衍“兄神锋太隽”()。

“松寿”语出《汉·王吉传》“心有尧舜志而体有乔松寿”()祝愿幕主长寿;“蕤宾”语出《罔语·周语》“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3)祝愿幕主安康。

“赵公”指唐初功臣长孙无忌《旧唐·长孙无忌传》许敬宗评价长孙无忌“宰相三十年姓畏其威”()“郭令”指唐兴功臣郭子仪《旧唐·郭子仪传》裴垍称赞郭子仪“天下以其身安危者殆二十年”(5)。

李商隐以唐代两位极盛名将、相比拟卢弘止表达了他对幕主高赞颂。

通这尺牍李商隐所作有关幕府生活些诗具体描绘如“莲幕遥临黑水津櫜鞬无事但寻春”(《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洽因寄绝》)(6)、“得也应怜宋玉生惟事楚襄王”(《席上作》)(7)、“马卿聊应召谢傅已登山”(《南潭上宴集以疾至因而抒情》)(8)等可以看出唐代幕府生活真实面貌。

南宋周必《二老堂诗话》记唐代幕府生活状态单调而又艰苦“韩退武宁节判官上张仆射云使院故事晨入夜归非有疾病辄不许出。

抑而行必发狂疾。

”(9)而从李商隐这类进献尺牍描写可以窥视出唐代幕府生活多面。

除日常公性运作外还有幕主对幕僚们赐宴、赏春、聚会和幕僚们对幕主进献、唱和、趋附总体生活模式还是多样化。

李商隐幕府期亦有请托幕主举动。

例如《上河东公二启》作七年(853)这年李商隐居梓幕已三年。

张采田考证他这期活动是“义山居东川颇耽禅悦长平山慧义精舍藏院出财俸特创石壁五金勒《妙法莲华》七卷启仲郢记。

”(0)这封尺牍可以看作是他幕府生活记录也反映出李商隐步入晚年厌倦人事往、心境寥落孤寂因而日渐沉浸佛法思想上趋颓唐人心灵史变迁全如下商隐启某闻周朝贝叶列妙引王褒;梁日枳洒芳词沈约。

必乎鸿笔丽藻刻乎贞金翠珉然可以充足人天发挥龙象。

苟其暧昧即非庄严。

爰托亨途夙闻妙喻。

虽从幕府常道场。

犹恨出俗情微破邪功少。

二日断酒有谢萧纲;十年长斋多惭王奂。

仰恋东阁归西林。

近者财俸有余津梁是念。

适依胜绝微复营。

伏以《妙法莲华》者诸王尊胜。

始童幼常所护持。

或公干漳滨有疾痰;或谢安海上日风波。

恍惚感验非少。

今年州长平山慧义精舍藏院特创石壁五金勒上件七卷。

既成胜斯托妙音。

伏唯尚有夫子备如行愿。

不逢惠远已飞庐岳;见简栖便制头陀颂。

是敢右绕三匝仰希言。

庶使增辉龙宫发色。

流传沙界震动风轮。

报恩莲目唇夺关江毫蔡娟。

伏希道念特降神锋。

瞻望旌幢携持碪斧曝身布发以侯还辞。

无任恳迫至谨启。

李商隐诉说对佛法向往。

“虽从幕府常道场”并以笃信佛教南朝梁简帝萧纲、南齐雍州刺史王奂作比惭愧己不及古人虔诚能做到“二日断酒”“十年长斋”。

“仰恋东阁”用《汉·公孙弘传》公孙弘开东阁延揽贤士故喻己身居柳仲郢梓幕;“归西林”用《莲社高贤传》惠永至浔阳筑庐山舍西林故指己尚皈依佛门。

二段李商隐回忆己幼年有佛缘“始白童幼常所护持”。

他以三国刘祯多病白比又以东晋谢安遇险形容己多灾因而祈佛法护佑特创石壁金勒请幕主作记。

三段李商隐以南朝高僧惠远“庐岳”、南朝名士王巾“头陀颂”称美柳仲郢盛赞柳仲郢震撼佛罔人“龙宫”指佛殿“沙界”“风轮”指世界颂扬柳仲郢记像东汉蔡邕、南朝江淹样流传世。

结尾“曝身布發”据清冯浩“《佛国统纪》北齐宣帝以沙门法上圈师帝布发地令上践升座。

”()李商隐用故表达己盼望柳仲郢赐虔敬心。

据《旧唐·柳仲郢传》“仲郢精释……白余佛多手记要义。

”()可见柳仲郢是位笃信佛教官僚士夫。

由与幕主有着相信佛嗜李商隐请托柳仲郢作记举动也可以理成是他投幕主所、增主僚情谊种高雅迎合行。

这当然归咎李商隐所处唐代幕府官场环境以及他长期屈居幕僚身份地位对他产生不良影响使他言行多少沾染上些应命幕僚庸俗气和侍从人投机行这是我们不能不予以正视并指出。

五、吐露心灵怨愤李商隐创作类尺牍虽只有两且都写作早年但却是他尺牍创作富有思想光彩、批判精神和战斗锋芒作品值得我们重视。

前抨击世道揭露了晚唐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社会丑恶现象;批判科举以嬉笑怒骂笔触讽刺科举制荒谬不公。

尺牍风格类似期晚唐品样似匕首、似投枪有对黑暗社会杀出条血路舍生忘死勇敢完全不李商隐尺牍创作惯常表现出谦恭态、隐忍诚而是展现出他思想性格另面。

虽然他外表上是温尔雅甚至谦卑恭顺但心深处藏着却是团火。

颠狂放任、率性张狂、睥睨世俗、傲倨强者、无所有而又藐视切而这切都被他深深压抑心底。

李商隐早年所写这两尺牍我们全面了他精神世界提供了不可替代宝贵材。

《别令狐拾遗》作开成元年( 836)这年李商隐下、困居济接到令狐绚致慰信。

李商隐感动余带着满腔愤懑向老朋友发泄他对世道极不满他抨击道“儿冠出门父翁不知其枉正;女笄上车夫人不保其贞污。

亲亲不能无异势也。

亲者尚尔则不亲者恶望其无隙哉故近世交道几丧欲尽……足下知与世者居常绐其党何语哉?必曰吾恶市道。

呜呼辈真手搔鼻齄而喉哕人灼痕癞者世道何肯辈也耶”李商隐将通身坎坷遭遇逐渐认清了世道质即市道并进步认清士夫道貌岸然交道较市井商贾市道更卑鄙龌龊。

他痛斥当士夫反复无常、口蜜腹剑嘴脸道今日赤肝脑相怜明日众相唾辱皆其与势年。

不势移虽仁义我忠信我我尚不顾矣。

岂不顾矣而又唾足下谓市道何如哉李商隐更将愤激笔触延及当整社会揭露出唐末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可悲现状以满腔怨愤语结束全今人娶妇入门母姑必祝曰善相宜前祝曰蕃息。

日生女子贮幽房密寝四邻不得识兄弟以见欲其不顾性命即日可嫁是宜择何如男子者属耶?今山东姓非能违摘天性而不如。

至其羔鹜门有不问贤不肖健病而但论财货、恣取事。

当其女子谁不恨?及母妇则亦然……而绎真令人不爱世而欲狂走远飓耳。

李商隐怀着沉痛心情对当社会流行买卖包办婚姻进行鞭挞对世道人心极失望愤慨他只能寄希望二知己效法商末伯夷叔齐遗世独立义行聊以获得精神上慰故清冯浩评“诚恳至却类感愤。

”(3)《与陶进士》作开成五年(80)这年李商隐任弘农尉正处生熬煎期友陶进土向他投献诗希望得到援引。

这对半生以直向达官显贵望荐引李商隐说无疑勾起他满腹牢骚他遂以讥诮口吻讲述了己科举路如三段已而被乡曲所荐入京师久亦思前辈达者固已有是人矣。

有则吾将依。

系鞋出门寂寞往返其数年卒无所得私怪。

而比有相亲者曰“子宜贡某氏某氏可以子依归矣。

”即走往贡。

出其乃复有置而不暇者;又有默而视不暇朗者;又有始朗而有失坏句不见义者。

进不敢问退不能默默已已不复咨叹。

李商隐从身仕历出发揭露了封建社会里普遍存当权者昏庸、英才遭屈抑社会现象下段他讲述己举。

令狐补阙相厚岁岁写出旧纳贡院。

既得引试会故人夏口主举人素重令狐贤明日见朝揖曰“八郎交谁善?”绚直进曰“李商隐”者三道而退亦不荐托辞故夏口与及。

李商隐令狐绚向主考高锴举荐力方能举。

由可见封建代士子们苦苦追登成名根不取十年寒窗苦和真才实学表现而是取当权者几句话就能轻而易举地操控士子前程。

李商隐对黑暗不公现象痛心疾首而又人微言轻无力改变是他以种玩世不恭态对功名进行了嘲讽前年乃吏部上归惊笑又复懊恨周、李二学士以法加我……私恐惧忧若囚械幸有长者曰“人不堪。

”抹乃快乐曰“不能知东西左右亦不畏矣”不仅如屈居风尘俗吏历使李商隐认清了官场黑暗质他以身遭遇警醒陶进士这样者始至官以活狱不合人辄退。

将遂脱衣置笏永夷农牧。

会今太守怜催复任……而吾子反殷勤如者岂不知耶?岂有耶?不知则可有则已虚矣。

李商隐以华山喻总结己多年游走权贵心得然所以拳拳而不能忘者正以往年爱华山山而有三得始得其卑而朝高者复得其揭然无附著而又得其近而能远私欲穷极讨洒豁襟抱。

李商隐描述己与权贵人物打交道三阶段始则卑屈依附继则独立不屈终则迹虽近心实远显示了他对包括统治阶级社会人心清醒认识和痛切思考。

刘学锴比较这两尺牍异认“回顾开成年所作《别令狐拾遗》对士夫交道抨击和对己与令狐问‘日相从年见肺肝关系信商隐对士夫交道乃至整世界认识比先前又深了层。

”()尽管李商隐能从思想高上认识到是封建专制制罪恶导致了科举制黑暗、门阀制腐朽和世道人心势利等社会病态但他怀着诗人愤激和正义感對着塌糊涂泥潭似晚唐社会发出犀利辛辣呐喊却使千年者从他那里隐隐听到了地狱里传出天籁音。

因这两尺牍集反映了李商隐反叛思想和批判精神凸显了李商隐灵魂深处葆有独立不屈、傲岸坚挺志值得人称赞。

结语通梳理以上所列李商隐尺牍创作历程和具体作品可以发现李商隐尺牍围绕着他追仕进、追理想、追实现人抱这条主轴线反映出李商隐对国事局辨析、对权贵人物干谒、与政治人物交往、记录幕府生活、吐露心灵怨愤等方面容。

纵观李商隐生仕历是从唐宗和三年(89)至唐宣宗十二年(858)这三十年他曾十历幕府、两入省、两任县尉始终挣扎不得志仕宦泥潭里。

但他顽强地跟命运抗争积极人世奔波仕途生与众多权势人物周旋往期望通人奋斗和委曲全实现命运圜并以这种精神支撑到他生命末期。

如说李商隐创作609首诗歌多数是他反映黑暗不公社会现实己怀才不遇、饱受屈辱心灵唱出歌吟那么李商隐创作69尺牍就是他掩埋起心灵伤痛以积极态、坚韧志干谒权势人物、改变卑微人生奋斗实录。

诗歌和尺牍;分别从部和外部反映了李商隐完整心灵世界抒写了他持续生悲剧人生。

通深入研究李商隐尺牍我们可以探知他悲剧根除了他所处客观历史环境以外还有他身主观原因。

从主观因素说是李商隐具有急切进取仕心理和感情用事、充满正义感生气但他缺乏应对政治风云变化清醒头脑、善变心机和灵活手段这使他面对重人生抉择往往不能审势做出对己有益断。

例如他早年娶李党要人王茂元女虽然有借娴高门提升身门愿但他钟情王茂元女儿却是不容置疑事实。

而这种行当牛党人物看显然就是种忘恩变节。

再如他年入李党骨干人物郑亚桂幕然是郑亚给予他较高幕僚地位和待遇但当李党正处全面倾覆政治危局李商隐出情心和义愤感不汁政治上不畏牛党攻讦和迫害追随摇摇欲坠郑亚并用己诗笔蒙受不公正冤屈李党领袖李德裕写出伸张正义挽歌。

这使他牛党掌权完全不见容牛党显贵。

再从李商隐身行分析他生从不甘屈身幕府生活。

和七年(833)他离开令狐楚太原幕虽致信感谢令狐楚眷顾但仍赴华州投奔表叔崔戎。

开成五年至会昌元年(808)他不安岳父王茂元陈许幕致信干谒座主周墀得以入周墀华州幕。

元年(87)他追随郑亚远赴桂幕行程却致信表兄卢简辞希望能够留卢简辞襄阳幕效命。

五年(85)他应柳仲郢辟聘入梓幕年底他却赴西川幕致信、献诗干谒表兄杜惊盼望杜惊提携己。

李商隐这些行都真实流露他尺牍里;透这些看似“躁进”行我们可以更深地出李商隐政治处境孤单和心深处悲哀。

正是基这种急改变身命运迫切心理使他当激烈党争环境下采取了依违两党举动其结局必然是两面落空。

李商隐尺牍所反映这些事实里我们可以看出李商隐政治识不成熟和政治行莽撞他虽抱强烈从政志愿却缺乏从政质和才干他政治上失败是定。

系当客观历史环境分析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至唐宣宗三年(89)朝廷士夫爆发了持续四十余年党争两党主要领袖李德裕和牛僧孺分别代表着“两晋、北朝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由进士词科进用新兴阶级两者不相容”(5)展开政治上殊死斗争史称“牛李党争”。

李商隐所处代正是牛李两党剧烈斗争代如南宋陈振孙所指出“唐朋党祸始元和初而极和、开成、会昌际。

三十年士夫无贤不肖有能脱者。

”(6)从李商隐身探析虽然两《唐》传明确记他系出宗室张采田考证他世“乃唐宗室唯异流迁徙异地故属籍失编。

”(7)但他始终是以“我系王孙"(《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8)潜识命并以“泽底名、翻单系;山东旧族不及寒门”(《祭处士房叔父》)(9)振兴族使命感砥砺终生。

因我们可以理李商隐早年虽投靠牛党权贵令狐楚门下并走是科举进士仕进路而被当牛党人理所当然地看作是新兴进士集团员;但他婚娴事上选择却是李党传统土族王茂元女儿。

李商隐身份从牛党门生变成李党女婿以他、期所选择追随幕主王茂元、郑亚、卢弘止、柳仲郢也多是与李党领袖李德裕关系亲厚人。

因而张采田评价他、期思想行认“义山少年依违躁进至是更历患难颇有始终如。

”(30)撇这种观背隐藏封建名节识对李商隐评价体是准确。

但可悲是牛李党争终是以代表旧土族势力李党完败结局而李商隐就是与牛李两党要人皆有私交复杂关系下成两党激烈斗争牺牲品。

李商隐这样位“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3)“臣士”(清冯浩语)无关牛李党争局却因身婚宦问题被卷进党争成了位政治斗争夹缝生存痛苦奋斗者。

他急切、他隐忍、他言不由衷、他进退失据都是被他所处环境碾压出性。

这促使我们认识到李商隐所处晚唐代正是南封建统治阶级部残酷斗争导致广有才能有抱却出身寒微下层士被埋没、扭曲以致被葬送历史悲剧而李商隐有才无命生就是对这可悲代无声见证。

因而记、反映并揭示李商隐生仕进历、干谒活动和奋斗心曲尺牍就成人深入探讨、了李商隐并进而认识、把握他代真实、可贵实录李商隐尺牍所蕴藏献价值和思想义体就。

①②④⑤⑥⑦⑨⑩(3)()(3)(9)(3)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编年校》华局00年版05页67页39页056页057页066页90页90页90页90页90页68页0页807页690页。

③[北宋]司马光《治通鉴(四)》岳麓社997年版33页。

⑧()(5)()[五代]刘晌《旧唐》华局975年版6页689页366页306页。

(6)(7)(8)(8)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华局996年版8页63页6页3页。

(9)(5)傅锡壬《牛李党争与唐代学》东图公司98年版68页308页。

(0)(7)(30)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上海古籍出版社00年版85页页7页。

()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安徽学出版社00年版76页。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印馆06年版67页。

作者程学硕士徐州技师学院航空学院教师研究方唐代学。

相关热词 尺牍献义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