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屏边县洋麻引种试验

摘 要:中红麻11号和H305两个洋麻品种生物学特性相对较好,亩产量高,抗性强,可在屏边地区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和推广种植。 论文网。

关键词:洋麻种植抗性产量 洋麻Hibiscuscannabinus锦葵科木槿属1年生草本植物,在南北美洲、非洲多处分布。洋麻属于锦葵科木槿属,1年生草本植物。2008年,屏边县与中美绿色生态经济开发公司取得联系,由该公司提供洋麻种子,由农技推广部门进行试种。通过试验种植,进一步探索洋麻适应性、稳产性及丰产性,掌握屏边县地区洋麻种植技术,加快洋麻品种引进推广,促进屏边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屏边洋麻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H316—F1、H318—F1、H305及中红麻11号。  1.2 试验地点 屏边县玉屏镇白泥田村,海拔1 100.00 m,面积0.1 hm2,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内型为水稻土,采用机耕,耕作层深度30.00~40.00 cm,肥力中等,排灌条件好,前茬作物为玉米。  1.3 试验设置及播种期、出苗期 试验设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小区种植1个品种,其中:H316— F1种植面积105.6 m2,H318—F1种植面积135.0 m2,H305种植面积312.0 m2,中红麻11号种植面积400.0 m2。于2008年8月22日播种,8月25日出苗,9月2日出苗率达95%,采用单行条栽,株行距8.00 cm×30.00 cm,施用农家肥1 000.00 kg/667 m2,用有机肥作种肥,施350.00 kg/667 m2,采用尿素拌磷肥作追肥,施30.00 kg/667 m2,待苗高60.00 cm追肥1次,苗高1.00~1.20 m时追第2次肥[1]。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4 天气情况 试验期间(2008年8月22日—2009年1月15日),播种期及生育前期气温16~20℃,湿度80%,生育中期气温14~16℃,湿度80%~90%,生育后期汽温10~15℃,湿度90%。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各性状综合评述 1)生育期:4个品种的生育期基本一致,为123 d。2)株高:4个洋麻品种平均株高最高的是H316—F1,达1.96 m;其次是H318—F1,为1.90 m;H305为1.76 m;中红麻11号为1.75 m。3)茎粗:各品种平均直茎H316— F1为0.78 cm;H318—F F1为0.80 cm;H305为0.70 cm;中红麻11号为0.50 cm。4)病虫抗性:经田间调查,各品种在开花末期不同程度出现碳疽病危害,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H318— F1品种发病率达35%;其次是H316—F1品种发病率达30%,;H305品种发病率为10%;中红麻11号品种发病率为5%。说明:中红麻11号品种抗病力较强,H305品种次之。除碳疽病外,未发现其它病虫害。5)产量:经5点取样测产法,分别测定鲜品重量和干品重量。鲜品亩产量最高的是H305,达34 417.72 kg;其次是中红麻11号,达3 268.30 kg;H316— F1产量为2 934.80 kg/667 m2;最低的是H318— F1,达2 374.52 kg/667 m2。   2.2 各品种简评 1)H316— F1品种:该品种前期长势弱,中后期工势旺,在参试品种中,株高最高达1.96 m,产量中等,发病率中等。2)H318— F1品种:该品种前期长势较弱,中期长势强,在参试品种中,株高中上达1.90 m,发病率最高达35%。3)H305品种:该品种前期长势强,中期长势慢,后期长势快,在参试品种中株高中等达,1.76 m,发病率20%,产量最高达3 441.72 kg。4)中红麻11号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为1.75 m,667 m2产量较高,达3 268.30 kg,抗病性较强[2]。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3 结论  试验表明,中红麻11号和H305两个洋麻品种生物学特性相对较好,667 m2产量高,抗性强,可在屏边地区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和推广种植。参考文献[1] Alfred Wong;陈海昌. 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种植的商品浆用洋麻. 第三届国际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学术会议论文选译汇编. 1996.[2] 纪力. 洋麻与造纸. 生命世界,1990(5):89—9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