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位大咖齐聚泰山 共攀纺纱智能新高峰

4月15日,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主办的“环球?裕华”2016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在山东泰安召开,会议从行业政策导向、经济形势分析、夯实企业转型升级新思路、自动化智能化纺纱技术的应用成果展示、两化融合技术的发展潜力、新型纺纱设备及纺纱工艺技术效能挖潜、创新管理模式、利用新型纤维实现低成本高附加值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演讲。

毕业论文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山东省宁阳县县长黄正玉、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以及青岛环球集团公司、日照裕华机械公司、山东华兴、香港溢达、宁夏如意、德州恒丰等来自行业内600余位大咖围绕“深化智能高效转型,驱动产品技术创新”主题进行交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成为制造业当前的重要任务。

而在纺织行业中,纺纱工序更是产品结构调整是相对较为突出的一环,特别是近期棉花差价缩小的情况下,纺纱的竞争力有大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关注纺纱质量、关注产品研发,而此次论坛的召开,可为纺纱行业增品种、提品质提供更多的思路,对纺纱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原棉的品质、性能,特别是棉纤维的线密度对于纺制精细棉纱具有关键性作用,而我国的原棉形势却不容乐观。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在全国的推广,我国原棉棉纤维直径和线密度变粗成为不争的事实,棉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下降严重,再加上机采棉的推广,采用机械自动菜面造成纤维长度及比强度进一步下降。

解决这些困难,应从源头把控质量,为纺纱产品的升级提供基础,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发展。

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他说,棉纺织纱线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安全与防护纺织品中,功能性纱线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可以说纺纱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郭加阳在发言中说,要以客户的实际需求,客户的疑惑作为产品研发提高性能的方向,为此环球总结出了“鲁泰模式”、“华兴模式”、“孚日模式”、“天虹模式”、“百隆模式”等,实践证明,环球的系列智能纺纱装备不仅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许多首创和原创技术更加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且产品的价格只有欧洲企业的50%~70%,投资回收期不超过4年。

日照品特裕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田和品特西班牙公司CEO Mrserra先生对Effispin断头监测系统应用实践做出报告。

裕华机械技术服务部部长葛树厂对裕华紧密纺及摇架的应用和效能分析做报告。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可平对钢领钢丝圈选配纺纱案例进行分析,分享了五组常用选配案例,并就300支纯棉用钢丝圈钢领选配、70支纯棉紧密纺用钢丝圈钢领选配、JC50s钢领钢丝圈选配三组案例进行讲解。

德州恒丰集团理事总工程师刘玉庆、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邵焕、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棉纺总工程师陈玉峰等在新型差别化纤维、胶辊的新材料应用、梳理器材面临的五大难题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上探讨和经验介绍。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