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课恐惧【驱逐恐惧的心理课】

我怕他们发现我不够好,我怕自己达不到目标,我怕爱人会离开我……你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恐惧?也许我们可以从了解《你害怕什么》开始――      一粒沙子进入蚌壳,蚌感到难受,为了减少沙子带来的伤害,蚌分泌出平滑的保护性物质,将沙粒包裹起来,结果生成了美丽的珍珠。

这本《你害怕什么》正是朗达布里顿女士恐惧斗争近20年,用生命的能量包裹酝酿出的一颗珍珠。

朗达布里顿在童年时曾遭受过非常惨痛的创伤:她目睹了父亲亲手开枪杀死母亲,然后自杀。

这段经历一直如梦魇一般伴随着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朗达布里顿酗过酒,自杀过,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慢慢摆脱了恐惧的阴影。

当然,上天是公平的,正是有了这样特殊的遭遇和洗练的过程,朗达布里顿才能对生命有了比一般人更加深刻的思考与体验,才能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恐惧进行分析,并且提炼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实用可靠的对策。

此后,她开设了“生活无惧”课程,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摆脱恐惧和压力。

《你害怕什么》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朗达布里顿对恐怖心理的细致观察,以及她所指出的人们在恐怖驱动下的“行为四步曲”。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看上去千差万别:有的人时刻担心失败,于是从出生开始便一刻也不能停歇,无法享受生活;有的人害怕被否定,即使受到欺压也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有的人害怕自己不可爱,于是宁肯陷身于不良关系身心受挫,也不肯主动逃脱……尽管人们的恐惧版本看上去各不相同,但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所有陷入恐惧不能自拔的人都有着相同的“运作程式”,即行为四步曲:   第一步,发生了某件事,于是这件事就成了你的一个“恐惧开关”,你时刻感到自己恐惧的事情有可能再发生,一旦有类似迹象出现,你便心跳加速、掌心出汗。

有的人怕被人看做失败者,有的人则怕被说自私、软弱。

比如一位销售员,他内心的“核心恐惧”是被看做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于是,每月的销售工作指标就成了触发其恐惧的扳机。

再比如,一位担心被指责自私的女士,你的一句恶性评语也许就会诱发她的恐惧

第二,在恐惧的驱策下,你会出现一些行为,而这些行为常常是未经仔细思考就做出的。

你主观上期望通过这样做,可以避免那可怕的结果。

比如那位推销员,为了回避“我是失败者”的感受,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拼命工作,争取最好的业绩,他以为这样就不是失败者了。

而那位希望永远无私的女士,可能一直活在别人的要求里,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会帮助别人做这做那,牺牲自我也在所不惜,好像她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帮别人解决问题。

第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努力常常会驱使你设立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目标,于是你所害怕的结果还是会发生。

销售员的业绩不可能永远第一,即便他干得很好,还是会被人超越,于是他又会感到自己是失败的。

而对于那位可怜的女士,没有人能够满足他人的所有要求,一旦她没有达成对方心愿,或者有了拒绝对方的念头时,她就会暗骂自己:“我怎么能这么自私!”事实上,在恐惧中人们不自主做出的那些努力,反而会推动我们所恐惧的事情发生。

第四,你开始采用一些方法来麻痹情绪上的痛苦,且几乎无可避免的都是一些自我毁灭的行为,譬如酗酒、暴饮暴食、游戏成瘾、滥交、吸毒、拖延成性、把要紧的事放到一边而去处理那些琐事、愤世嫉俗、睡眠过多、虐待小动物,或者封闭自我,向那些能支持你的人关起大门等等。

这些方法会让你暂时觉得好过些,随之而来的后悔内疚又会加重你心中的恐惧,因为这样做的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这个行为四步曲就像一个恐惧之轮,循环往复,令人不能自拔。

类似精彩的内容,书中还有很多,如果你认真阅读此书,将会有以下收获:   1.识别你的恐惧模式,看清恐惧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的。

2.找到适合你的战胜恐惧的方法。

朗达布里顿是个实践者,她通过自己的探索努力,找到了一些操作性极强的方法,这也是本书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所讲述的精华。

朗达布里顿通过“恐惧之轮”和“自由之轮”两个简单的模型,阐述了如何摆脱恐惧的要义。

3.省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