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金缕玉衣_一套珍贵金缕玉衣新近完成修复

此套金缕玉衣,经文物收藏家台胞陈俊宏、许武吉二位先生之手从海外获得,并于2005年初运回大陆。

玉衣修复前保存状况欠佳,主体部分被分解为大小不一的50余块,其上玉片一般少者20余片,多者为100余片。

在这些散块上的玉片均保持着当初的金丝连缀,此外,还有数百脱落下来的零散玉片

多数玉片保存完整,少数有断裂和不同程度的残缺。

为使此套玉衣恢复其历史原貌,经过一番筹划,安排了必要的工作场地,在文物保护专家白荣金先生指导并参与下,组织人员对玉片逐步深入地进行观察,参考许多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最后完成了这套珍贵金缕玉衣修复

迄今国内出土玉衣的地点约40处,而经科学考证修复起来的玉衣仅有五六套,所以此套玉衣修复颇为世人瞩目。

与其他玉衣修复相比,满城两座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修复,所用时间仅有两个多月。

因为出土时形状保存比较完好,绝大多数玉片保持着原来的金丝连缀玉衣上衣以丝带连接部分的玉片,也基本保持原位。

经过分段整取,结合上衣丝带连接部分的散取,室内修复工作主要是整形和粘对,替换少量断裂和残损玉片

这两套首次完成修复玉衣曾多次在国内外巡回展出。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因连缀玉片的丝线和丝带已朽,加上墓室顶上石块塌落被砸,散乱情况较严重,但原有玉片数不缺。

鉴于玉衣内外组玉璧、组玉佩、衣内人骨等混杂在一起,清理任务异常繁重。

在现场整取之后运回北京进行清理和复原,花费了累计近3年时间才告结束。

徐州土山汉墓出土过一套较完整的银缕玉衣,过去已修复展出。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发现时衣上金丝几乎全部被盗墓人抽走,只余下4000余块零散玉片,其原貌已不明。

修复时曾邀请白荣金、卢兆荫、古方三位先生研究修复工作方案。

玉衣修复      玉衣修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对玉衣的保存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拍一些照片,查找存在的问题,辨明各散块在玉衣上所在部位,并考虑解决办法和工作步骤。

其次,不直接在玉衣片上动手,以制作现存玉衣模型片的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提出玉衣从头到脚各局部的复原方案;   最后,根据各局部复原模型,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调整和整形,从小散块到局部,从平面到立体,逐片以金丝连缀,继而是编缀,衬里支撑定型和填充等工序完成玉衣上12个分件的修复,最终以丝带系结方式完成袖筒、裤筒与上衣的主体的组合。

此套玉衣玉片的质料属软玉,呈半透明状,颜色以青白为主,有一些因地下长期侵蚀呈黄、灰等颜色。

替换玉片的取材,除主要以新选玉料经切割、钻孔、抛光等工序加工而成外,也有少量玉片是用其他玉器加工时的边角料或残玉器改制而成。

构成此套玉衣玉片的形状以长方形为主,组成各部位的主体。

处于边缘部位用片则多为梯形和三角形,根据特殊需要还配有少量异形玉片

全套玉衣共用玉片3124片。

玉片的大小、厚薄不等,以长方形片为例,一般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约0.2厘米,其中用于手套上的小片,长宽仅为1厘米左右

用以连缀玉片而开在片上的穿孔,多分布于边角处,个别孔偏向玉片的中部,且大小不一。

穿孔多自背后用针钻钻成,剖面呈喇叭形,故背后孔径大于正面,正面孔径一般仅有0.65毫米左右,小者不足0.5毫米。

玉片互相连缀起来的材料,均用较纯的金丝,同一根丝的粗细往往不够均匀,平均圆径约0.4~0.6毫米。

丝的断面基本呈圆形,有些近方形而抹去棱角者,个别丝有分岔现象。

金丝连缀玉片的方式,多在玉片的相邻四角开孔处,以两根丝相交叉方式自背面向正面穿出,而后将正面穿出部分以扭旋盘卷的方式使其形成一个花结。

处于边缘部位相邻玉片上的开孔,只用一短丝自背后向上穿出扭结固定。

头套上顶心片呈玉璧形,周边设孔,为与其他玉片相接。

第一层片上顶部单孔或双孔片的连接,则多以二孔对一孔方式用金丝盘结固定。

如第一层片顶部为双孔或一孔时,则以一长一短二丝呈丁字形接合后穿连而成。

玉衣玉片间如出现五孔相交点时,除以两丝交叉将四孔连定外,另用一短丝的一端在背后与交叉丝缠绕固定,利用另一端穿出第五孔,与其余四丝拧合而成。

复原后的玉衣,包括墓主人从头到脚全身,分为头部、上身、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左右鞋共十个部分。

头部由面罩和头套两个分件组成。

面罩上平下圆作“ ”形,以玉片较好地表现出人面上的眼、鼻和口的形象。

头套顶部近于扣置的圆盘形,顶心由两个半圆形片合为一个玉璧状,周边密布小孔,其下为逐层加宽呈放射状垂连的三圈梯形片。

顶部前额以下留出面罩,由两侧向脑后围拢,两旁并形成耳的轮廓。

耳部的复原,是通过一个不对称怪异残块的反复琢磨推敲,最后解开这一谜团的。

玉衣上的耳部轮廓,在已发现的玉衣中,其构思设计之精,是绝无仅有的(满城2号墓中山王后玉衣耳部只有象征性的两个椭圆形片)。

头套上的玉片主要以长方和梯形片组成,纵向为七排,向下渐收紧,使头套与面罩相配合,形成与头颅相适应的形状。

面罩和头套合计用玉片344片。

玉衣的上半身,由前后身、两袖和手套组成。

前身计用336片,其形状中腰较宽向两端渐收窄,上部领口处微下凹。

其组成以长方片为主,边缘处配以梯形片和三角形片。

后身用387片,与前身片相仿而较长,上端设一段小领。

前后身合拢后,腰部较细,两肩外侧及腰腹两侧均形成三角形空当。

两袖左右对称呈筒状,上粗下细,展开形状为左右不对称的五边形,顶部略呈三角形,围拢后与上衣相接形成两肩的外部,合缝设在安置时的内侧。

左袖用玉片307片,右袖用玉片322片。

手套左右手各一,两相对称,玉片制作小巧精细,玉片以近方形为主,配以三角形、异形等。

拇指独出,其余四指相连而曲收作握拳状。

开合口设在掌心与手腕内侧相交处。

左右手套各用玉片为201片和196片。

玉衣的下半身由左右裤筒和两鞋组成。

左右裤筒展开后呈不对称六边形,主体近于长条梯形。

上部呈左右对称凸出的三角形,围拢成上粗下细的筒状,合缝设在平放时的下部。

其凸出的三角顶部与上衣下部两侧三角形缺口相接。

左右裤筒各用玉片为412片和413片。

两鞋与脚相适应,形状相同不分左右,前后端及两旁侧立。

脚面微鼓前低后高,后根向上以三排片直立,向前延伸与脚面后端斜立之片相接,围圈成椭圆形鞋口,在后部设开合口,以便穿用。

鞋底各用较大三块片组成。

左右鞋用玉片均为103片。

此套玉衣自头顶至脚底通高约为165厘米,共用金丝1350克。

小 结      在此套玉衣玉片中含有26片鱼鳞形片,可能为玉衣以外的附属物件,因残乱严重难以复原,但对于判断此玉衣的年代有着重要意义。

在以往出土的玉衣中,出现类似片形者有两个地点:   其一是1995年发掘被盗的徐州北洞山汉墓,在墓中残存有与此套玉衣中相似的鱼鳞形玉衣片。

北洞山汉墓的年代为西汉早期。

其二是1983年发掘的广州南越王墓中的丝缕玉衣,在上衣玉片中发现过一片与此玉衣上鳞形片相似且大小接近的玉片

南越王墓的年代被定为西汉前期的武帝时代(公元前177年)。

以此推断,此玉衣的所属年代下限,当不晚于西汉中期。

此套玉衣的造型,除基本形态与已知玉衣大体相同外,其表现特殊处有以下三点:   1.玉衣上的手套与众不同,其片型较一般手套用片小巧许多,故加工与连缀起来更加费工费时。

卷屈的食指到小指连成一片,没有指间与关节处的分界线,其形宛如四指不分的拳击手套

在指掌屈收处,且有用金丝在一些玉片特定穿孔上牵引定型。

2.头套上的玉片,也较其他玉衣用片为小,耳部造型之写实独一无二,体现出设计与制作之精。

3.在大量的玉衣残块中,有许多三角形结构,这在其他玉衣上是没有见到过的。

在拼对复原起来玉衣的肩与袖,胯与裤筒的连接上均有表现,这种组构方式较其他玉衣的制作和拼接难度更高。

与我国已修复起来的数件汉代玉衣相比,此套玉衣具有明显特色,对于研究玉衣的发展演变,乃至制作工艺等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一件难得的珍贵文物。

1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