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摘 要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诸子中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隆礼重法思想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

笔者拟通过对“隆礼重法”的理论基础,礼法关系及礼德作用诸多问题的研究,着重辨析了荀子提出的“礼”“法”与孔、孟和商鞅所述的“礼”“法”概念的异同,并探讨了荀子思想与前代各派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力图通过本文对荀子政治法律思想的内涵进行初步的探寻。

关键词 荀子 礼法思想 礼法关系荀子堪称先秦后期儒家泰斗,其学术集儒家之大成,又采百家之长,是第一个将儒法合流的思想家。

他一方面继承、发展和修正了儒家的“礼治”;另一方面又继承、发展和修正了法家的“法治”,并在新的封建基础上以“礼”为主,使礼、法统一起来,形成了“隆礼重法”的思想

从而为后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荀子隆礼”中的“礼”不同于儒家传统中的“礼”。

传统中的“礼”是维护“宗法制”和“世袭制”的,而荀子的“礼”则被改造成为维护封建官僚等级制的新礼。

重法”中的“法”也不同于法家传统中的“法”。

传统中的“法”是指严刑峻法、暴力镇压,而荀子除提出了“法者,治之端也”的命题,把法看成是治理国家的首要条件外,还提出了反对“以族论罪”的思想,这比法家的“族诛连坐”的思想显然高出一筹。

一、荀子提出“隆礼”“重法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化性起伪”的“性恶论”是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荀子在《性恶》篇中指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显而易见,荀子所说的人性本原就是天生的“好利”“疾患”及其他的欲望,“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从而滋生罪恶。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恶”是由人的“性情膨胀、发展而导致的,这就为政治控制必要性提供人性根据。

荀子还从“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的思想推断出人是可以改变人性中恶的因素,人为地培养成善的本性。

这就要通过道德教化和法律手段来使人们改变恶性,既所谓的“化性起伪”。

故此,“化性起伪”的“性恶论”是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荀子认为,正是由于人的欲望和情性才有可能导致邪恶,所以应该重教以化之,隆礼以节之,立法以禁之。

(二)“明于天人之分”是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社会基础。

荀子之前,有许多大儒先哲探讨过有关天人关系的一些问题,但既不系统也不明确。

荀子则明确指出自然界万物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类的吉凶祸福,国家的治乱兴衰都是认为造成的,与天无关,因而要“明于天人之分”。

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问题上一次理论性飞跃。

“明于天人之分”才能明于阶级之分,这正是荀子提倡“隆礼重法”的社会基础。

既然天人可以相分,阶级自然可以相分,人们分属于不同的等级或者群体,乃是普遍的现象。

若是以经济和社会地位作为划分标准,则有公卿、士大夫和庶人之别,犹如后来所说的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阶级;若以文化素养和道德为标准划分,则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贵族中有君子和小人,庶人中也有君子和小人;即使同为儒者也以不同素质和才能划分为大儒、雅儒、俗儒等;若以职业标准来衡量,全体民众则可分为士、农、工、商“四民”等等。

每一个人总是分属于某一个等级或者群体。

荀子认为,人类为了战胜自然就必须组成群体,形成社会。

社会中各个社会成员必须分工合作,各守本分;否则就会产生争乱,争乱就会导致穷困衰微。

所以,为了明确和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的这种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就必须设立“礼”。

而由于人性本恶,就必须制定带有强制性的“法”。

使本恶的人性“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从而达到“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的目的。

由此可见,荀子在哲学上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正是他明于分辨人的等级和群体,从而提倡以礼法治理国家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中的礼法关系荀子隆礼”中的“礼”首先是指区分人的等级的标准。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阶级、等级的产生和演化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由其决定的生产关系息息相关。

荀子的时代,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把它归结为圣王“分割等异之”。

也就是说,古代先王用名分治理民众,用等级对他们加以区别。

所以使民众有的人受到封赏,有的人受到贬罚;有的人俸禄优厚,有的人俸禄微薄;有的人安逸,有的人劳苦;并以此来维持其仁德的等级秩序。

这些维持等级秩序的规范就是“礼”。

而人的等级又是通过“礼”所规定的不同的穿戴不同的服饰,使用不同的乐器,居住不同的房屋来加以区分的。

如天子穿戴杂红色的龙袍和礼帽;诸侯穿戴黑色的龙袍和礼帽;大夫穿裨衣、戴礼帽;士则仅戴白鹿皮的帽子。

服饰不是为了美观而制作的,乐器不是为了追求音乐而造的,宫室台榭不是为了居住舒适而建的,所有一切都是用来辨别贵贱、吉凶、轻重的。

“贵贵、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

行之得其节,礼仪之序也。

”(《大略》)。

可是,食物、衣服、音乐、住所、家具都是人们生存的必备条件,“礼”制一方面节制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另外一方面则依据等级提供制度保障。

《礼论》云:“故礼者,养也”。

无论是节制还是供给,都属于礼的范畴。

所以,礼的本质就是社会等级制度。

荀子所谓的“礼”还是人的修养和情貌仪容的准则。

正如《修身》所云:“礼者,所以正身也”。

《礼论》篇则更明确地阐述了礼是人们修养的准则问题。

如果不以礼为准则,不能严格遵循礼制,就称之为“无方之民”,而以礼为准则,严格遵循礼制,则被称为“有方之士”。

思维能得礼的要领,称之为善于思想;行为能够坚持以礼为准则,称之为善于坚持。

善于思想、善于坚持,在加上喜爱礼就是圣人。

“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

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礼论》)。

荀子所谓的“礼”的最重要的本质是政府的规章制度和宫廷礼仪。

这可以从“三礼”的主要内容上得到证实。

所以荀子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但从阶级本质上看,乃是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将儒家的“礼”改造成为维护封建官僚等级制度的新“礼”。

所谓改造,主要是取消了旧“礼”中的除君主嫡系以外各级贵族的世禄制,各级官员改由国君直接任免,从而加强君权。

这样,荀子就把过去“”国“家”合一的一元化“礼”变成了“国”“家”区别的二元化的“礼”,原来“任人唯亲”的旧礼变成了“尚贤使能”的新礼。

关于荀子重法”中的“法”。

首先有清楚儒家也并非绝对不讲法治。

如《吕刑》这一专讲刑法的文章,就被遍进儒家的经典之作《尚书》中。

孔子也讲法治,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里仁》),孔子没有绝对的排斥属于法治范畴的“政”“刑”,只是认为两者比较起来,“”德“礼”更为优越而已。

孔子还认为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的心中一直以刑罚的尺度为行为准则,而小人是以物质利益为准则的。

孔子对“法”的认识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这些均表明刑法应当在礼乐的指导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中以“刑”代替法,笔者认为应当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刑”是指刑罚,做使役动词解;而另一方面,“刑”应当是指“刑法”,即法度、法则之意。

因而“法”字在《论语》中很少出现,而法家对我国法律文化的一大贡献就是把“刑”和“法”分离,而且使刑专指刑法而隶属于法。

“法”就被赋予了法律的意义。

荀子秉承了法家的这一认识。

荀子》一节中用“法”字明显比《论语》多,可是讲到“礼”和“法”的关系时,基本同孔子的观点一致。

如《修身》篇中说:“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而又深其类然后愠愠然”。

与孔子所云:“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的思想实质是一致的。

荀子认为“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礼数制之”。

(《富国》),这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的儒家思想也是一致的。

另外,“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还是认为礼是高于法的。

由于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使他能够对百家学说兼采众长。

同时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的事实,使荀子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对于国家富强的作用。

所以,有时荀子“礼”“法”并举,有时又十分强调“法”。

“法之经,礼与刑”(《成相》)“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常有,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篡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克罚偷则民不怠,兼时齐明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君道》)。

在《荀子》一书中讲的最多的是“礼”。

荀子认为,“礼者,强国之本也”(议兵》),这表明他汲取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并且对“礼”作了新的诠释,经常把“礼”与“法”连用。

他说:“礼者,节这准也。

……礼空伦。

(《致士》)“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劝学》)。

就是说,礼是法度的标准,要按礼来规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

礼可以说是法权关系和伦理关系的总纲。

荀子那里,礼和法是一致的。

有时,荀子的“礼”与“法”的含义是一致的。

荀子认为“礼义者,法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

这里,荀子认为“礼”与“法”在治理国家方面是殊途同归的。

有的地方,他有把“礼”与“法”加以区别。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礼数制之”。

他主张把礼扩大到士,这与奴隶社会的“礼不下庶人”是不同的,但他认为对百姓必须用法律强制手段,则反映了他的阶级立场。

总的看来,荀子所谓“礼法”或“礼义制度”就是指封建的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

礼法”之争和“王霸”之争相联系。

在“王霸”问题上,荀子主张与孟子不同: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

荀子则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强国》),完全实行礼法就叫王,不完全实行礼法就叫霸,而完全背弃礼法便要亡国。

荀子并没有把王霸对立起来,而主张由霸发展为王,由“重法”而“隆礼”,把礼与法,德与力统一起来。

荀子从当时齐、秦等国的兼并站中得出结论:“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

就是说用武力兼并是容易的,但困难的是在于巩固兼并的成果。

国家强大统一的形成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用礼,一方面用刑法。

他说:“凝士以礼,凝民以政”、“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成相》)。

也就是说,治国的原则,在于遵行礼义与刑罚君子用礼修知,百姓惧而安宁。

彰明美德慎刑罚,国家既安定,天下又太平。

可见,荀子已有礼法兼施、王霸统一的思想

开创了汉代儒法合流,王、霸、道杂之的先河,从理论的演变进程来看,“礼法”以及“王霸”、“德力”之争由荀子作了批判总结。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