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患者的的临床治疗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长率逐渐增加,患者一定要得到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才能控制糖尿病不会出现其他的病发症。本文就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治疗展开论述,希望对关注糖尿病资料的人可以有所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 中医治疗

一 、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因为脾脏的消化功能和肾脏的固本功能有问题,部分中医以调整肠胃和补肾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另外还有一些中医流派认为:因为内脏有火就有消渴症,还把它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有火显口渴,中焦有火显饥饿,下焦有火显大便干燥。因此这部分中医用滋阴降火的方法为主。  二、 相应患者症状:  a) 阴虚热盛型糖尿病:尿频量多,尿色混黄,烦渴多饮,大便干结,多食易饥,舌红少津,苔黄而燥。中医认为这型的治疗应当为滋阴清热。选用的代表方为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用药:生地黄30克,玄参30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葛根15克,天花粉30克,黄连10克,枳实10克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b)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大便干结,舌苔白,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中医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用药为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生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等为主治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c) 气阴两虚兼淤型糖尿病:口干,乏力,心悸气短,视物模糊,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痛,胸闷胸痛。中医治疗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用药方剂为益气养阴活血汤,主要的药物有黄精30克,生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生地黄20克,玄参30克,丹参3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葛根15克,天花粉30克,枳实10克,生大黄6~10克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d)阴阳两虚型糖尿病: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阳痿,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面色苍黄晦暗,大便溏泻或泄泻便秘交替出现,小便混浊如膏。这一型患者治疗法则为育阴温阳、补肾活血。选用金匮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作为代表方剂,主要的药物有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5克,猪苓、茯苓各15克,芡实15克,金樱子15克,桂枝6克,附片8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中药作用参考:生地、熟地,山药:药理研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地黄的降糖成分为地黄素,黄精,其成分为粘液质、淀粉及糖等。具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压作用,并能降脂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北五味子可以益气生津,补肾宁心,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压作用,降糖作用持久,黄连,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茯苓止口焦舌干,利于小便.牡丹皮有退湿降压作用,车前仁具有降压利尿作用。 论文代写   三、讨论  糖尿病根据多饮、多食、多尿三个主证,中医认为糖尿病划分为上、中、下三消,如上消属肺,偏重多饮;中消属脾胃,偏重多食;下消属肾,偏重多尿。虽证候上有上、中、下、肺、胃、肾的分别,而病因则一滋阴清热为其根本治法,只要在糖尿病前期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通过正规合理的健康指导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一旦延误糖尿病治疗,出现了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话,对于如何治疗糖尿病有问题的人们要知道,糖尿病肾病变此种并发症会导致尿毒症发生,直接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糖尿病还容易并发出高血压,高血脂,所以糖尿病的防治很重要,不可忽视。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