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标采集的体会

【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率及提高标本质量。

方法:选择新生儿出生3天并充分哺乳后进行足跟采血,将血滴于标准滤纸上,采集3个直径5mm的血斑,把滤纸干血片送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通过实验室筛查出危害严重的先生性代谢疾病

结果2008年—2010年共采集标本4808例,一次性采血标本合格率99%。

结论:正确的采集标本,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质量的保证;只有强宣传,才能提高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率。

【关键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血标本采集 新生儿遗传病是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两种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是导致儿童体格、智力发育障碍的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1]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苯丙氨酸羟代酶或其辅酶的缺陷,使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的发育,可引起严重的智力落后。

我国新生儿发病率为1/11000[2]。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是影响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的严重疾病,若及早诊断和治疗,患儿身心发育大多可达到正常同龄儿童水平。

筛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在新生儿健康的先生性、遗传疾病实行的专项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对防止残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我科是从2008年开展新生儿遗传病筛查,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筛查新生儿4808例,其中阳性2例,得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出生新生儿有2360例,而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只有1680人,仅占出生率71%,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5%。

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出生新生儿2448例,新生儿遗传病筛查2260例,占出生率92%,采血合格率99%,出血率和感染率为0. 1.2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采血的解释工作。

由于新生儿遗传病是新开展的技术项目,家长认为这么小的孩子采血会很痛,心痛孩子而拒绝采血,且家长对先天性疾病的危害不了解,因此我们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1.2.1采用产前、产后发放资料,床旁介绍,入院介绍,指导母乳喂养过程中介绍,让其头脑中有个粗略概念。

1.2.2医生查房或护士巡视病房时认真解释筛查意义,并告诉他们这是一项操作简单,痛苦很小的操作,不会有并发症的,像平时打针或化验室采指尖血一样,我们在操作中一定会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的,会选择采血技术特别好的护士为你的孩子采血,这样才能取得家长配合同意。

1.3采血方法: 1.3.1采血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动作应轻柔,双手应清洁温暖。

选择出生3天并充分哺乳后新生儿,认真查对填好卡片,将采血滤纸订于卡片上备用。

1.3.2首先用手触摸孩子足部温度,如不温暖或呈紫斑色应先用热水浸泡,热敷或按摩,最好在沐浴或新生儿游泳后采血最佳。

双手握住膝关节以下轻按至足跟,再次按摩至足跟,使局部血液聚集充盈,用75%酒精消毒两次足跟内,外侧5cm以上待干。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