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百年老店拥抱中国市场

拥有110余年历史的法国焊接研究所2016年5月26日宣布其雄心勃勃的“中国战略”。

经过3年多的全面筹备后,这家欧洲顶尖的高端制造工艺机构将扎根深圳,联合中国本土企业,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核能、高铁等领域展开焊接等制造工艺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服务。

下载论文网   欧洲百年工艺老店”缘何选择这个时机“拥抱中国市场?来自市场一线的答案是: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坚定决心和中国企业创新驱动转型的迫切需求,正在全球市场上散发无可阻挡的市场魅力。

“与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并且落户珠三角,完全符合我们的发展策略。

我们希望在中国市场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

法国焊接研究所董事长沙利文?德莱卡兹对记者表示。

法国焊接研究所成立于1905年,是国际焊接学会的两大发起单位之一。

目前,这家全球知名的研发机构不仅拥有多个重要高端工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同时也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工艺老店”。

法国焊接研究所去年的营业额约为1亿欧元,在全球拥有1100名员工,其中一半是工程师。

法焊所每年将一半的利润投入到研发中,现在核电、石油等多个领域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法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光说。

中欧之间日益深化的核电产业合作是推动法焊所“落地”中国直接动因之一。

法国驻华大使馆核能参赞欧德铭说,2015年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广核签订协议,共同在英国建设核电站项目等,带动了中法两国在核电焊接领域的深入合作,“法焊所此时来华,契合中欧产业合作的需要”。

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使国外企业对在华投资充满信心。

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傅伟杰说,在全球低迷态势中,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5年,法国电力协会下属成员中已有超过100家企业中国投资,比前年增加了近25%”。

沙利文?德莱卡兹说,从2010年开始,法焊所就定期来到中国提供技术服务和检验服务;在欧洲本土需求持续放缓的情况下,法焊所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已经成为不容错失的发展契机,“从2013年开始,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来做前期工作,最终我们坚信投身中国市场是完全正确的”。

在2016年5月26日深圳召开的中法焊接科技交流与合作论坛上,法焊所迎来了在华的合作伙伴和潜在对象。

中国核电企业、商飞集团到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覆盖了高铁、核能、航空航天、精细化工等领域企业与会名单几乎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企业“一网打尽”,显示了中国企业对于提升自身工艺技术水平的强烈愿望。

法焊所等欧洲工艺研发机构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对于仍处于追赶阶段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双方在科研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焊接所科研人员王松说。

据介绍,作为国内外管道工程的技术服务机构,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与法国焊接研究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第三方管控环节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

欧洲方面看来,对于转型和创新的渴求,正在推动中国企业更加积极和开放地寻求全球技术合作

欧德铭说,在深圳和广州等城市,法国企业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创新氛围,“‘十三五’规划多次提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觉得这是法国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非常好的时机”。

法焊所来到中国后,旨在向中国本土企业以及外国企业中国的业务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助推核电、石油石化、交通、航空、新能源等工业领域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沙利文?德莱卡兹说。

中国扎根,不仅可以深耕中国市场,还可以更好地在全球市场上发力――在法焊所的“中国战略”中,“合作赢天下”也是重要市场动因之一。

法国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法国公司也对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感兴趣。

欧德铭说,“同时,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也需要很多工程师,中法两国可以不断加强合作

”   中国核电“走出去”有望成为中欧在重大装备领域实现合作共赢的最新突破口。

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主设备所副总工程师邱振生说,在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共同拿下英国核电站“大单”之后,中方将进一步加深与法焊所在材料、焊接、无损等方面的合作,而这些合作将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的“走出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