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与风带

第十四讲 气压带与风带

班级 姓名 学号。

【测试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要点疏理】。

1.假设地球表面是 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的受热不均和 力。大气运动在南北半球分别形成 环流环流环流三个环流圈。

2.地球上共有7个气压带,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 带(30°附近)、 带(60°附近)、 带;在气压带之间共有6个风带,分别是南、北半球低纬的 带,南、北半球中纬的 带,南、北半球高纬的 带。

3.全球气压带、风带随 变化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其位置夏季偏 ,冬季偏 。

4.一般地说, 气压带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 (高/低)纬度流向较 (高/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 (高/低)纬度流向较 (高/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5.一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压,北太平洋 压强盛;七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压,北太平洋 压强盛。

6.一月份,亚洲东部盛行 风,南部地区盛行 风,风由 吹向 ,水汽含量 ,形成原因是 。七月份,亚洲东部盛行 风;南部地区盛行 风,风由 吹向 ,水汽含量 ,形成原因是 。这种风向随 转换而发生变化的风称为季风。

【专题突破】。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回答1~2题。

1.( )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气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气压带相同。

2.( )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 B.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D.①气流温暖湿润。

右图为中纬和高纬度环流示意图,读后完成3~5题。

3.( )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90°N B.30°N C.0° D.90°S。

4.( )甲处的气压带一定是。

A.极地气压带 B.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动力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D.大致是夏季移向低纬,冬季移向高纬。

5.( )有关 = 1 \* GB3 ①、 = 2 \* GB3 ②两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1 \* GB3 ①是冷性气流 B. = 2 \* GB3 ②是暖性气流。

C. = 1 \* GB3 ①处盛行西南风 D. = 2 \* GB3 ②可能是东北风,也可能是东南风。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6~8题。

6、( )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气压带 D、极地气压带。

7、( )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 )气压带E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该纬度地带气温高 B.该纬度地带气温低。

C.高空空气堆积,被迫下沉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右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9~11题。

9.( )该日,北半球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0.( )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11.( )在①带与②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少。

如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读图,完成12~13题。

12.( )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3.( )关于图中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D.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14.( )下列气压带与其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特点搭配不正确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 B.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少雨。

C.副极地气压带――高温多雨 D.极地气压带――严寒少雨。

图A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移动示意图”,图B为“图A中甲地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甲地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回答15~16题。

15.( )甲地大致位于。

A.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C.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D.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16.( )甲地河流7月前后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受。

A.副极地气压带控制 B.中纬西风带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东北信风带控制。

17.( )东亚季风最为典型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对比最强烈 B.气压风带的季节移动最明显。

C.亚洲地形起伏最大 D.太平洋表面气温最高。

18.( )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B.大气环流不同 C.下垫面不同 D.人类活动差异。

读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 )此时,江苏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B.湿润多雨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

20.( )下图可以说明南亚此季节盛行风向及其成因的是。

A B C D。

右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21.( )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22.( )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受西风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23.( )下列表示②气候类型的组合是。

A.甲—① D.乙—② C.丙—③ D.丁—④。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27.( )气压带、风带的产生是由于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球的自转。

28.( )气压带和风带大致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29.( )古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纬度影响气候

30.(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炎热少雨。

31.( )东亚季风是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形成的。

三、综合题。

32.读图10“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11“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A的名称是 ,其形成原因是终年高温,盛行 气流。

(2)图10中G带的风向是 ,图11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 (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 。

(3)由于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图10中的 (填字母)控制;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选择填空)。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大雾。

(4)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 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 气候

32、(1)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2)西南风 乙 终年温和湿润。

(3)太阳直射点 B 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

33.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季节为北半球 (冬或夏)季,判断理由是 。

(2)该季节,亚欧大陆形成 (填气压中心名称),该气压中心的成因是 ,被其切割断的是 (填气压带名称)。

(3)此时甲地盛行 风。说出此季节甲地和南亚的气候特征。

[解析] (1)根据该纬线上不同经度的气压变化可以看出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了高压中心,则可以判断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2)冬季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在冬季气压风带南移,因此副极地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割断,只保留在海洋上。(3)冬季亚欧大陆东部盛行西北风。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高温少雨。

[答案] (1)冬 亚欧大陆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高压中心。

(2)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极地气压带。

(3)西北 甲地:寒冷干燥。南亚:高温少雨。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十四讲(必修Ⅰ2.3)。

班级 姓名 学号。

【自主学习】。

三、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1.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两个?。

★42.请简要说明全球各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并用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43.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什么?移动规律如何?。

★44.请简要说明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候的影响。

下列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背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5.南半球气压带纬向分布较为明显,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为什么?

46.北半球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原因是为什么?。

★47.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名称叫什么?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呢?。

★48.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名称叫什么?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呢?。

四、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49.什么是季风环流?哪里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50.东亚季风的成因是什么?夏季和冬季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在其影响下,气候有何特点?。

★51.南亚季风的成因是什么?南亚冬季风风向和成因是什么?南亚夏季风风向和成因是什么? 在其影响下,气候有何特点?。

【当堂反馈】。

【真题回眸】。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图中属于副极地气压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008年)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2010年)图5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P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4.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2012年)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6.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7.(2008年)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8.(2009年)图15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

(2)N地受 气压带控制,降水较 (多、少)。

(3)M地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1)夏(2)副热带高 少(3)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

9.(2010年)图14位“2010年2月16。

该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盛行 风(风向),气候特征是 。该地气候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高 晴 Q P 西北 低温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表110.(2011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图为“广州亚运会开幕时间东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斜线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表1。

表1。

亚运会。

举办地。

举办时间。

第十五届。

多哈。

2006年12月1日至15日。

第十六届。

广州。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

第十七届。

仁川。

2014年9月18日至10月4日。

多哈亚运会举办期间,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受 (填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影响。

41、(1)18 昼短夜长 (2)温暖、少雨 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 (3)差异性 从赤道到两极。

图4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

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9.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A.哈尔滨 B.乌鲁木齐。

C.上海 D.拉萨。

(2013年)图6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气压带。

13.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14.有关图示风带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 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

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 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

8.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气压带、风带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

① ② ③ ④。

(2)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中纬西风带的风向。

(3)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图中字母A 所示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降水丰沛。

C.地表温度高是形成图中A、C所示气压带的原因。

D.受风带③控制时,降水较多。

(4)图中既组成低纬环流、又组成中纬环流气压带是 。(填字母)。

(5)在E地,由于来自高纬的___风和来自中纬的___风相遇而形成锋面,叫__,该地带降水较_____。

8. (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 (2)略。

(3)B (4)B、D(5)东南  西北 极锋 多。

右图为沿30N部分地区某季节水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完成~题。

.图中甲地气压中心的名称及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亚洲高压——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亚洲低压——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C.亚洲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该季节长江三角洲和印度半岛的成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南风B.西北风、东北风。

C.西北风、西北风D.东南风、东南风。

右图为气压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31~33题。

31.关于右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32.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右图位置时。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

33.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下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31.(13分)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l)根据材料,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2分)。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3分)。

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下图所示。

(3)图示表示的是______(季节),M表示________(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

_________,N表示___________(气压中心)。(4分)。

(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13)(1)绘制箭头方向,白天为顺时针,夜晚为逆时针。(2分)。

(2)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结果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3分)。

(3)北半球夏季(或南半球冬季) 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4分)。

(4)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生长旺盛;河流、湖泊水量变大;流水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增强;土壤含水量增大。(4分 本小题答出三个方面即得满分)。

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完成5—6题。

5.若上图代表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②——极地气压带。

? C.③——副极地气压带 D.④——赤道低气压带。

6.《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其主要原理之一对应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据此回答24~25题。

24.该地地理纬度可能是。

A.55°30′N B.55°30′S? C.34°30′N D.34°30′S。

25.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C.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