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植入技巧和携泵病人的护理体会:植入式微型胰岛素泵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植入的方法及对病人的护理指导。

方法:对66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同时进行携泵病人的健康教育。

结果:严密的血糖监测使66例置泵患者只有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周到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愉快接受置泵,置泵后无不适感觉,只有1例患者置泵后皮肤发红,占总数的1.5%。

结论: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关键,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血糖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指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的发病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各种并发症:如失明、截肢、肾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等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胰岛素泵治疗,是通过设定一个持续的基础输注量和餐前大剂量,模拟人体正常胰腺分泌,符合正常生理需要,使胰岛素在体内的浓度更符合生理水平,胰岛素吸收更稳定、更有预测性[3]。

糖尿病治疗提供了安全、可靠、方便和灵活的途径。

胰岛素泵治疗也称“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

研究表明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可以减少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麻烦和痛苦,使患者能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周到的心理护理、严密的血糖监测、良好的携泵教育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1]。

我科自2006年2月―2006年8月共6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了胰岛素泵治疗,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66例患者,男36例、女30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35.5岁,入院时随机血糖均超过13mmol/L,其中1型DM6例,2型DM59例,妊娠DM1例,本组患者均符合WHO对DM的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Minimed508C型泵和712型泵进行强化治疗

1.2方法   1.2.1 胰岛素泵的临床调试:遵医嘱设定胰岛素的各项参数[4],提前30分钟从冰箱内取出速效胰岛素诺和锐置于室温(约25℃)下,避免因胰岛素遇热产生气泡阻塞输注装置[5]。

抽药前进行同一方向旋转储药器的内管,利于胰岛素类似物均匀涂于储药器内壁上,以防胰岛素结晶。

抽取3ml速效胰岛素置于胰岛素泵储药器内,安装储药器输注管道,进行手动充盈直至软管顶端出现一滴液体。

检查输注管和储药器不要留下气泡,否则导致输注药液剂量不足,可用无菌棉签放于输注管和储药器连接处检查有无管道漏渗。

1.2.2 胰岛素泵的安装: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将调试好的胰岛素泵携至患者床边。

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松开腰带至下腹部、取腹部为输注部位,避开腰围、脐周4~5cm区域内、疤痕硬结、皮带下、腹中线或其他容易被衣服摩擦诱发感染的部位

因腹部对胰岛素的吸收比较稳定。

通常女性的注射部位选择下腹,男性安排在上腹部。

埋针时,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皮肤,直径>5厘米,待干。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用配套的助针器将Quick—Set针垂直迅速埋于皮下,用胶布固定,然后用手压住Quick—Set针的两翼,另手将引导针旋转半圈后拔出弃掉,输注胰岛素0.5U以添充导管空间。

1.2.3 胰岛素泵的使用:泵安装好后,护士应耐心、细致地讲解及演示胰岛素泵的使用,告知患者应遵医嘱使用,三餐前大剂量。

泵正面由显示屏及4个操作键组成。

“SEL”键为菜单键,“ACT”为确认键,2个大小选择键。

三餐前大剂量于进餐前即刻泵入,因为泵内为速效胰岛素胰岛素即时起效,不用等时间,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2护理      2.1胰岛素泵安装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胰岛素泵治疗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仍存在疑虑,本组66例患者在置泵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其主要表现为:担心血糖控制不好而延误治疗,怕出现低血糖反应,担心每天带泵会引起生活不便或泵发生故障不知如何处理等。

因此,安置胰岛素泵前使患者了解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方法步骤、使用后的效果及其应用胰岛素泵的必要性。

护士进行针对性的宣教,说明安装后应注意的问题及机器发生警报后的应急处理,并介绍本科治疗经验及成功病例,消除紧张因素,取得病人合作[2]。

告知患者胰岛素泵不仅可以在短期内使血糖迅速达标或接近正常水平,而且还消除了高血糖的一些毒性。

2.1.2 一般护理:①置泵前协助患者沐浴、更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置管部位感染。

皮肤患者治愈后方可置泵。

②置泵前至少24小时停用中、长效胰岛素,改成泵用速效胰岛素,以防胰岛素在体内蓄积发生低血糖反应。

2.2胰岛素泵安装后的护理   2.2.1 血糖监测:胰岛素泵安装后的最初几天要观察泵的运行情况,每日除要观察泵的运行情况外,更重要的是监测病人三餐前、后2小时,睡前和凌晨3:00的血糖水平,以供医生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特别是监测睡前和凌晨的血糖,可以减少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血糖控制相对稳定后基础量及餐前大剂量可逐渐减量,也可减少监测血糖的次数。

本组病例中只有一例发生低血糖,给予相应处理措施,未发生不良后果。

2.2.2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检查输注部位2次以上,查看是否红肿、疼痛、出血及针头、导管脱出,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更换输注装置及注射部位

本组病例中只有1例出现皮肤发红,经75%酒精涂擦后转为正常。

一般情况下每7天左右,按无菌操作要求更换输注部位

如病人带泵期间需要洗澡、更衣时需用快速分离器将泵与身体断开。

如分离时间过久应严格消毒后再与身体连接。

输注部位与原输注部位间隔2~3cm以上,并用手将原穿刺点里面的组织液轻轻挤出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必要时可涂以抗菌药膏保护。

2.2.3 胰岛素泵报警及处理方法:胰岛素泵在使用中最常见的警报是无法输注和电池电量低,无法输注的原因可能是软管堵塞、折管、泵用注射器内胰岛素用完,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本次研究中有1例发生堵管,6例泵内胰岛素用完及5例电池电量低而导致报警,分别给予重新置管、补充胰岛素及更换电池而消除故障。

2.2.4 胰岛素泵的放置:①一般患者都选择在口袋、或装进盒里及拴在腰带上,也可以在颈上挂一个小布袋专放胰岛素泵用,这样既方便又安全牢固。

胰岛素泵连接管道有110cm长,比较方便放置,睡觉时可以放在身边,也可以放在枕头底下,或者就挂在内裤的松紧带上以便于移动。

③沐浴及特殊检查(CT、MRI)时,应用快速分离器将泵取下,但要注意安装泵之前用酒精棉球消毒软管前端接口。

④不应将泵置于温度>45度或<1.5度环境中以防胰岛素失效。

2.2.5 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DM治疗的基础,使用胰岛素泵并不能根治DM,仍要严格控制饮食,选择比较稳定的食谱,尽可能日常膳食满足其营养需要并且与定时定量的餐前量胰岛素应用相配合,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2.2.6 运动护理:根据DM患者身体情况,鼓励适当运动,锻炼身体。

携带胰岛素泵者,运动时,提醒患者不宜做剧烈、幅度较大的运动,以免泵管脱出,较好的运动方式为散步,做四肢关节的轻柔动作(如太极拳)。

运动时随身携带甜点或饮料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3结果       66例患者中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水平较置泵前明显好转,血糖理想控制(空腹血糖≤6.0mmol/L),血糖较好控制(空腹血糖在6.0~7.2mmol/L)。

平均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次数由置泵前的10%下降到1.5%。

用泵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只有一例患者置泵后皮肤发红,给予75%酒精3次/日涂擦,2日后皮肤颜色转为正常。

4讨论      4.1加强血糖监测是应用胰岛素泵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关键:有研究显示低血糖的发生在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比多次皮下注射者明显减少约8倍[6]。

但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如注射餐前大剂量后进食减少或运动量增加)而导致低血糖

本研究中患者每日至少监测7次血糖,必要时加测晨3:00血糖

只有一例发生低血糖,是由于感冒导致进食量减少而发生低血糖反应。

4.2心理护理患者愉快接受置泵,稳定血糖有明显的积极作用:通过对66例患者置泵前给予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步骤、使用后效果及其应用的必要性,说明安装注意事项和机器发生报警后的应急处理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使66例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缓解其紧张情绪,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而愉快地接受置泵,使血糖迅速达到理想水平。

4.3保持皮肤清洁,加强输注部位的观察是预防皮肤感染的前提条件:研究显示插入输注装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预防感染[7]。

本研究中除执行无菌操作外,还密切观察输注部位皮肤有无红肿、出血、压痛、搔痒等。

每隔7天更换输注部位,两次输注部位至少间隔2~3cm以上。

本组病例中只有一例皮肤发红,因该患者胶布过敏而导致炎症发生,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未发生不良后果。

总之,通过66例的胰岛素泵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使我们体会到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选择,特别适用于糖代谢不稳定的患者

在减轻护理工作、减少患者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方面,明显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泵的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系统的综合护理,可以保证这种新方法的治疗效果,降低了住院费用,给患者带来更多益处,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欢,盛娜萍.MiniMed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46—447.   [2]蔡红卫,万萍.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护理体会.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0):1252—1253.   [3]谢雯俊,桑慧颖.8例糖尿病人应用胰岛素泵的观察与护理.现代护理杂志.2001,7(10):76—77.   [4]盛荣,王世英,王进华.胰岛素泵治疗10例糖尿病护理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89—90.   [5]吕丽雪.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护理.护理学杂志.2000,15(9):537—538.   [6]罗国春,翁建平.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同时需重视低血糖的防治.广东医学.2003,24(10)1031—1032.   [7]马春苏.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护理.华夏医学.2006,19(5):972—973.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