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灌区管理与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吴光明。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史河总干渠管理局,安徽六安237005)。

[摘要]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保障,而粮食安全命脉在水利。因此,水利与灌区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城镇化进程等需要协调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灌区管理单位要积极主动地调整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灌区管理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原因及灌区管理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 农业发展灌区管理;土地流转;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S2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5—83—3。

1 区域农业发展概况。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分散经营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 底,安徽省土地流转达41.0%。今后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减少,这个数据还会继续增加。土地流转后规模化经营的到来会带动种植模式的转变。因此,在土地流转背景下,新的种植模式中农业机械化程度会逐渐增强,农业生产会从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集约型的精准农业方向转变。

通过实践,很多地区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同样实现了规模经营,有的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和联合或者土地托管等方式,扩大了生产经营面积;有的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或合作社签订订单,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生产,实现了规模效益;有的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供种供肥、农机作业、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几统一,取得了区域规模效应等,深受农民的欢迎。例如,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龙头企业+基地+农民、村委会+种植大户+农民等。

2 灌区管理与区域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业生产关系国家粮食安全,而粮食安全命脉在水利。水利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城镇化进程、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管理方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需要协调发展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远落后于信息、交通运输、城镇化建设等产业的发展。水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1]。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保障,如淠史杭灌区占安徽省1/6 耕地,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4,水稻占1/3,是全省1/3 国民经济发展用水保障。

3 灌区管理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原因。

3.1 管理方式落后。

淠史杭灌区管理模式为统一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灌区按照总局、管理局、管理所、管理段等管理层次实行分级管理。总局作为淠史杭灌区管理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直接管理渠首工程、总干渠、跨市县(区)的干渠和建筑物。灌区内干渠由所在县设管理分局,支渠由渠系所在乡、镇水利站管理,斗农渠由受益村或村民组群众进行管理水费由各县区代收缴[2]。

三分管模式不利于整个灌区协调发展灌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上,总局与县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总局直管工程基本完成了续建配套、更新改造,管理上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而各县区所管理渠系工程配套不完善,许多还存在安全隐患,管理水平低下。分管还造成了水资源争夺和侵占,上游的县区村镇依靠地利自行扩大耕地面积,干旱时只顾自己引水,造成上游严重浪费,下游农田无法得到充足和及时灌溉。

3.2 管理手段低下。

目前,引水计量设施采用常规的人工方式测报,监测、控制能力差;汛情、水情、雨情、旱情等信息依靠人工观测为主,电话传递;闸门启闭人工操作;渗漏、裂沉降等全部人工观测。调度管理和决策指挥的手段落后,信息资料的统计主要依靠人工计算,分析及预测仍以经验为主,供水计划手工编制。落后的管理技术,限制了灌区效益的发挥:在干旱年份,难以实现灌区有限水资源抗旱减灾效益的优化;洪涝年份,水雨情信息滞后增加了工程防汛保安难度;特别是在淠史杭灌区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技术模式难以满足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灌区信息化建设相对其他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认识不足,没有理解信息化是一个集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决策应用网络发布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3.3 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田间渠系不配套,群众自管的工程缺少管理和养护费用,以前还有村委会组织冬修,土地流转后基本无人问津,有人用、无人修的局面在上游部分区域普遍存在。其次,上游灌区很少有当家塘、小型水库等反调节蓄水设施,而天然降雨得不到有效利用,对渠道供水情况、气候变化不了解。不采取任何措施或错峰引水,位于渠道上游,得地利之便,严重依赖渠道供水。再者,节水意识不强。只要看到渠道有水,就软磨硬缠甚至砸门翻窗强行开闸放水,让长流水漫田。土地平整不经过实地勘测,把不适合作为耕地的山岗推平改为农田,沙质土壤保水性差,用水量大。另外,土地分散经营走向流转、合作社等集约经营,改变种植结构,改变了需水量和供水时间。

4 灌区协调发展的实践。

4.1 水资源统一调配。

按安徽省政府授权,灌区水源由淠史杭总局统一调度,工农业供水预案由淠史杭总局召集灌区各县、区、用水户民主协商,一般年份报安徽省防指、特殊干旱年份报安徽省政府批准后,由安徽省淠史杭总局执行。城镇供水、生态用水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调度。

4.2 按量计费。

目前,灌区干渠以上基本建立了供水计量设施,既充分利用建筑物量水技术,又建设了特设量水设施,还进行了遥测、自动化测报等信息化计量建设试点,渠道重要控制断面、县界分水处均设有测流站,形成了覆盖骨干工程的灌区计量控制网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灌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水费直收到农户、水管职工承包收费、用水户协会收费、农户送交水费等多种形式的水费计收方式创新,实行水量、水费、水价三公开,水费计收通知书、收费票据两到户,使多种收费方式各显其长、各收其效,竞相发展

4.3 政府投资,完善配套,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抓住兴修八小水利工程的契机,筹集资金,完成灌区田间配套。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任务,改善灌区末梢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4.4 引导建立各种经济组织,完善末级渠系管理体制。

淠史杭灌区末级渠系大部分由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归集体所有。目前,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体的田间工程管理模式改革正在灌区深入推进,已组建了200 多个协会,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田间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和水费收缴。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维修资金难以保障。新形势下,政府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民等组织,解决灌区末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主体缺位的问题;创造性地建立农田水利管理新模式,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用水矛盾多、经费保障难度大、管理粗放等多种矛盾,提升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实现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日常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让现有农村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例如,六安市裕安区永裕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新的农田水利管理管理模式深受农户的欢迎。

4.5 树立节水惜水意识,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分散经营模式下,投资高效节水技术成本大,难以推广,各地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农业节水,需要规模化农业耕作制度的配合,需要科技引领。由此,以土地流转和土地集约化经营为切口,土地连片大整合、大流转,由规模化经营大户集中承租,为大规模发展农业节水特别是农业高效节水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通过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完善工程设施,因地制宜地推广防渗、喷灌、滴管、微灌等各种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形成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4.6 改变服务方式。

灌区管理单位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去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村农田中,做好前期的调查摸底,组织编制供水计划;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严厉打击污染水源行为;推广节水技术,实行合理的灌溉模式,如轮灌、间歇灌、错峰灌等。加强与用水户的沟通联系和协调,指导和督促他们修缮田间配套工程,采用科学节水灌溉方式,营造和谐的用水环境,让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充分利用灌区现有的库、渠、塘、堰和闸等设施,适当拦蓄洪水,实行洪水资源化。在非灌溉季节,积极探索生态补水,打造滨水景观,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4.7 利用互联网+智能化,实现信息化管理

灌溉供水管理灌区管理的核心。灌区用水定额多少,运行成本高低,供水质量好坏,配水数量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灌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要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等手段和途径,实现灌区管理所需的水雨情、墒情、工情等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处理与分析的智能化。互联网和各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空间信息分析,有利于管理、储存、模拟、数据更新、决策预测。实现灌区实时数据的获取分析、远程监控,可以成功破解灌区管理上的难题。淠史杭灌区已初步建立远程监视、水雨情自动测报采集系统,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更便于决策。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全力以赴推进灌区管理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提升,依托改革、创新、开放、人才打开转型升级的新通道,实现灌区与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