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42例报告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2例UPJO患者的40例行开放手术,1例行输尿管镜下狭窄部扩张术,1例行输尿管镜肿瘤激光切除术。术毕均植入双“J”管。回顾性分析42例UPJO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随诊42例患者,随诊时间6个月~3年。42例患者解除梗阻后无复发,全部治愈。结论 UPJO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肾分泌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及MRI检查,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对孤立肾患者需慎重。术式选择需根据梗阻病因而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梗阻 诊断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是泌尿外科较常见到的疾病,笔者于2004年3月~2007年4月对42例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预后随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15~49岁,平均25岁。病程1个月~1年。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左侧29例,右侧13例。41例对侧肾完好,1例为孤肾。临床表现为患侧腰痛34例,尿频尿急31例,肉眼血尿2例。42例均行尿常规检查及泌尿系B超,腹部平片,肾分泌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及肝肾功能检查,2例尿常规检查检出白细胞(+),红细胞阳性28例。B超检查提示42例患者患侧不同程度积水肾盂结石5例,输尿管上端结石10例。肾盂分泌造影检查15例患侧肾不显影,3例患者患侧输尿管上段肾盂扩张积水肾盂扩张积水输尿管呈特殊的“S”型,考虑为腔静脉后输尿管。逆行肾盂造影检查提示42例患者患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明显狭窄狭窄段0.5~2.0 cm,1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部充盈缺损,10例有阳性结石影。腹部平片10例有阳性结石影。肝肾功能检查12例肌酐值轻度偏高。2例行尿细胞学检查均未见异常。1例行MRI检查提示患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明显狭窄,增强后考虑肿瘤病变。

1.2 方法 40例患者行开放手术探查。其中15例行狭窄段切开取石+肾盂输尿管成形+双“J”管植入术;14例术中见狭窄段肌组织发育不良,行狭窄段切开肾盂输尿管成形+双“J”管植入术;5例术中发现狭窄部存在横膈瓣膜,即行瓣膜切除肾盂输尿管成形+双“J”管植入术;3例行粘连带及纤维索带彻底松解术;3例发现为腔静脉后输尿管。即行狭窄部切除肾盂输尿管吻合+双“J”管植入术。1例行输尿管镜下肿物激光切除术,术后病检为良性移行细胞乳头状瘤。1例为孤肾患者,行输尿管镜下狭窄段气囊输尿管扩张+双“J”管植入术。双“J”管4~8周后拔出。术后6个月复查B超及肾分泌造影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复查肾功能均正常,复查B超32例肾盂积水消失,10例积水明显改善,均治愈出院。随诊6个月~3年,患者恢复良好。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