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18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属于大病二次报销之例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血肿离;及诊断

[图分类]R53[献标识码] [编]67370(007)0()0。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心血管危急症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对院000年月~007年3月收治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病认识减少误诊

临床

般。

组8例男例女6例男女比∶年龄7~70岁平年龄5岁组8例有明显高压病史例马凡式综合征例不明原因3例按BK分型Ⅰ型9例Ⅱ型例Ⅲ型5例。

临床表现。

疼痛6例位胸骨及心前区疼痛5例背痛6例腹痛5例。

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例以心慌、气促首发症状例以晕厥首发症状例。

体测右上肢血压血压增高例血压低例血压正常例。

两上肢血压有明显差异9例。

锁骨下听到杂音6例主动脉瓣区听到杂音3例腹部听到杂音5例9例伴有面色苍白汗淋漓心率快。

3 医技检。

例血白细胞轻升高3例血清K值增高但K-B、L正常血B、r升高者3例蛋白尿者5例。

8例行心电图检心律失常6例其5例窦性心动速例室性早搏。

心室肥8例心电图-改变6例8例行X线胸片检8例示上纵膈增宽主动脉增宽。

例超声心动图检示主动脉增宽夹层分离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例心包积液例。

见异常例。

例(含胸片异常7例)行检9例示动脉宽双腔形成。

6例行R检示主动脉夹层双腔改变。

结。

误诊情况。

8例患者初诊误诊8例占%误诊 ~5 不等。

分别误诊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急性胰腺炎例心包积液及脑血管外各例。

治疗与归。

病急性期病情危险临床表现差异较且缺乏特异性而易误诊如不能及处理死亡率很高。

有报道30%发生猝死病 死亡者占37%~50%周死亡达60%~70%[]。

组发病主要采取科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高血压降压治疗(血管扩张剂硝普钠、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BK Ⅰ型9例,显效6例,死亡3例;BKⅡ型例显效;BKⅢ型5例,显效3例死亡例。

总死亡率78%。

组病人死亡率较低与病情较轻及积极降压治疗有关。

3 讨论。

3 发病原因。

主动脉腔形成血肿血流从主动脉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膜使膜分离并延主动脉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两层离状态而导致相关临床表现[]。

随着对该病认识及检测技术发展临床诊断率不断提高。

该病发病率5~0/00万,男女比~3∶[]与组相仿。

发病年龄高峰多50~70岁以上也有发生儿童死亡报道[3]。

组年龄7岁患者马凡氏综合征。

相关病因常见伴有高血压特别是系统治疗血压占80%以上组高血压者例占778%与报道相仿。

例病因不能确定可能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常见症状突发剧烈疼痛部位多胸骨、背部或头颈、腹部、腰部或向下肢扩散多伴有休克征象。

疼痛强较疼痛部位更具特征性[]约0%无痛性[5]。

组6例首发症状剧烈胸痛各有例心悸、气促或昏厥首发症状

要与相关疾病鉴别。

组初诊因胸痛误诊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心包积液例因腹痛而误诊急性胰腺炎例。

另外体征发现对诊断有所助。

主动脉夹层局部可有血管杂音组有6例锁骨下、5例腹部听到血管收缩期杂音

血压异常也是病特组血压增高例低血压血压正常例。

有9例表现双上肢血压明显差异。

因对有突发剧烈持续胸腹痛病人特别是伴有高血压者都应高警惕病可能。

33 防措施。

正是由多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对病缺乏足够了和认识临床诊断思维面不够广易误诊

临床凡是遇到无明显诱因突发胸、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使用吗啡等镇痛剂效不佳病例或者有休克症状血压平行下降者[6]胸痛与心电图表现不相者证状与体征不相称者除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外要及行X线胸片、超声、、R等检以利及诊断有效治疗

[参考献]。

[]张武急诊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005。

[]朱军主动脉病与主动脉夹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0559。

[3]李慧荣,曹清明节儿童主动脉夹层误诊二例[]临床误诊误治007(9)63。

[]董承琅,陶寿淇,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9387-875。

[5]吴名星主动脉夹层8例临床分析[]国医师杂志003,5()70-7。

[6]秀虹,郑茵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原因分析附0例报告[]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00,()60-6。

(收稿日期007080) 相关热词 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