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黄河水资源优势提高供水效益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优势;延伸供水链条;提高效益  论文摘 要:黄河部门利用黄河水的优势,利用水价格这一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增加收入,通过修建供水设施,将经过加工的黄河水直供用户,最大限度的发挥水资源优势,尽快提高供水效益

;  “十一五”期间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水资源能够提供有力的保障。

引黄供水黄河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不仅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以河养河”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

作为黄河主管部门,只有依据黄河这一独特优势发展黄河经济,才能稳定治黄队伍,才能保障黄河岁岁安澜、长治久安,也才能推动黄河水利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      1 发展黄河水利经济的优势      随着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将对黄河供水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供水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

但由于黄河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缺水已经成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黄河不断流,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总量控制、以供定需、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

近年来,通过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水量统一调度,综合运用各大中型水库,实行有效地拦蓄水措施等,一举扭转了一度连年断流的严峻形势,实现了连续七年不断流,也促进了黄河水量在时空上的合理分配。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条例》的实施更将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赋予了地位。

根据黄委《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条例》,沿黄省区分配可用水量最多的是山东省,每年分得70亿立方米,因此,从黄河水中受益最大的是山东省,每年70亿立方米的可用水量,为我们黄河部门供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也是我们发展黄河水利经济的最大优势

再者,经过多年的建设,黄河引水涵闸较多,仅山东滨州市所辖黄河两岸即有水闸14座,设计流量516m3/秒,设计灌溉面积915.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566.1万亩。

只要黄河水量充足,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完全能够满足沿黄地区引黄供水的需要。

      2 实施“两水分供”提高供水效益      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黄河水量维持一定基流,建立起公平、规范的用水秩序,能够基本满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有效缓解用水紧张局面。

但是,随着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仍旧突出,加之地下水缺乏统一管理,以及水污染形势严峻等,对黄河下游地区来说,黄河水仍处于缺乏的状态。

面对有限的水资源和工生产生活日趋增加的用水需求,只有进一步调整供用水管理和运行模式,使农业灌溉避免大漫灌,生产避免浪费,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才能使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得到优化。

为此,应实施“两水分供”和“两水分计”(即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分别供应和计量)的措施,由于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的价格悬殊较大,通过实施“两水分供”和“两水分计”,就能有效利用水价格这一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促使用水户树立水商品意识,既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提升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还能增加黄河部门的经济收入。

      3 延伸供水链条拓宽收入渠道      黄河下游沿黄地区社会经济,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城市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使黄河水的供需矛盾变的越来越突出,但同时也为我们黄河供水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黄河管理部门拥有当地最大的客水资源——黄河水,如何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水资源优势发展黄河供水事业,增加经济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应确立以下思想,即: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黄新理念为指针,以供水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认真实践“围绕黄河、开发黄河、经营黄河”的,规范管理、深化改革,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努力开拓新的供水市场,通过延长供水链条,形成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以此推进黄河经济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