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在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中的作用探究

摘 要:同辈群体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产生向上动机、提升移情能力、促进友善生成、提供友善实践之域。同时,同辈群体亚文化乱象加大了友善价值观生成难度,同辈群体的压力容易引发不友善行为,同辈群体内聚力较强易引发对他群体的关注和责任减少。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需要探索发挥同辈群体作用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同辈群体;友善价值观;生成;作用。

一、引言。

同辈群体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指由年龄相仿,社会地位相似,兴趣爱好相同,价值观念相容的个体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由于大学生同辈群体具有相似的经历、成长阶段、心理状态、文化品位,他们更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学生也更喜欢在同辈群体中学习。当代大学生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内聚性、网络延展性、互感性、异质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阻碍了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

二、同辈群体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

(一)同辈群体压力促进大学生产生向上动机,激发友善动力。

同辈群体压力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同一性危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点,正确认知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大学生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而发生的。一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被肯定需要,同辈群体往往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遵从可能带来认可和接纳,背离则可能招致疏离和排斥,这种压力有助于他们将自身的观念和行为趋向同辈群体的要求。另一方面,群体规范和文化产生的压力对大学生有一种隐形的约束力和向上的推动力,促进大学生关于友善的认知螺旋发展。大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尤其是和群体内的榜样、典范等相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产生向上的动力,向榜样学习。

(二)同辈群体丰富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提升移情能力。

同辈群体具有关系的密切性、互动频繁性,通过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能够丰富成员的人生阅历,提升移情能力。现实生活中,同辈群体往往距离较近,在生活、学习中交集较多,通过闲谈、倾诉、分享、讨论等,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网络终端的推陈出新、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大学生即时分享生活提供便利。如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QQ空间、微博、论坛等,有助于拓展同辈群体的规模,提升同辈群体的异质性,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媒体即时发布消息、分享生活、交流体悟,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通过接触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事件,大学生对社会有了更多的感知和思考,其中对获取苦难事件、志愿服务等信息,能够有效提升其移情能力。

(三)同辈群体非强制性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方式和手段。

由于同辈群体具有自愿性、内聚性、互感性等特征,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方式主要通过以下4种。其一,典型模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且在群体交往中往往生成向上动力,以核心人物或典型人物为榜样,改变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其二,群体暗示。暗示指以机械方式起作用的方式,不涉及反思性。在群体中,成员之间具有互感性,一种情绪的产生,可能弥漫传染至整个群体,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其三,从众。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原有的思想和行为,转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做法。在一个道德氛围良好的群体环境中,能够有效抑制不友善行为。其四,评价。评价主要通过大学生强烈的被认可需要发挥作用。同辈群体的评价事关自身能否被接纳,通过评价,大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存在哪些不良行为,加以转变。

(四)同辈群体满足大学生交往需要,成为友善实践之域。

同輩群体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域,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友善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其一,同辈群体成员具有相似性、平等性,对个体的认可度接纳度、包容度较高,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需要,建立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其二,同辈群体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抑制由于心理不健康导致的不友善行为。青年大学生内心锁闭性较强,但在同辈群体中,他们往往愿意袒露心声,尤其网络和终端技术的发展,为他们表达自我提供便利。网络的便捷性、匿名性、文字加图片的表达模式、互动性等有助于他们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交流体验、感悟、心得,表达情绪和诉求,解疑答惑。其三,内部成员互相关怀和帮助,践行友善价值观。在青年群体的相处中,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情感的敏感性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学会关心、尊重他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严格地说,自我教育开始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开始于从他人身上看到同自己身上一样好的东西的愿望。”其四,同辈群体中往往关系平等,有助于发挥成员的主动性,提升对群体和他人的责任感。同时,在群体互动中承担不同的角色,有助于锻炼友善能力。

三、同辈群体不良影响制约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

(一)同辈群体亚文化乱象加大了友善价值观生成难度。

多样多元、瑕瑜互见的同辈群体亚文化加大了友善价值观生成的难度。其一,同辈群体亚文化包含的不良价值观念消解友善价值观。如亚文化中存在的暴力文化、帮会文化、色情文化可能导致道德观念淡漠、漠视生命,产生孤立、霸凌、侵犯等不友善现象,甚至出现反社会化倾向。其二,同辈群体亚文化具有反抗性和解构性,容易引发大学生道德混乱,混淆是非善恶。如恶搞现象,是大学生渴望被认同而不得,表达自我、反抗权威的一种呈现,其中对主流文化的消解,容易导致道德无主。其三,同辈群体亚文化具有个性化和娱乐性,弱化了友善价值观的理论魅力。

(二)同辈群体的压力容易引发不友善行为。

一方面,群体暗示可能抑制同情,带来道德冷漠。在一定的道德场景中,若有成员选择冷漠对待,则这种态度可能弥散到整个群体内,给群体内其他成员带来暗示,形成一致的态度,最终带来道德冷漠。这种暗示大多是没有意识的,机械的条件反射,不涉及大脑批判和选择,往往一段沉默、一个眼神就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情绪化的表达可能激发其他学生不友善言论。大学生作为青年,社会阅历较少,具有较强的社会敏感性,对社会事件反应比较激烈,若不能得到较好疏导,容易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空间发表情绪性言论,通过成员互动发挥感染作用,误导其他人,激发不良情绪。

(三)同辈群体内聚力较强,减少了对他群体的关注和责任。

同辈群体中,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是興趣爱好、生活经历,成员往往自觉、自愿加入,对本群体责任感较强,这也会带来对他群体的忽视。此外,随着网络同辈群体的发展,“宅”现象凸显,弱化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青年大学生渴望被理解,同时内心锁闭性较强,其本我的冲动、本能常常在现实中被压抑,而在网络同辈群体中可以得到释放。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现实生活进行隔绝和抗拒,产生人际问题。

四、发挥同辈群体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促进作用的策略。

同辈群体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运用了多样的教育方法,成为有效载体,能够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大学时期产生人际孤立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情商(为人处世)、生活习惯等,而这些因素是可以进行学习和转变的,所以,要重视同辈群体的教育意义。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运用其中的友善价值观教育资源、方法、载体。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消除或降低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

第一,以尊重为前提,以对话为方法,重视同辈群体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中的作用。自尊指“学生对自我的肯定以及对自身人格与尊严的维护心态。自尊是个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力量源泉,是自我教育的内在因素。”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了自尊心,那他将藐视一切,“如果没有敏锐和强烈的自尊感,那就谈不上自我教育了”。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尊感,对社会热点事件十分敏感,渴望在社会事件上发声,与主流文化和权威对话,要在尊重和对话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引导。第二,以主流价值观引领多样的群体亚文化,营造良好群体氛围,化解价值危机。当前群体亚文化中不乏正能量的信息,同时夹杂着大量消极信息。要重视同辈群体亚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引领,追求真善美;以正能量占据文化阵地,促进群体行为准则对真善美的彰显。第三,关注网络同辈群体发展,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负面信息监管。随着终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同辈群体大学生道德观念、生命意识的影响日益凸显。发挥网络同辈群体的正面促进作用,必须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加强对网络不良文化的立法和监管。第四,加强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就是用某些尺度来比较和衡量自己”。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往往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获得成员信服,对群体成员的影响巨大,对其进行教育是改造群体文化观念的关键。群体内核心人物的示范作用不同于学校塑造的榜样,他们自身带有权威,和成员有着强烈的情感联系,其所言所行,价值观念的影响往往不言自明,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产生直接效果。因此,在关注榜样塑造时,更要注意核心人物的重大作用,对其思想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姜励群,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邢宝君.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BKS1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贾月(1990—),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