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新农村之浅谈

摘 要:通过对当前农村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防雷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气象和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切实解决农村气象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农业农村

中图分类号 S 16 文献标志码 BWeather Service on the New CountrysideXia Yajun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rur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the product demand, weath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hannels,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promotion,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eorological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solve problems of rur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Rural agricultural 近年来,气象部门为加强“三农”气象服务,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在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加大了气象事业建设投入力度,气象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已经建成了由气象卫星地面站、局地天气警戒雷达站和遍布城乡的加密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综合探测网络,从时空上大大增强了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提高了农业气象观测的针对性。农业是我市的基础产业,但我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当前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分析黄冈市当前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当前气象服务现状  目前,黄冈市气象服务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在农村非常高,甚至超过新闻联播。在未通有线电视的农村农民在夏季大多劳作到晚上8点以后才收工回家,经常错过天气预报节目。2)“12121”电话在农村的知名度很高。遇到天气复杂时一天甚至拨几次。但农民对拨打“12121”的费用(包括电话费和信息费)有顾虑,希望在农村推行费用包月制度。3)农村有手机的种养专业户都有意愿订制手机短信。4)通过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告诉村民的原始传播方式,在很多村依然管用,而且常用。5)通过广播、报纸获取气象信息的人群很有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起的农村广播系统,现在已基本不用了,有的村里已拆除,保留的也只是偶尔用来通知村干部开会。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乡(镇)和村委会的资金非常有限,订阅的报纸很少,农民自费订报的几乎没有,偏远村庄的报纸几天甚至一周送一次。2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 涉农部门、乡(镇)、村对气象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也有比较强烈的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需要准确率高的常规天气预报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作为农户,产前需要掌握季节的气候变化科学安排;产中需要掌握天气的冷暖晴雨,采取措施避免气象灾害,提高产量;产后的储藏、运输、加工更需知天气信息。群众普遍期望气象部门的常规天气预报有较高的准确率,以便根据预报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2.1.2 需要快捷的天气预报传输 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服务,比如台风、暴雨、强冷空气等,对农村防灾减灾的作用非常大。群众盼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有线电视、电话、手机、互联网等系统的覆盖面,逐步完善预报服务传输系统,建立信息接收平台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立较密集的气象预报预警显示牌,让气象信息深入农村基层,农民能及时获取形式多样的气象服务信息。 2.1.3 需要较长时效的气象服务 如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天气展望,对于农民安排农业生产很有用处。 2.1.4 需要涉农综合信息服务 很多农户希望气象农业、林业以及植保等部门的服务信息能够综合加工、打包处理,这样农民用起来很方便。 2.1.5需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政府或部门,需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指导产业结构调整,趋利避害,发挥最大效益。特别是在引进新的农业技术、良种等项目和防灾减灾以及防汛抗旱方面时,更需要气候论证,进行科学调度。如果能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和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2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 目前,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同时,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较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农村发挥的作用。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3农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装置几乎空白 在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基本的防雷知识,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而遭雷击伤亡。在农村农民建房为了节省投入,也没意识装设防雷装置了。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人力、财力有限,建设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部门还深入不到农村防雷管理,规范的防雷技术服务还未延伸到农村。 3提高农村气象服务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3.1要强化气象工作为民服务的意识,开发出适合农村的产品 气象工作者要有服务于“三农”的意识,气象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虽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气象部门应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制作发布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3.2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建立重要灾害天气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像以往发布。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