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与市场管理的法律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市场经济作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从其自身的复杂构成、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言,是法律经济,也是法制经济,而法制经济经济关系广泛法制化的经济

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两个核心构成要素,共同维护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经济关系法制化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关键词:宏观调控 市场管理 法律关系      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干预

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二)侧重点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

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三)调整方式   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四)调整对象和范围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金融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市场管理法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

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

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

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

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市场竞争宏观调控关系      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宏观调控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市场竞争宏观调控的基础。

竞争首先是市场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

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

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

宏观调控市场竞争的条件。

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

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哪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

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问题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