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脑干疾病的诊治

作者:韩国强 杨承勇 熊云彪 王俊 姚倍金 刘窗溪。

【关键词】 脑干; 脑干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选择性。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脑干肿瘤、炎症、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缺血性血管病等病例有所增加。众所周知,不同性质的病变应采用相应的方法,但在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别病变的性质,此时,临床医师常束手无策。尤其是MRI示广泛弥漫性生长无边界者,往往持放弃治疗的态度[1,2]。2005年12~2007年11月共收治脑干病变患者26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3例,女13例;年龄3~71岁,平均31.5岁。病程7 d~1年,平均3个月10 d。头痛、头晕23例,呕吐10例,复视5例,面瘫7例,声嘶5例,呛咳8例,吞咽困难6例,外展神经麻痹6例,肢体乏力或瘫痪24例,偏身感觉障碍15例,视乳头水肿10例,共济失调14例,病理征阳性10例。

1.2 神经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扫描15例,其中增强扫描10例;所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

1.3 脑脊液检查

除MRI明确为肿瘤者外均行腰椎穿刺检查,包括测脑脊液(CSF)压力和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本组17例。

1.4 治疗。

对于MRI所示明确为肿瘤且条件允许者在全麻下行开颅显微手术切除术,本组5例;保守治疗包括20%甘露醇脱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针灸、功能锻炼等,本组21例,其中治疗7~14 d 10例,14 d以上11例,最长1例为10个月。

2 结果。

2.1 CT和MRI示病变部位。

整个脑干均见病灶3例,中脑桥脑1例,脑桥延髓2例,中脑1例,桥脑11例,延髓8例。CT平扫及增强脑干增粗10例,低密度3例,混杂密度8例,以高密度为主4例,有增强效应7例。MRI平扫及增强:T1低信号、T2高信号10例;T1T2均呈高信号6例,混杂信号10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强化8例,均匀强化5例,点片状强化10例,无强化3例;病灶最大直径1.5~5.5 cm。DSA检查2例均未见异常。

2.2 脑脊液检查结果。

压力偏高2例;常规结果正常15例,有核细胞稍增多2例;生化正常10例,蛋白、糖、氯化物轻度异常7例;细菌学检查17例,均正常。

2.3 病理诊断。

5例手术病例有病理诊断,室管膜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胶质瘤3例。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