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在传染病科实习期间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作者:黄月春,孙慧娟,黄桂香,李小潘、。

【摘要】 目的 调查医学生传染病临床实习期间的心理状况,并探讨调适对策。方法 采用ZUNG自我评定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在传染病实习期间的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根源采取有效的调适措施。结果 医学生传染病临床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与其他临床科室实习生相比,以抑郁焦虑两方面占首要地位。有50.5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58.0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压力。经调适后,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结论 心理危机干预可缓解医学生传染病实习心理压力。

【关键词】 学生,医科;临床实习;精神卫生;心理疗法,开导式情感;问卷调查。

“基础厚、能力强、高素质”是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学生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培养。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家教委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高达20.23%。医学专业大学生与其它学科的学生不同,与各种疾病接触,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威胁,这可能对心理障碍的产生有一定的促发作用。在医学临床各学科中,传染病学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医学学科,一些医学生传染病实习缺乏相关知识,担心、害怕被染上传染性疾病,严重地影响了传染病实习效果。如何使临床实习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值得我们探讨。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在传染病学科临床实习学生心理状态,并适当调适焦虑等不良情绪,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查2003~2004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科、内科实习达两周以上的临床医疗专业、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共300人。调查分为传染病实习生组和内科实习生组。传染病实习生组:共200人;其中大学本科80人,大专生60人,中专生60人;男92人,女108人;年龄均在17~23岁。内科实习生组:共100人;其中大学本科25人,大专36人,中专39人;男36人,女64人;年龄均在18~23岁。

1.2 方法。

1.2.1 被调查的全部医学生均采用ZUNG自我评定焦虑量表(SAS)和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以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SAS和SDS各量表均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法,并按照岳文浩介绍的方法[1]进行统计分析。当SAS总分≥50,计为SAS阳性,说明被测试者近期心理存在有焦虑现象。当SDS标准分≥52.45时(正常人标准分为41.88±10.57),计为SDS阳性,说明被测试者近期心理存在有抑郁现象。调查问卷发放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为100%。

1.2.2 为了解在传染病临床实习医学生心理压力加重的根源,根据我院传染病科情况,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①担心被传染疾病;②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不熟悉;③担心工作做不好被老师批评;④病人的病情;⑤担心工作中发生差错。对于问卷内容理解不透的学生,发卷人当面给予解释。调查问卷发放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1.2.3 在传染病实习生组中还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2],分别于调适前、调适后两周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传染病临床实习医学生调适前、调适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SCL—90量表包含90项目,每个项目按1~5级制评分,“1”分表示没有,“2”分表示轻度,“3”分表示中等程度,“4”分表示相当重,“5”分表示严重。主要调查统计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共9个症状因子的因子分。本调查问卷在同一人群中,分别于调适前、调适后各发放200份,均收回200份,回收率均为100%。

1.3 统计分析 SAS和SDS均以阳性例数来统计,并把传染病实习生组与内科实习生组经χ2检验,进行阳性率比较。传染病实习生组调适前、调适后的SCL—90量表统计各因子均分,并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还分别与全国常模组[3]、右医三年级学生[4]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临床实习医学生传染病实习期间存在有抑郁焦虑现象,发生率超过半数,分别为50.50%和58.00%,高于在内科临床实习医学生(P<0.01),说明在传染病临床实习医学生更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理障碍。见表1。

表1 医学生传染病科与内科临床实习期间SDS、SAS阳性人数和比率(略)。

2.2 通过自制问卷,对在传染病临床实习期间的2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加重临床实习医学生心理负担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担心被传染疾病(占98.00%);二是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不熟悉(占90.00%),见表2。这些因素集中反映了医学生传染病临床实习期间对传染病的防护措施、防护能力认识不很清楚,平时缺乏对传染病科情况的了解。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