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宽幅点将录】

过去,电影院放映的有一种叫做“宽银幕”的电影,那时“宽银幕”几个字是电影海报上必须突出的。

后来彩色电视机也用上了16∶9的显像管,近来,笔记本电脑也开始流行宽屏,现在就连许多小巧的袖珍数码相机也用上了16∶9的宽幅比例,不久前WACOM绘图板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宽幅版。

看来,“宽”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我们知道,黄金分割的画幅比例为3∶2及4∶3,而宽幅的长画面则超出了黄金分割比例,由于扩展了单一方向空间,而缩减了另一方向空间,画面的信息沿直线排列、阔展开来,在浏览画面时,视线在狭长空间来回移动,视觉感受独特。

由于横宽方向与地平线平行,与人双眼的排列方向平行,因此横宽的画幅更容易吸引人。

超宽的全景更是一种史诗般的叙事方式,中国古代绘画中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超横宽的典范。

而竖长的画面与双眼的习惯运动方向相垂直,这种重力的方向强迫眼睛上下浏览,有沟通天地之感,传统水墨画中常用竖条屏就是如此,如今在宽幅摄影的构图对此也常有借鉴。

宽幅的构图      摄影创作是借客观影像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而构图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的形式处理将有用的信息最大化。

任何画幅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存在的价值,长期以来普通长方和正方画幅一直占主流,这种视觉疲劳令人们开始对宽幅另眼看待,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来宽幅摄影大有流行之式。

然而宽幅摄影应服从创作题材的需要和创作者的特质,而不应成为对特定形式的迷恋和依赖。

宽幅也无法替代其他画幅宽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窄幅。

宽幅的构图和普通长方形构图有一脉相承之处,比如:对称、三分、放射等,但更多不同在于:对角线的构图在宽幅中很少见,而重复和直线在宽幅中的效果却很强烈。

从当前宽幅摄影的作品来看,大多采用较大景深或平面化的视点,绘画感较强。

目前国内宽幅摄影作品较为雷同,原因之一是创作题材过于单一,基本都集中在风光,涉及人文、人像、创意等其他题材的寥寥;二是审美观过于单一,影响了推陈出新。

记得梅生老师曾经指出,长期使用超宽画幅相机摄影会使人丧失构图的能力,因为,当宽幅相机画幅比例超过1∶4以后,构图时的创意空间就很小了,基本就属于现场记录了。

绘画和摄影不同,绘画完全是主观创作,因此绘者可以人为来控制画面,而摄影创作更多依赖客观,画幅越宽,限制越大。

人眼放松状态下,视觉区域是一个接近1∶3的横宽画面,这个比例既有较宽的感觉又有一定的创意空间,也许更多人钟情于617就是如此吧。

宽幅兵器      冲锋陷阵离不开顺手的兵器,摄影亦然,拍摄宽幅的方法很多,器材也大相径庭,主要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种。

转机摇头机   代表机型 环摄 神龙 诺宝 潘福莱 地平线   摇头机需采用圆弧拍摄以避免变形   环摄220VR   潘福莱T120   地平线202      转机可以更换镜头的扫描摄影设备,是一个通过电子控制的精密暗盒,底端和内部均有马达,曝光过程中马达一边旋转机身和镜头,一边输送胶片来完成拍摄,这样不但缩小了设备的体积,而且可以设定不同的旋转角度、图片尺寸和转速。

转机里最出色的产品当属瑞士的环摄VR(ROUND SHOT),它可采用尼康、徕卡、康太时等镜头,使用135或120/220胶片,由电脑控制马达旋转,通过软件可以评估旋转拍摄过程中的曝光变化,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据此数据计算出一条优化的曝光曲线,在正式的拍摄过程中以变速来获得更理想的曝光。

此外,环摄还有一些更特殊的摄影功能:第一是转台扫描,将被摄物体放在专用的旋转托盘上,把转机定位好后不动,托盘旋转转机同步拍摄,最后的影像是物体表皮的展开图,原理跟削苹果皮一样。

第二个是平移运动物体扫描。

可以扫描拍摄沿直线移动的物体,比如拍摄一辆行驶的汽车,将转机架设在汽车经过的路边,相机与汽车运动平面平行,转机胶片的移动方向和速度要与汽车运动方向和速度一致,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汽车是清晰的,而车以外的静止背景是线性虚化的,看起来汽车的运动感和速度感都很完美。

第三,环摄还可以进行轨道直线扫描摄影,把转机固定在一个特制的小车上,小车在直线运动时同时记录一幅狭长的图像。

这些神奇的功能都基于环摄精密的机械和智能的电脑系统,因此环摄VR的价格很昂贵。

神龙转机是国产转机中的优质产品,它由底部齿轮箱和狭缝暗盒组成,可以选用多种不同焦距镜头可以实现仰俯取景旋转拍摄时地平线和景物不变形。

神龙转机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实用,性价比高,适合拍摄大合影、全景风光摄影和城市建筑等摄影

诺宝、潘福莱和地平线都是摇头机。

摇头机不能更换镜头,它的镜头被固定在一个圆鼓上,在圆鼓另一端,胶片沿圆弧线紧贴在圆鼓后,拍摄时通过圆鼓旋转镜头作弧线运动,此时光线通过镜头后边一个狭长的小缝将影像记录在胶片上,其旋转角度一般在120度至150度,摇头机的速度档位较少。

德国诺宝是摇头机中的高档产品。

诺宝采用电动马达作为旋转驱动,工艺精湛,它采用了蔡司镜头并配有磁性滤色镜,因此价格昂贵。

其产品型号种类众多,其中使用135胶片的有4种型号,拍摄角度为127度,可拍摄19张,尺寸为24×66mm,镜头为29mm1∶4.5,速度有的5挡、有的10挡,其中135 U/135S型号可以移轴和多次曝光。

诺宝120型有150和175两个系列,其中150系列型号众多,拍摄角度为135度,尺寸55×120mm,镜头焦距50mm,快门速度4~10挡不等,其中150 UX型可以移轴。

诺宝175拍摄角度为132度,拍摄尺寸为55×170mm,使用120底片可拍摄4张,镜头75mm1∶6.5,快门速度2秒~1/250秒共10挡,可实现移轴拍摄

加装诺宝专用附件还可实现自动曝光。

潘福莱是国产摇头机,目前的第三代产品WIDEPAN ProII140较之前产品加工精度已大有提高,该机拍摄角度为140度,可以使用120、220和135胶片拍摄,使用120拍摄幅面为50×110mm,使用120胶卷可拍摄6张,通过附件可以使用135胶片拍摄,幅面为24×110mm,可拍摄10张左右。

潘福莱摇头机的镜头成像质量高,价格适中,性价比好。

不足之处该机采用机械发条作为旋转驱动,要在上弦前设定焦距和光圈,速度只有1/2秒、1/60秒、1/250秒3挡,尽管光圈可以无级调整,但使用起来还是有一定局限性。

俄罗斯产的地平线,其产品链以135摇头机为主。

地平线202型转机旋转角度为120度,使用135胶片拍摄22张24×58mm的底片,固定焦距F2.8:5.5 m~∞、F16:1m~∞,快门速度1/2秒~1/250秒共6挡,手动曝光。

地平线摇头机价格低廉,不少摄影爱好者都以它作为宽幅摄影的起步。

摇头机和转机镜头沿圆弧方向运动,因此图像变形很大,可将直线拍成弧线。

但如果在圆心位置拍摄圆弧,也可以将圆弧线拍成直线。

这种相机常被用来拍摄大合影,拍摄时必须让人们站在一段圆弧上,把相机放在圆心位置拍摄

使用此类相机时应尽量保持水平,避免地平线变形。

由于摇头机和转机采用扫描式曝光原理,所以图像左右具有时间差,快门越慢,时间差越大。

这种时间差会导致其在拍摄水平运动物体时会出现变形或者无法或完整拍到快速运动的物体。

此外,使用转机时最好不要加用偏振镜。

如果你厌恶摇头相机的变形和时差,那么标准宽幅相机将是你的选择。

它依靠一个像场较大的镜头来取像,图像的上下部分被舍弃,只留下中间部分,就此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图像。

林好夫是德国老牌的精密相机制造商,在宽幅相机市场上享有盛誉,旗下产品612、617都是顶级的摄影器材。

早期的林好夫617镜头是固定的,而现在的617SIII改为可更换镜头设计,有72mm、90mm、180mm和250mm共四只特选的施耐德镜头选择,最新的产品还带有两个取景器座,可以观察比较不同镜头在同一场景下的取景效果,为更换镜头提供参考。

林好夫宽幅相机和配套镜头价格非常昂贵,因为其用料扎实、工艺精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这种无与伦比的精密和耐用性铸就了摄影师心中的顶级地位。

骑士和林好夫的产品类型非常接近,从612、617到大画幅都有所涉及,骑士最新推出了一款617相机――SW617Pro,它能够更换4只镜头镜头指标和林哈夫617SⅢ一致,该机采用可更换后背,能够更换6×9cm、6×12cm、6×17cm不同画幅的后背,这样方便精细构图和对焦。

而它最重要的进步是可以实现移轴拍摄,在建筑摄影、工业摄影领域将更胜一筹。

并且该机一改617体积庞大的面孔,机身相对小巧,不难看出它代表着617新的发展趋势,相信它将成为林哈夫617的有力竞争对手。

潘福莱WP617—A是国产617中的后起之秀。

其做工精细程度远远超过了潘福莱摇头机,它过片系统为旋转输片,自动停片,与机身快门释放连锁具有防重拍、漏拍的功能,比起其他红窗记数的相机来说,甚为方便。

这款617的后盖为双边开启式,装卸胶卷更为方便。

而更让人佩服的是这款产品定位精明之处,因为90mm镜头是617里最常用的焦距,因此有很多摄影师以90mm镜头作为他们的首选或唯一之选。

潘福莱617正是看中了这一卖点,采用施耐德90mm1∶5.6XL镜头进行配备安装,一来价格更有竞争力,二来还弥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空缺。

吉尔得相机由德国眼科医生吉尔得先生发明,由手工制造,该机能实现移轴和仰俯拍摄,它还可以在一个后背上拍摄6×6cm到6×17cm五种不同幅面,因此该机采用了3排红窗计数,但如果你想中途变幅拍摄,计算起来也很费脑子。

吉尔得相机体积硕大,重量也很可观,产量超低和其昂贵的价格使其成为比ALPA更甚的奢侈品。

哈苏XPAN II(富士TXII)是世界上唯一能用135胶片进行24×36mm或24×65mm 两种画幅拍摄相机,该机在市场上独此一家,无同类产品。

1998年XPAN(FUJI TX I)由哈苏公司和富士公司共同推出,外观像一个普通的旁轴取景相机,只是机身更长一些。

标配采用45mm1∶4镜头,另有30mm1∶5.6和90mm1∶4两只镜头可更换,两种画幅可以随时任意切换,因此XPAN一上市就广受好评,有人还称其为小617。

XPAN Ⅱ是第2代产品,增加了多次曝光和后帘同步闪光等功能。

由于采用旁轴取景机身十分小巧,是纪实摄影和风光摄影难得的利器。

不过XPANⅡ的整体价格偏高,叫好不叫座,尤其是30mm那只镜头的高价更是让人望而却步,近来随着哈苏涨价XPAN II产品的整体价格也一路飙升,今年XPAN Ⅱ宣布停产,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所有的此类宽幅摄影器材标准配置一般都采用无变形的广角镜头,因为暗角严重所以必须配备中灰渐变镜,这种镜片价格不菲,无疑又增加一笔开销。

大部分宽幅相机体积相对庞大、笨重,价格昂贵。

612、617相机更换镜头时速度慢,不方便。

也许你觉得玩宽幅相机太烧钱了,能不能有其他经济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

如果你有大画幅设备和某些中幅相机可以挖掘一下现有设备。

理论上所有的座机都可以配备宽幅后背,因为这些相机镜头都是一样的,4×5″座机可以配612后背,5×7″座机可以配617后背,8×10″可以配624后背。

612后背最常见,便宜的不过大几百元到上千,昂贵的几千元,这样的投入应该算经济吧,而拍摄乐趣和画质绝不次于其他宽幅相机

座机安装宽幅后背是资源共享,是物尽其用的体现,它不但可以沿袭座机的后背调焦、精细构图、仰俯、移轴等诸多优势,而且可以在焦平面上移动进行接片,这些功能足以让其他宽幅相机望尘莫及。

除了拍摄速度慢一点,确实没什么缺点。

玛米亚7Ⅱ是一款独特的6×7″旁轴120相机,除了可以拍摄120胶片外,该机还可以通过一个卷片和遮挡附件来使用135胶片拍摄宽幅画幅尺寸和XPAN所拍摄宽幅基本一样,而主要区别在于XPAN有3只镜头,而玛米亚7Ⅱ系列有43mm、50mm、65mm、80mm、150mm、210mm共6只镜头,如果你没有采购XPAN 30mm镜头的计划,我建议你考虑一下玛米亚7 Ⅱ,它轻巧便携,镜头成像质量优异,而且不需要使用中灰渐变镜,镜头选择数量更多。

花同样的钱可以享受拍摄多种画幅的乐趣。

勃朗尼卡相机中的645、6×6和6×7相机里有多款具有宽幅功能的后背,比如勃朗尼卡SQ—Ai 相机可以用135后背来拍摄24×54mm的宽幅底片。

以前海鸥4C也可以通过附件实现135宽幅拍摄

还有很多爱好者自己动手制造出许多可以在120相机上使用的135宽幅附件。

上边给大家推荐了一堆传统宽幅器材,有些不够与时俱进,下面该谈谈数码的宽幅玩法了。

数码相机最常见的画幅比例是4∶3,广泛被袖珍数码相机采用,2∶3画幅比例主要被数码单反采用,现在16∶9的比例也开始多起来,不过还仅限于袖珍数码相机,代表机型有富士F810和徕卡D—LUX2,后者是第一台真正意义的宽幅袖珍数码相机,它采用16∶9的CCD,可以拍摄16∶9、4∶3和2∶3三种不同画幅,这也成为它备受青睐的原因。

实现数码宽幅最多的途径还是靠软件接片,早期的袖珍数码相机许多都有接片模式并提供了接片软件,在该模式下拍摄可以在LCD屏上看到前一张片子结尾部分的位置,提供如此参照可以提高接片的成功率和质量。

柯达V570/V610数码相机,无需经过电脑便可以直接把拍摄的照片在机器里直接合成一张宽幅照片,确实很方便。

笔者在拍摄任务中经常会遇到较大场景的拍摄,而我使用的数码单反相机是APS尺寸的CCD,像18mm这样的广角镜头装在上边也会变成28mm,这样一来必须通过接片来完成拍摄

此类接片一定要注意:一、尽量采用无变形的镜头拍摄,最好是定焦镜头;二、机位必须水平或垂直;三、每张旋转的角度必须一致而且不宜过大;四、焦点一致,并尽量避免拍摄到近距离物体;五、曝光值要一致。

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业的VR云台,这样拍摄出来的片子更容易被软件拼合,不留破绽。

这种拍摄原理和转机摇头机类似,只不过是人为分解成几个步骤来拍摄再由电脑来拼合完成,幸运的是通过软件可以把这种类似转机拍摄的变形效果转换成无变形的超广角效果。

接片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hotostitch、The Panorama Factory V4.2等等。

此外,通过附件把数码相机安装在大画幅的后组利用大画幅镜头成像,在焦平面上平移进行多次拍摄,再经软件拼合便可以获得更为完美的宽幅图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