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人生因你而变

CPA,人生因你而变。

参加CPA考试考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应届毕业生,特别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二是教育系统人士,希望取得双师资格证书;三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为事业长远发展而考取证书;四是单位工作在职人员,想充实一下学习生活;五是单位工作前景渺茫的非会计专业毕业生,想通过CPA考试来改变现状。韩晓属于第五类,其在原岗位工作不顺心,打算彻底抛开本专业,通过CPA考试进人会计师事务所,改变命运。韩晓以前没有接触过会计学科知识,对其也没有什么兴趣,但因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便冒失地决定参加CPA考试。   2003年4月中旬,韩晓报论文联盟名参加考试,同时购买了当年的考试指定用书,五本教材加一本法规汇编。本以为当年的9月中旬要举行考试,于是计划一个半月读完教材,细细一算大概每天需要看五十多页才行。韩晓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从第一本《会计》开始按顺序阅读,最后学习《税法》。第一遍看教材时囫囵吞枣,发现很多不懂的问题,就在为此着急的时候,韩晓无意中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会计论坛论坛里有很多考试心得,当时的聊天室也很热闹,韩晓在聊天室里认识的一位叫自考名师的网友,对其帮助很大。韩晓名师经常用在线即时聊天工具联系,向其请教疑难问题,也偶尔在论坛里发帖提问。CPA考试本应于当年9月举行,但到了2003年6月,考试因为SARS推迟至冬季开考,使得韩晓拥有充分时间来准备考试。 论文网   韩晓刚开始还不敢在论坛的各个分区发贴,即使发贴也非常简单,但还是有很多好心人回帖,给予其无私的帮助。到了2003年国庆节后,韩晓会计知识水平直线上升,发贴质量越来越高,成为了当时发贴的活跃分子,在与考友的辩驳中,韩晓学到了很多东西。白天韩晓在网上学习,晚上回家看书,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到小区的网吧去上网发贴请教名师解答,论坛成为韩晓心中的家园。结束了第一遍的囫囵吞枣,第二遍熟悉教材韩晓就放慢速度,按照考友的经验,仔细研究所有的重点、难点。看教材的同时结合法规理解,同时做一些习题加深记忆。记得韩晓当时做的习题试题解析,能帮助分析要点,理清思路。到考试的前十天,韩晓几乎无所事事,很多时间在看电视,晚上十点后看看书,着重练习综合分析题目。   考试当天,韩晓很从容地迈进考场,考完后虽觉得考得不太好,但后来比对网上公布的考题,经仔细研究后,韩晓估计自己能够通过CPA考试。作为非会计本科生,从一个会计门外汉到通过CPA考试,一共花了300多天,其中最后一个半月辞职在家,其他为在职准备。教材看了五遍,重点内容平均看了七、八遍,模拟试题做了近二十套。CPA考试是体力活,没有别的高招,不能偷懒,不能投机,但可以取巧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事半功倍。 论文网   韩晓所在城市为江苏苏州,工作机会比较多。考试结束后一周,韩晓开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还好找到一个勉强糊口的工作。虽然韩晓夫妻都是大学毕业,工作多年了,但存款还不到一万元,且双方父母都需要赡养。工作两年的积蓄都用于偿还上大学所欠助学贷款,加上结婚又花费了一笔资金,韩晓基本上不剩多少积蓄。想起结婚时居然没有钱拍婚纱照,每次老婆看见朋友的婚纱照十分羡慕的样子就心酸。苏州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当时用的是小灵通,花费每月不会超过40元。韩晓很怕家人生病,因为双方父母均在不发达地区,离苏州很远,来回路费就需一大笔钱。也怕同学到苏州来玩,怕招待他们,即使一次消费一百多元,也好像割了韩 论文代写。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