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_个人工作中的亮点50字

内陆地区有了属于自己的港口      2007年12月28日,作为天津市与内蒙古包头市跨区域口岸合作的重点项目――包头无水港正式揭牌。

在此之前,2006年10月31日,河南省公路港务局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无水港项目合同在郑州签署,“河南豫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

同年12月6日,河北省石家庄无水港合资项目签约,由石家庄内陆港有限公司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经营实体“河北冀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

内陆地区由此有了属于自己的港口

所谓无水港是指港口依托高速公路向内陆地区拓展,把港口的功能向缺少出海港的城市延伸,通过设立无水港口的形式,使内陆地区所有的进出口贸易均可在当地的无水港口实行报送、报验、签发提单等一站式服务。

进口集装箱在天津港卸船后,将直接运抵内陆无水港,在当地办理通关,从而实现天津港内陆无水港的无缝对接。

其实,早在2002年10月,北京朝阳口岸天津港口岸签署了直通协议。

这是口岸跨关区通关的有益尝试,在全国首开无水港先例。

如今,天津与腹地11省市区共同签订了《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12个口岸办共同签署了《建设内陆无水港合作意向书》等多个文件,建立起口岸合作长效机制。

围绕着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种形式,这些地区也将形成的多行业、多功能的综合经济体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商业金融等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口岸经济区域。

无疑,无水港承担着使“内陆地区”变成“沿海地区”的重要角色。

“外商不看你有没有海,只看你有没有港。

这些内陆地区建了无水港,一下子就进入了外商视线,一步就迈进国际市场”业内一位人士如此说。

一个不临海的内陆港口,会给当地带来什么?   以石家庄内陆港为例,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显露出勃勃生机。

它不仅方便了内陆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而且正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预计未来10年内,年吞吐量将达到40万标准箱,货运量达到150万吨,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70亿美元。

市长冀纯堂颇为感慨地说:“内陆港的开港,不仅标志着我们石家庄市有了自己的港口,而且必将对石家庄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与周边的天津、山东、山西等省市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石家庄海关现场业务处副处长袁龙春对无水港的功能高度称赞:“这项工作的开展,能极大地便利石家庄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整个石家庄市到天津港的业务的流转。

内陆港成立以后,能够保证A类企业的货物从这里申报直接在天津港装船出口,还能够保证相关的进出口货物按照转关运输方式在这里边报关进出口

”      竞争日趋激烈哪里有货物哪里就有争夺   纵观世界,由于港口和临港产业与城市经济具有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关系,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开发港口经济功能,引导临港产业的发展,促进港口城市所在地区成为各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纽约、东京、鹿特丹、高雄、洛杉矶等,不仅是世界著名的航运中心,而且还是世界著名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北部内陆地区相对落后。

但,东南沿海地区的可开发资源已经非常稀少,而西部和北部的内陆地区,拥有相当丰富的待开发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提高当地经济,还能供给东南部地区乃至出口到其他国家。

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出发,做出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不仅对于天津及环渤海地区、而且对广大中西部地区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加快无水建设,是将滨海新区建成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的同时,服务、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近年来,沿海港口竞争日趋激烈,追求吞吐量成为各大港口做大做强的动力,哪里有货源,哪里就有沿海港口争夺的目光。

通过何种方式,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以得到更多内陆货主的青睐,也成为沿海港口关注的重大课题。

港口竞争异常激烈的河南省,天津港的市场份额从曾经的80%左右跌至如今的33%Z是无水港的建设天津港又迎来实现昔日的辉煌。

据郑州海关统计,2007年上半年河南的货物进出天津口岸的是1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

而山西,这个在人们的印象里与煤紧密联系的地方,也将通过未来的无水港显露出其别样的风情。

据统计,山西去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3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84%,其中,一半以上是通过天津港进出口的。

另外,腹地产业的升级也将为天津港提供机会。

包头市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戎象朝便谈到,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出口的货类也正在发生变化,比如过去是铝锭,现在是铝型材,过去是煤炭,现在是焦粉、焦粒等。

而货类的改变,也使适箱货物增加,为天津港发展集装箱业务提供了机会。

而建立无水港,则可以帮助天津港抓住这一机会。

全面参与内陆无水港的建设      为积极推动无水建设天津口岸计划用3-5年时间,在内陆经济腹地12个省区的省会城市或主要的集装箱货源生成地普遍建立无水港。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彦虎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动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天津港将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全面地参与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并在港口操作上给予无水港以全力支持,对于无水港受理的货物,我们实行“三优先”:第一,在港口的手续上给予优先;第二,在码头场地上给予优先,在作业上给予优先;第三,在港口费用上对于无水港受理的货物天津港集团将给予最大的优惠;第四,协助无水港开展业务:第五,在场站设备和业务管理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天津海关副关长赵志坚表示,我们跟港务局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分析、论证,并和内陆海关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在此基础上,尝试做了内陆港、无水港这方面的发展业务。

天津海关下一步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无水港进一步发展壮大,进一步简化无水港的通关手续。

我们进一步开拓电子平台的功能,使得内陆企业能够很便捷地查询到有关的通关和物流数据。

同时,对无水港所在地的企业,采取跟天津市的企业同样的便捷措施。

进一步加强跟内陆海关的联系、配合。

我国现在的无水港群如雨后春笋,其中有以大连为龙头的东北无水港群天津牵头的中东部12个省市区无水港群,江浙沿海一带向华南和西南内陆辐射的无水港群等等。

除了刚刚建成的包头无水港以外,厦门与三明近期内也签订了建设无水港投资合作意向书,宁波海关、宁波港集团公司等与上饶市、鹰潭市分别签署了建设无水港合作备忘录……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无水建设的进步加大,天津口岸内陆城市口岸的“区域大通关”必将更简洁、更快速,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出现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市场无极限,无水港就是一种体现。

它挑战传统思维,也是我们的思维进一步市场化的体现。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