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抑郁症38例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治疗 抑郁症疗效。 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38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痊愈20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肯定。 论文网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药疗法;柴胡疏肝散.治疗 应用 ;痰蒙清窍 代写论文。

抑郁症是一类心理障碍性疾病的总称,统称为“情感障碍”。其症状每随情志波动而变化,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忧虑烦躁或易激惹,懒言少动,睡眠障碍,悲观绝望,对生活丧失兴趣甚则自杀等。随着 社会 经济 的 发展 ,社会竞争的加剧,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纠葛,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以及个人性格素质缺陷等,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 影响 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现代 医学多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但这些药物不仅难以治愈,大多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及使用禁忌。抑郁症属功能性病变(功能性者多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故中医治疗该病具有较大优势。祖国医学并没有抑郁症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发病转归来看,将其纳入郁证的范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多种疾病与症候(如百合病、奔豚气、脏躁、梅核气以及小柴胡汤证、桂枝龙骨牡蛎汤证柴胡龙骨牡蛎汤证黄连阿胶汤与酸枣仁汤证、小建中汤证等)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医古代 文献 中的相关经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四逆散、越鞠丸、半夏厚朴汤、涤痰汤、温胆汤、归脾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血府逐瘀汤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抑郁症。将治疗抑郁症有确切疗效的传统方药开发成为中成药是当今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发展方向。导师赵建军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8例抑郁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 总结 报道如下。

代写论文。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患者抑郁症的诊断符合《 中国 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制定的有关标准。严重程度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状态。 毕业论文

2 治疗方法 毕业论文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方药:柴胡15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15g,香附15g,郁金30g,枳壳10g,夜交藤50g,炒酸枣仁30g,琥珀粉5g(冲服)。心烦加栀子,肝经热盛者加龙胆草,上焦热盛者加黄芩、黄连,痰热者加胆南星、瓜蒌,痰湿盛者加茯苓、半夏,痰蒙清窍者加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脑神),肝风内动者加天麻、珍珠母,气虚甚者加黄芪,心气虚者加柏子仁,阳虚甚者加制巴戟天,肉桂,腹胀纳呆加苍术、砂仁、莱服子,便秘者加大黄。每日1剂,30d为1个疗程。 论文网

3 疗效评价及结果 代写论文。

3.1 疗效评价 根据治疗后HAMD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痊愈:精神症状消失,HAMD积分值降至8分以下;显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HAMD积分值较疗前减少50%以上;好转:精神症状减轻,HAMD积分值较疗前减少30%~50%;无效:HAMD减分率不足30%或病情恶化。 毕业论文

3.2 结果 本组38例,痊愈20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94%。 论文网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32岁,2006年5月18日初诊。患者精神郁郁不乐、悲观厌世1年。证见心烦易怒,口苦,失眠,手足心热,自汗,查舌质隐青,苔白,脉沉弦。方药:柴胡15g,香附15g,郁金30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15g,枳壳10g,夜交藤50g,炒酸枣仁30g,琥珀粉5g(冲服),栀子10g,龙胆草5g,黄连10g,浮小麦20g。每日1剂,水煎服。2诊:心烦、口苦、自汗症状改善,患者自诉饮食无味。原方去黄连、浮小麦、龙胆草,加苍术15g,砂仁10g。3诊:饮食正常,失眠症状缓解。原方去苍术、砂仁,加柏子仁10g,远志15g,继续服用2周,病人心情明显好转,对生活充满信心,未再就诊。 毕业论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