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均等”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广东图书馆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广东图书馆项目经历14年持续发展,以增加基层图书馆供给、启蒙基层图书馆服务理念、唤醒民众图书馆权利意识,推动政府投入为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构建“普通均等”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广东 流动图书馆 服务 创新 效益。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 A。

一、当时的背景。

据2007年版的《广东省公共图书馆通讯录》统计资料显示,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有126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5个,县区级100个。改革开放以来来,广东图书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发展极不平衡,呈两极分化状态。广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很快,无论馆舍、设备、技术、人才储备,还是文献资源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与此相反,粤东、粤西、粤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看书难问题突出,县级图书馆发展不尽如人意,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图书馆发展缓慢、落后、甚至是停滞的,有些图书馆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据统计,2002年广东有19个县级图书馆没有购进一本书,南澳县图书馆则是多年没买一本新书。

2003年,广东省召开“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淳联合陈开枝、刘斯奋、曹淳亮等10多位省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建议”的提案,这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11月23日,“广东流动图书馆”启动仪式在新兴縣图书馆举行——“广东流动图书馆新兴分馆”正式向读者开放,从此拉开了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序幕。

二、改革管理。

多年来,图书馆运作模式是以块块为主,省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以省城读者为主,边远山区群众很难享受到省图书馆服务,但他们又渴望得到这种服务广东流动图书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在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下改革管理体制,将现代物流科学引入了图书馆的运作,创立了“流动图书馆”新模式。流动图书馆直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群众。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每个流动图书馆配备1.2万册新书,2台联想液晶电脑(配备摄像头及耳机一套),1台激光打印机,1台MNJ—2088型图书防盗仪,1套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16个新书架,2部V型书车和4个圆型书踏,价值40多万元,图书资源在各分馆之间每年流动交换一次。特别值得赞赏的是流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服务器托管在广州市电信局,管理和维护都由专业人员负责,各用户使用十分方便。流动图书馆还捆绑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可以向读者提供1200种中外经典电子图书光盘,50万种电子图书,1200万篇期刊论文,16万篇学术会议论文联机检索,1.4万种外文期刊的数字化资源库检索,30个事实型数据库检索,这样基层群众就可以在本地享受到省级图书馆服务。这种既有传统纸质文献服务,又有电子文献服务以及网上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等现代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欠发达地区群众利用省图书馆资源。

三、成绩显著。

广东流动图书馆建立以来,在省馆和各分馆的齐心协力下,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得到快速发展,分馆数量从2003年的3个到2016年增至84个;服务范围覆盖粤东、粤西、粤北等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服务方式从开始的只能馆内阅览、咨询到2005年10月增加了图书外借,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14年广东省财政厅累计投入流动图书馆专项经费6000万元,购买90万册图书、90台图书防盗监测仪、180台电脑以及1000多个书架等各种图书馆资产,分布在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当地群众服务,为构建“普通均等”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了有益尝试,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12月——2016年11月,广东流动图书馆共接待读者68778797人次,上网1503881人次,阅览共达129360644册次,咨询总数1272046件,办理借书证440529个,外借图书12361873册次,表中所列项目的数据呈逐年递增趋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大作家肖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每人手中还是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流动图书馆就是为读者搭建交流思想的平台。“图书流动”的模式投入少,见效快,实现了资源共享,使文献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广东文化厅资料显示:2005年8月,广东省财政厅对“广东流动图书馆”2004年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绩效评价为好;绩效目标及其完成项目实施效果显著;项目资金到位率100%;项目组织实施过程基本规范。2006年和2007年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先后获得文化部“创新奖”特等奖、全国文化艺术“群星奖”两项全国大奖。

四、灾后重建乐昌分馆

2006年乐昌发生“7·15”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乐昌陷入汪洋,位于武江边的乐昌图书馆首当其冲,遭到灭顶之灾,这次水灾使乐昌图书馆几十年精心收藏的文献资料和图书馆设备全部损毁,水灾也使“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洪水无情人有情,2007年1月14日,广东图书馆界捐赠仪式暨重建“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 ”挂牌仪式在乐昌图书馆隆重举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投入价值40万元的物资重建乐昌精神家园。省馆带来的不仅仅是图书和设备,也带来了省委和省政府对乐昌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乐昌人民大灾之后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获得图书馆服务,得益于流动图书馆这一新机制。流动图书馆现在成为乐昌主要文化场所,为广大群众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

五、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流动图书馆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具体体现,省文化厅对申办流动图书馆设立了以下具体条件:县级公共图书馆每年单列专项购书经费5万元以上,工作人员不少于8人,可提供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的阅览室作为分馆用房,具备专线上网条件,具备良好的馆容馆貌,每周至少5天开放至21点。流动图书馆的准入门槛,使渴望申办分馆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图书馆事业,在经费、馆舍、人员等方面达到文化厅的要求。以粤北山区乐昌为例,经费方面,2003年购书经费仅有3万元,2004年5万元,2005年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后,购书经费每年增加至8万元,2012年后购书经费每年增加至20万元。馆舍方面,2003年乐昌市政府投入130多万元对整个图书馆进行装修,装修后的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人员方面,以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都通过关系照顾进来,素质较低,2007年乐昌图书馆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4名工作人员,新招聘人员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合格后于11月正式上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该馆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有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6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队伍整体素质较高。

2007年5月,“广东省公共图书馆馆长培训班”在湛江举行,期间,文化厅社文处发布了一条消息:因设立“广东流动图书馆南澳分馆”,南澳县财政已经拨款给图书馆购买图书,结束了20年没买一本新书的历史。

目前的84个流动图书馆,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县(区)以下的基层,这些流动图书馆带动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广东流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建设的新模式,经过十四年的实际运作,充分显示出“流动是美丽的”,更体现出流动是高效的,它必将对完善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文化大省、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祥金.广东流动图书馆理模式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7, 27(2):170— 174.

[2] 陈卫东.广东流动图书馆网络管理模式实践与研究—省级图书馆基层业务辅导新思路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7,27(5):79— 82.

[3] 广东文化厅计财处.“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成效显著[EB/OL].刘洪辉.梦想与现实:构建普遍均等服务体系—以广东流动图书馆发展为例[J].图书馆, 2014(6):49— 52.

[5] 余少武.浅谈乐昌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与经验[J].管理观察,2016,631(32):160— 161,164.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