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富粤:在阳光下播撒正义

欧阳吟子 冯全锋 张永强 程娟 张艳林。

初冬时节,寒风阵阵,披着刚透出云层的阳光,枣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乔富粤与同事结伴而来。一路上,同事都在就一个棘手的案件向她请教,俨然将乔富粤当做自己信任的老师。

此次到武汉,乔富粤是作为“教练”,培训来自全省的20余名“全国公诉人业务竞赛”种子选手。2010年,乔富粤曾作为参赛选手,取得了“全国优秀公诉人”的荣誉称号。从获奖选手到备战教练,从一名打字员到全国模范检察官,在基层检察一线工作的25年里,乔富粤在一件件大案要案中不断成长,成为了湖北省检察系统内部的知名标杆。

一身正氣,把大案要案难案办成铁案。

乔富粤语速很快,但吐词清晰、语调平和。她说:“这是多年出庭锻炼出来的。”。

2015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永春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案在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乔富粤作为公诉团队一员出庭支持公诉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证据链完整,被告人当庭表示,对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事实没有异议。审判机关对公诉意见予以全部采纳,最终王永春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从法院出来的那一刻,乔富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回想接到办案任务的300多天里,从枣阳到北京,从北京到襄阳,200多本卷宗、400多条补侦提纲、50000余字的阅卷笔录,点点滴滴涌现心头,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她圆满地完成了。

被告人王永春是中共中央原候补委员、副部级高官,此案涉及人员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案件交由湖北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2014年7月,省检察院点名要乔富粤与其他同志一起急赴北京提前介入此案,引导侦查并作好起诉的准备工作。

刚接到任务时,乔富粤感到巨大的压力:自己只是一个基层检察院的科员,却要参与审理副部级高官案件,又是上级检察院点名要求,案件社会关注度极高,刚开始她心里有些发怵。

但她迅速调整自己,进入办案状态。一到北京,她就着手审查各办案组交来的证据材料,很快发现了问题:由于专案组成员来自全国不同地方,取证手法、记录特点均不一致,导致卷宗梳理效率不高。乔富粤立即提出建议,统一格式文本,调整记录重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迅速采纳,取证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卷宗梳理得越细,乔富粤心里的底气就越足。在她看来,公正执法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也不含糊任何一个细节。

在审查其中一起受贿案时,她发现行贿人张某送给王永春的一条金项链,原鉴定价值为5.8万元。但乔富粤提出应在查证后重新鉴定,经查证,这条金项链是行贿人戴过、经“洗”好后送给王永春的,再鉴定价值为5万元。王永春得知这一细节后,也为检察干警的认真负责态度所感动。

公正执法是乔富粤最简单也最具代表性的标签。在她看来,自己虽然级别不高、来自基层,但只要站在公诉人的位子上,不论对方级别多高,都要竭尽全力依法办案、维护公平正义

2011年,她受命办理襄阳市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唐某及妻子张某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当时这一案件存在争议,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是否夫妻双方均要承担刑事责任?业界内外认识不统一。

期间,不时有人给乔富粤“打招呼”,要求对唐某的老婆“放一码”,并暗示如果按他们的意见办了,会有“好处”。甚至还有人威胁道:“这案子办错了,有你好看的!”。

乔富粤没有理会这些声音,查法理、找依据、多方请教、反复辨析,最终将唐某、张某夫妇二人一并提起公诉。法院采纳了乔富粤的公诉意见,依法判处唐某有期徒刑13年,并对张某作出有罪判决。

2019年枣阳市45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2018年湖北省联发团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某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案……作为行业里远近闻名的公诉专家,一桩桩一件件大案要案,各级领导放心的对乔富粤予以重任。

一腔柔情,心怀阳光播撒正能量。

除了大案要案,更多时候,基层检察官面对的其实是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社会矛盾。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它传递的方法可以是温暖的。

2011年,乔富粤接到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经调查发现,李某把秦某打了一顿,但他们却并不认识,事情起源于张某向李某借了钱却一直不还,李某的妹妹等着做换肾手术急需用钱,情急之下错将秦某打伤。秦某坚决不同意调解,并要求判李某坐牢。

乔富粤了解后发现,李某和妹妹肾源匹配成功,如果此时被判坐牢,那么妹妹可能有生命危险。深思熟虑后,乔富粤主动耐心地同秦某进行沟通,争取他对李某的谅解。刚开始,秦某觉得她是接受了李某的好处,对她破口大骂。直到乔富粤把病历、鉴定证书拿出来,并一次次耐心解释后,秦某最终同意了调解。在双方商定赔偿后,李某顺利地和妹妹做了肾移植手术。

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乔富粤心中很满足。按法理说,直接羁押公诉李某,这样办案没有任何问题。但从情理上,乔富粤过不了自己内心这一关。“即使被人误解,我也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多年来,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不论面对怎样的涉案人员,乔富粤都一视同仁。2006年,枣阳市一位单亲母亲陈某16岁的女儿因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考虑到小姑娘是受人怂恿,主观恶性不大,乔富粤耐心调解,小姑娘被依法从轻处理,顺利回到了课堂。案件办结后,陈某一张笑脸上满是感激。然而事隔不久,陈某受人蛊惑,认为法庭量刑过重,便多次高举着“控告乔富办案不公”的牌子,四处进行闹访,甚至当众辱骂乔富粤。乔富粤冷静待之,泰然处之。

七年后,陈某因与邻居发生争执,叫来其哥哥将邻居打成轻伤。案件被移送起诉后,陈某再次找到乔富粤,痛哭流涕。乔富粤只说:“放心,我会依法办理。”乔富粤多次奔走于双方当事人之间,努力让每个家庭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能够和谐圆满。乔富粤累到髌骨脱臼仍然坚持,最终陈某的哥哥依法被判处缓刑,陈某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乔检察官,我的亲妹子,你可要原谅我!”。

从最初的感激到受人挑拨后的愤怒,到再次结案后的羞愧,几年间陈某的数次“变脸”,令人有些啼笑皆非。但在乔富粤看来,这不过是基层公诉人员面临的常态。

乔富粤的徒弟,枣阳市检察院青年干警李虎用“刀尖上的舞者”形容着他们日常的工作状态,“我们在公诉过程中,需要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和考验,我最佩服师傅的一点,就是她面临考验时的沉着冷静”。这种“稳”来自于对专业的自信、对案件的详尽把握。

枣阳市检察院张红霞告诉记者,自己有次碰到一个疑难案件,心里有些底气不足,便邀请乔富粤跟她一起出庭。“即便乔姐什么都不说,她坐在那儿,我就感觉有信心。”。

一张白纸,用奋斗绘就追梦的底色。

在领导眼中,乔富粤很让人“放心”,在同行的眼中,乔富粤很“权威”,但她自己,却总是有一股不断挑战自我的“劲儿”。

1995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她被分配到枣阳市检察院当打字员。看着同事站在公诉席上唇枪舌战,惩恶扬善,她的内心也有种冲动:“我也要学业务”。

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法律书籍。一本厚厚的《刑事法律汇编》被她用装订机装订了三次,到处贴满了签注和小纸条。2003年,她如愿进入了检察院公诉科。

下一个试炼是什么?乔富粤将目光瞄准了“天下第一考”——国家司法考试。2006年,乔富粤报名参加了司法考试,在没请一天假的情况下,顺利考過,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

但同年,她代表襄阳参加湖北省公诉人业务竞赛,却在预赛环节就被刷掉了。

成功和失败同时不约而至,让乔富粤还没有来得及兴奋就被泼了一盆凉水。她意识到,和以前的自己比也许是成功了,但和真正的高手比,自己仍有很大的差距。她又一头钻进了法律书籍里,查漏补缺,不断给自己打补丁。

2008年,她再一次代表襄阳到省里参赛,这一次她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当年湖北省公诉人大赛的第一名。两年后,她代表湖北检察系统赴北京参加全国公诉人业务竞赛,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荣誉称号。

一次次的挑战,让乔富粤身上这股“劲儿”显得愈发鲜明。追溯起这股“劲儿”的源头,历来坚强的乔富粤却湿了眼眶。

乔富粤的父亲是一名海员,常年出海在外,母亲独自带着她和两个弟弟。在她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即便平时要照顾姐弟三人的生活已够繁忙,但作为中学老师的母亲,对待工作仍十分认真,甚至还会主动帮学生免费补课。“小时候我从来没见过我妈妈睡觉的样子,”乔富粤说:“她是个老党员,非常有责任心,总是在为学生考虑。”。

母亲的务实、坚韧深深地影响了乔富粤,她始终记得刚上班时母亲对她说的那句“工作要踏实,多做一点不吃亏”,以及父亲说的“眼光放长远,对自己要有规划”。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下,乔富粤一路拼搏,不断地挑战自我。

除了父母的教导,丈夫和女儿的无私支持,也成为了乔富粤奋斗的力量之源。这些年,乔富粤时常被抽调到外地办案,丈夫在忙于乡镇卫生所工作的同时,照顾着两边的老人和女儿。2014年,乔富粤被抽调到北京,母亲患了白内障需要做手术,夫妻商量后便把小学刚毕业的女儿送到了百里之外的寄宿学校。懂事的女儿给爸爸打电话,要了两张妈妈的照片压在枕下,还要了一件有“妈妈味道的睡衣”抱着睡觉。

虽然经常因为工作疏忽了女儿女儿却和妈妈最亲近。乔富粤从未将累累荣誉告诉她,但女儿会上网搜索妈妈的名字。“妈妈,原来你在网上是个名人啊。”。

乔富粤却淡淡地说,自己只是检察官的一个代表。“我觉得我只是干了应该干的事,党组织却给了我那么多荣誉,我唯有更努力的工作才能回报党组织的恩情。”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朴素的初心。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