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三)

鲍尔吉·原野,1958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编审。现居沈阳。在大陆出版《掌心化雪》等二十三种散文集,在台湾出版《现代文学典藏——鲍尔吉·原野散文集》等两种散文集。十几年中,作品多次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及试卷。曾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两次获中国新闻奖金奖(副刊作品类),获《人民文学》杂志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东北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两次获辽宁文学奖

十六。

最大的泪滴往往只在小孩子的眼里,成人的眼泪远不及小孩的泪珠那么饱满晶莹。

我感动于小孩子努力抑制泪珠流出时的神态。这是一种原本不想然而没有办法避免的哭泣,这泪水像一对难于割舍的朋友却要分离那样,一步一回头——它留恋着眼眶。这是经过克制而后发生的场面,因而泪水可以蓄积得那么充沛。

小孩子泪水的感人,还在于他们哭得真诚,毫无虚饰与惭愧。能放声大哭是一种高人作为,多属于孩子与诗人。

孩子哭的原因无论因为饥饿、玩具、受父母呵斥,都算作大悲哀。

大人在饥饿的时候仍会作出一副笑容,遭受委屈之后可显出无所谓之态,而被剥夺了快乐的权利之后只好漠然。

大人已经没什么可哭的了,或者说大人再哭就毫无道理了。当然那些怀抱着童贞之心的成年人仍哭得深挚有力。

大人泪水稀薄。

大人泪水流得极快。

大人擦去自己泪水的速度更快——他们不敢像儿童那样让泪珠晶莹地挂在腮边装饰。

大人的眼睛在哭过之后就发红微肿且有些浑浊,儿童的眼睛哭过后像洗过一样清澈。

余光中的悼母诗每首都写得感人,如“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招魂的短笛》)。

柳树之雨几近于哭,但余光中未敷一个泪字。在他自己生日时所写的诗中,他说:“永不忘记,这是你流血的日子\你在血管中呼我\你输血,你给我血型。”(《登圆通寺》)。

不写泪,写血,更甚于哭了。

十七。

有一个人,比如他叫二柱子,行舟于河上。风生浪起,天昏暗,二柱子有点紧张。这时,上游一只船直冲过来。二柱子大喊,让对方变方向。船不管,越行越近,相撞。二柱子的船侥幸没被撞翻,他不禁大骂对方船主:你瞎了眼吗?再定睛看,船上无人,缆绳断了,是漂来的空舟。二柱子不禁大笑。

片刻间,先骂后笑,见出人心的不稳定。

如果说,二柱子骂的是撞船这件事,为什么又要笑呢?如果说二柱子笑的是船上无人,船已被撞了,如何笑得出来呢?

一样的事实与结局,既可以怒,也可以悦。不一定受到伤害就一定要生气,也不一定升官发财才喜悦。这是说,人的情绪的形成,不一定和外界有必然的联系,更多的取决于自己。所谓“境由心生”。

也许,二柱子发笑,是看到了一种喜剧效果,船上无人,如何“瞎了眼”呢?如果船上有人,而此人无法控制这条船,就骂得其所么?骂与笑一样,都于事无补,但笑的姿态更超越一些。

也许二柱子自己自己可笑。人所做的可笑的事情,多半发生在发怒之时,但不是自己笑,是别人。

别人的笑是对这件事情所做的价值判断,即发怒值与不值。发笑的意思是不值,是发怒的人小题大作,是气量狭小,是缺乏力量。见到这么一个渺小的人,观者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发怒的人认为自己有绝对的理由愤怒。其实,在真正的打击面前,人不见得愤怒,往往悲伤。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向牧师忏悔,认为自己大体上算一个好人,但常常发火

发火?”牧师问,“这成了你的习惯吗?”。

“是的。”忏悔的人回答。

“那么,请你发个火给我看一看。”。

这个人很为难,笑了,说发不出来。

牧师说:“如果发火真成了你的习惯,就能够想发就发。如果发不出来,就证明它不属于你。不是你的东西,你还留着干吗?”。

此人默然而退。

弗洛伊德说:“服从性和攻击性是人的性格中的两种基本的力量。”而文明的含义之一,是把攻击变为服从,服从于对人的尊重。

十八。

到郑州,住黄河迎宾馆。此馆楼不高,树高,每一棵均有五六层楼之高。树距甚远,姿态岸然。问园丁:

“啥树?”。

“啥啥树?”园丁反诘。

“这。”。

“跑痛。”郑州话“跑痛”即泡桐。

从大门至住宿楼,马路横挂无数红布条幅,从左读起:“热烈欢迎全国……会议胜利召开。”这里原是高级领导的住处,有铁路修到这儿(后扒掉)。我到门口观看横幅,知哪些会议胜利召开。计有——血小板鉴定会、廉政督查会、高能量粒子流联席会议,还有铁路、教育方面会议召开。这些横幅,让人自豪。顶算说,国家好多事是在这个院子里办的。

我来某会旁听,不关各类事情之痛痒,于是游逛,发现馆后山下有一处名冠古今的胜景,郑州话叫“晃褐”,即咱们说的“黄河”。

黄河阔大悠远,带着旋涡,上罩飞雪织出的天幕。

游人寥落,河边有一人一马。

人是农民,身披蓝格子床单遮雪,头发与眉毛皆白。他说:骑马吧,骑马照相,一元钱。

他表情严峻,仿佛骑马是天下第一要务。他说完话,嘴唇翕动,好像还有话要说。他的衣服全打湿了。

有人骑马,耀武扬威一番,还在河边撒了泡尿。御马人赚得一元钱。

我问:马喂料一天多少钱?

他答:十元。

问:你一天赚多少钱?

答:二十元。

问:旺季比这好?

答:旺季比这好。

我说:应该备一副鞍子。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