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民情流水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民情流水线”工程是兰州市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按照工厂流水作业方式设计的以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依次运作、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是立足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服务型党建模式。许多党员干部和群众称赞“民情流水线”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人民群众的好形式,是“一线”连“多线”、“線线送党情”、“线线连群众”的民心工程。

首要程序:“五条渠道”搜集民情民意。

把了解社情民意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首要程序和流水作业的基础,畅通五个渠道搜集民情民意:一是构筑平台及时受理。采取在楼群院落悬挂民情信箱、在街道社区开通民情热线、在网站设立电子信箱、向辖区居民发放民情连心卡等方式,调查民情民意,受理反映问题。二是走家入户上门受理。组建以街道社区干部、离退休干部、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复转军人党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为主要力量的民情信息员队伍,定期走家入户,调查社情民意,接受群众投诉。三是搭建桥梁定期受理。建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每周组织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轮流到社区接待群众来访,按程序提出建议或议案。同时,每月在固定时间组织一次民情接待日活动,由街道领导接待群众。每半年召开一次由辖区单位领导和居民代表参加的民情恳谈会,了解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愿望及要求。四是专门机构快速受理。一些街道社区专设“民情通”呼叫中心,与辖区单位、派出所、医疗急救等电话相连接,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接听居民电话。五是政务大厅集中受理。在全市街道社区设立政(居)务大厅,开设服务窗口,直接受理所办事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核心内容:“五种方式”解决和办理民事。

坚持把办好民事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核心内容,将群众反映的事项,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上报件、建议件五个类型,进行分类办理。一是现场能立即处理的事项。归入即办件,随来随办,及时办结。二是现场一时不能办理事项。归入承诺件,规定时限,限期办结。三是手续不全的事项。归入补办件,书面告知办事群众补齐手续,再行办理四是街道社区权限范围内无法办理、需要呈报上级批准的事项。归入上报件,在上级批复后的3个工作日内答复群众五是不属于街道社区办理事项。归入建议件,作出合理解释后,建议办事群众到有关部门办理

关键环节:“五项措施”公示和反馈办理结果。

坚持把公示反馈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关键环节,具体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固定式公开。将办事程序、服务标准、办结时限、收费标准等事项在政(居)务大厅内公开。二是集中式公示。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对党组织建设、社会救助、低保发放、计划生育、廉租住房等情况进行公示。三是单项式反馈。对群众反映并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当面答复办理结果,对多个群众反应同一个问题或同类问题的,进行专项反馈。四是分散式答复。对比较复杂的事项,采取信函、电话的形式,向群众回复办理结果;对网上咨询事项,通过网络进行答复。五是约定式告知。对年老体弱、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约定时间,上门告知办理情况。

重要保障:“五个途径”落实和强化监督

坚持把跟踪监督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重要保障。一是个体监督。在政(居)务大厅设置“一事一评”评价器,方便群众即时进行满意度评价。二是社会监督。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民情监督员和辖区各界人士进行民主监督,由电视、广播和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三是网上监督。在街道网站设立网上考核系统,群众通过互联网对社区工作进行评议打分。四是专门监督街道社区定期向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工作,征求意见,接受监督五是评议监督。实行双向考核办法,街道定期考核社区社区定期评议街道。实行公开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社区“两委”班子向辖区居民述职述廉,辖区单位代表、居民代表对社区工作和社区领导进行民主评议。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