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配合捏脊治疗小儿疳积83例

【关键词】 小儿疳积

摘要:目的:观察内服芦荟丸合捏脊治疗小儿疳积疗效。方法:选用古验方芦荟丸”内服,同时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积83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39%。结论:此法治疗该病疗效可靠。

关键词:小儿疳积芦荟丸;捏脊;。

小儿疳积症多因对其喂养不当,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引起全身虚弱羸瘦,面黄发枯等,是小儿常见的慢性病证。常见于1~3岁的幼儿。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越长,病情亦随之越重,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笔者试用古验方芦荟丸”合捏脊治疗该病,疗效尚好。现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病历完整的患儿83例,其中男36例,女47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7个月。临床表现为消瘦,精神萎靡,皮肤松弛,失去弹性,毛发干枯无光泽,面色不荣,食欲不振,抵抗力低下。

2 诊断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中关于疳症的诊断标准 (ZY/T001.4-94)拟定。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胀满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 %~40 %,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因蛔虫引起者,谓之“蛔疳”,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大多在45 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 g/L以下。

3 治疗方法。

3.1 中药内服

芦荟丸:芦荟9 g、人参9 g、白术9 g、茯苓9 g、山药9 g、木香9 g、陈皮9 g、青皮9 g、麦芽9 g、神曲9 g、当归9 g、槟榔2枚、麝香少许。将上药研为细末,同时将猪胆打面,共和为丸,如黄豆大小。依小儿年龄不同,服用量从2粒至5粒不等,1日3次。若小儿吞服有困难,可将丸药用开水化开后服。

3.2 手法治疗

捏脊:用食指和拇指从患儿的尾骶骨长强穴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采用推、捏、提、按法,向上至颈椎,反复操作3次。在推捏过程中,每捏3下,须将皮肤往斜上方提起,如手法得当,可在第2~5腰椎处听到一种轻微的响声。推捏完毕,再用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双腰窝离脊中2 cm处)点按5~7下。每日1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保证患儿所需营养,忌食过硬、过于油腻及油炸食物。让患儿多接触阳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