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入流动视角的贫困村互助资金运行绩效研究

李飞杨穗汪三贵摘 要依据5省0县“贫困村助金三期追踪数据基收入流动视角考量贫困村助金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

结表明尽管助金存定程精英俘获现象但随着助金发展低收入群体逐渐有更多惠及短期参与助金有助农户收入向上流动;长期持续参与农户向上流动概率更高且参与持续使用农户收入流动性更强增长流动贡献更高。

关键词 贫困村助金;收入流动;农村金融;相对贫困图分类8335;338  献标识码    编00377(00)000907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项目(6Z06)、引 言990年代以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快速推进逐步建立了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等多主体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但类机构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十分有限[]巨金融能有效供给由导致量非正规金融组织应运而生。

其以成员基础金助是种常见非正规金融组织通部成员金流能够降低融成具有信息和担保等优势能有效缓组织低收入庭融约束具有较强益贫性特征。

00年至006年底吉林省、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相继出现了各类金助合作社。

006年5月国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合省启动了“贫困村村级发展助金”试工作探财政扶贫使用管理和农村微型金融发展新机制和新模式。

具体措施安排定数量(5万元村)财政扶贫金部分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建立“助金”。

农户可以以有金入股等方式扩助金规模村民以借用方式周使用助金”发展生产。

试图通创新财政扶贫使用方式缓低收入农户融困境是我国财政金投入农村扶贫开发具体形式种创新[]。

截至三期底全国共有8省份设立了07万金助组织覆盖95万人金规模达到963亿元[3]。

贫困村金助社已成我国农村地区辐射围广、影响深扶贫额信贷[]。

已有贫困村助金研究主要关以下几方面()机制运行及制创新。

金助合作社是种重复博弈(R G)机制下诱致性制创新[]贯彻了分权与参与两重要理念[56]提高了政府开发式扶贫效率促进农户我发展能力[7]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具有替代作用[8]助担保和社区监督等机制有效降低了赖账率。

()政策绩效。

弥补了正规金融不足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

虽然增加了贫困户收入[9]而对非贫困户收入增加没有显著影响[0]。

(3)存主要问题。

助金存贫困瞄准率偏低和精英俘获问题[53]。

瞄准目标上移原因包括是贫困群体缺乏要额金生产投机会[]缺乏金等等。

二是依靠社区管理难以保障助金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手段落[656]。

陈立辉等认农村金助社目标、产权、管理以及贷款等方面存异化导致助合作属性丧失、风险增以及金动员困难[7]。

外也没有明显降低贫困脆弱性[8]。

现有研究已形成了基共识与传统金融扶贫相比助金目标下沉定程上缓了农村融约束促进了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也存贫困瞄准率偏低和精英捕获等问题。

既然贫困村助金受益群体主要是低和等收入农户充分涵盖贫困人群[]。

但现有研究却缺乏贫困村助金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对贫困村助金是否农村贫困群体提供了“向上流动”机会、是否有助缓农村部收入不平等问题验验证。

收入流动更强调收入水平或收入位置上变化与特定收入差距概念相比它可以釋有关长期收入差距和收入动态变化问题[90]。

现有贫困村助金减贫绩效评价指标常采用绝对收入或贫困发生率但其无法揭示隐藏贫困背收入流动性特征也缺乏对贫困固化以及慢性贫困状态释。

因从收入流动性视角剖析贫困村助金运行绩效能更全面地评价贫困村助金作用也有助更地发挥金融扶贫功能缓相对贫困和统筹城乡贫困等问题。

二、研究方法()收入流动水平——收入换矩阵测换矩阵收入流动性描述研究应用非常普遍。

收入换矩阵元素表示初期处收入组人末期位收入组概率。

般根据样估算将收入由低到高划分等分组标出每样初期和末期所处位置计算出初期每收入组人数末期位各收入组人数比重从而得到收入换矩阵。

根据定义。

收入换矩阵rrk(978b)提出了矩阵迹指数[]()[r()]()式()分组数r()代表收入换矩阵迹即换矩阵对角线元素和。

除了关换矩阵对角线上元素k等(99)提出流动性指数还考虑与对角线相邻元素[]量位置相对稳定人群所占比重即收入位置维持不变或移动层比例∑∑+()考虑到该指数侧重不流动性衡量了充分考虑其他远离对角线元素k等(99)[]提出了平移动率以移动幅权重对移动概率进行加权平平移动率∑∑+||×(3)式()至式(3)表明矩阵迹指数和平移动率数值越量收入流动性水平越高。

(二)收入流动结构——基lk指数分选取l和k(996)[3]提出無方向收入变动指数以及V Kr(00)提出分方法分析收入流动性[]。

该指数不仅可以测收入流动性水平还可以分析收入流动结构。

收入采取对数形式lk指数人流动性可表示(x)∑|lglgx|这指数测流动性可分三部分由重新排序带换流动、由济增长带增长流动和由收入再分配带分布流动

流动收入分布不变情况下体位置发生换;增长流动指体收入等程地增加或减少;分布流动指不改变排序情况下总收入体再分配。

收入分布从(3)变(567)分程可认是首先通换流动变(3);初期值是末期 6是初期3倍那么增长流动结(369);由分布流动进步变(567)。

因x→收入流动程关键是构造两反事实收入向量z和v使分程可以通以下公式表示(x)(xz)+[(xv)(xz)]+[(x)(xv)]()上式(xz)表示动流动[(xv)(xz)]表示增长流动[(x)(xv)]表示分布流动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统计()数据说明使用数据国人民学汪三贵教授团队四川省南江县和西充县、甘肃省陇西县和静宁县、河南省原阳县和新县、湖南省桑植县和花垣县、山东省泗水县和沂县5省0县00、0和0年关“贫困村助金三期追踪数据。

该调每县选取5贫困村其3村庄项目村(干预组)成立助金组织另外村庄非项目村(对照组)。

项目村助金包括5万元财政拨款、参加助金农户助金以及赠款。

每村采取分层等距抽样方法确定调样农户将所有农户分贫困、等、富裕三层。

根据研究要构建样三轮调存且相关变量完整样户(样量见表)。

(二)描述统计助金参与使用情况。

二期助金参与率接近3%三期参与率达到36%如表所示。

二期参与助金庭人收入普遍高参与收入比7;但参与基期收入反而略低参与收入比097。

三期参与助金收入也明显高参与收入比;但收入基期二期并不明显。

助金使用二期67%三期提高到53%。

参与助金二期使用助金庭人收入明显高使用收入比3但与参与情况类似使用助金这部分庭人收入基期反而低使用庭。

三期使用助金庭人收入也明显高使用助金庭。

因从描述统计看助金对庭收入流动影响值得进步探讨。

比如助金是否存精英俘获现象?助金能否促进庭收入流动助金如何影响收入流动方向和收入流动结构?参与使用情况变化。

二期三期助金参与使用存动态变化。

如表3所示分析样庭参与助金具有持续性即二期三期参与了;8%农户二期参与三期没再参与;03%农户三期新参加;接近3农户两年参与

如表所示分析样%农户连续两年都参与使用助金;有3%农户二期使用助金三期尽管参与了但没有使用;39%农户二期参与使用情况下三期参与使用助金;87%年农户连续两年都是参与使用;%农户二期参与三期参与使用助金

整体看助金使用率并不高。

四、实证分析结()整体收入流动性变化——基收入换矩阵结根据农村居民庭人收入五等分组收入换矩阵分析收入流动变化。

表5~7数~5分别代表庭人收入低0%、次低0%、0%、次高0%和高0%分组

五等分组收入换矩阵结表明基期二期矩阵迹指数和平移动率367二期三期平移动率基期三期平移动率60。

对两短周期(基期二期二期三期)和长周期进行比较可知追踪样短期庭收入流动性上升;与两短周期相比长周期(基期三期)庭收入流动性上升这味收入流动性总体趋势是上升。

(二)助金是否存精英俘获——基收入分组变化观察从收入分组角分析助金参与及变化情况。

如表8所示二期收入群体参与助金比例高低收入群体。

收入低0%农户参与助金比例不到5%收入0%、次高0%和高0%农户参与助金比例超0%。

三期收入低0%农户参与助金比例提高到8%收入次高0%和高0%农户参与比例仍然超0%且略高二期收入次低0%和0%农户参与比例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低收入群体随着助金发展也逐渐有所惠及但参与比重更高仍然是高收入群体。

助金参与持续性看如表7所示二期三期参与这部分农户基期收入低0%分组有73%收入次高0%和高0%分组都不到0%。

二期三期这部分农户收入次高0%和高0%分组比例都超0%某种程上说明持续参与助金农户获得了更高收入分组

二期参与三期参与农户基期收入低0%分组只占633%55%位次低0%分组二期参与助金位低0%分组农户比例下降到%位0%分组比例比例達到959%。

三期参与位低0%和次低分组比例又分别提高至939%和37%高收入组比例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放弃参与助金农户进入低收入组比重有所提高。

二期参与三期参与农户收入二期位低0%分组比重7%位高0%分组比重5%。

三期参与助金收入位低0%分组比重降68%位高0%分组比重提高到7%。

二期三期参与助金农户其位低收入分组比重整体上高位高收入分组比重。

收入分组变化分析表明尽管助金存定程精英俘获现象但参与助金有助提高农户收入分组

(三)参与助金收入流动方向影响——基相对位次变化分析助金收入流动方向如何影响?如农户收入五等分组位次高前期定义向上流动;如期收入分组位次低前期定义向下流动;如没有变化则定义不流动

如表0所示无论是基期二期还是二期三期参与助金农户收入向上流动比例(36%和3%)都高向下流动比例(385%和3630%)参与农户收入相对向下流动比例更高。

短期看参与助金有助农户收入向上流动

长期看如表所示二期三期参与助金农户收入向上流动比重(85%)明显高向下流动比重(3355%)。

二期参与三期参与农户看其不流动比重较低(939%)但向下流动比重(86%)高向上流动比重(3776%)。

对新参与和两年参与农户向下流动比重都高向上流动

更进步看如表所示参与持续使用农户收入流动性更强不流动比例85%向上流动比例(88%)明显高向下流动比例(3358%)。

二期使用三期使用农户向上流动比例也更高;而对新使用农户和两年使用农户向下流动比重更高。

也就是说只有持续参与使用助金才有利收入向上流动

(四)使用助金收入流动结构影响——基收入增长释助金农户收入影响只有农户真正使用才能体现进步通收入流动分分析使用助金收入流动结构影响。

从短期看如表3所示基期二期二期三期使用助金农户lk指数更高味着收入流动性更强。

收入流动结构看总体上换流动占主要地位其贡献基期二期超60%二期三期超85%;其次是增长流动其贡献基期二期超36%二期三期超0%;分布流动贡献基期二期不到3%二期三期不到%。

对比使用助金农户使用农户可以发现使用助金农户增长流动贡献更基期二期使用助金农户收入流动增长流动贡献075%;二期三期仅07甚至低分布流动贡献。

从长期看如表所示持续使用助金lk指数(9)高短暂使用和不使用农户且增长流动贡献也相对更高。

也就是说助金促进农户收入流动主要通收入增长实现。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村级扶贫助金是农村金融种组织创新缓贫困户信贷约束、农村金融“公里”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农村地区分布广、影响扶贫额信贷形式。

收入流动视角分析了贫困村助金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

首先收入分组变化分析表明尽管助金存定程精英俘获现象即高收入群体参与助金比重相对更高但随着助金发展低收入群体逐渐有更多惠及持续参与助金农户获得了更高收入分组

其次基相对位次变化分析显示短期参与助金有助农户收入向上流动

长期看考虑助金参与状态变化体情况只有持续参与农户向上流动概率更高。

更进步而言参与持续使用农户收入流动性更强更容易向上流动

收入流动结构分表明短期使用助金农户增长流动贡献更高长期使用助金农户增长流动贡献也要高短暂使用和不使用农户

助金不仅通增加收入促进低收入农户向上流动更以契机通助农户发展生产促进我发展能力摆脱贫困。

但各地实践助金发展仍然存各种各样问题参与率和使用率并不高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方面容易偏离扶贫目标其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

参考献[] 何广农村金助合作机制及其绩效阐释[] 金融理论与实践 007()50[] 黄承伟陆汉宁夏贫困村村级发展助金研究进展[]农业济问题 009(7)6367[3] 岳要鹏陆汉“能扶贫”与“可持续”双重变奏——十年贫困村助金研究进展[]社会科学动态07(5)890[] 陈清华董晓林朱敏杰村级助金扶贫效分析——基宁夏地区调数据[] 农业技术济07()560[5] 刘西川村级发展助金目标瞄准、还款机制及供给成——以四川省金县四样村例[] 农业济问题 0(8)657[6] 刘西川杨奇明陈立辉村级发展助金运行机制及实施效分析——基贵州、四川两省机构调数据[]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9[7] 曹洪民陆汉扶贫助社与基层社区发展——四川省仪陇县试案例研究[] 广西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830(6)970[8] 殷浩栋王瑜汪三贵贫困村助金农户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替代还是补·[] 金融研究 08(5)0[9] 胡杨龙王娜贫困村助金与农民收入增长——基5省50贫困村调实证分析[] 统计与信息论坛 0(0)08[0]杨龙张伟宾基准实验研究助金益贫效分析——5省39户面板数据证据[]国农村济05(7)89[]汪三贵陈虹妃杨龙村级助金贫困瞄准机制研究[]贵州社会科学0(9)753[]林万龙杨丛丛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额信贷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助金试案例分析[]国农村济0()355[3]胡汪三贵王娜贫困村助金存精英俘获吗——基5省30贫困村助金试村验证据[] 济学05(9)8087[]李金亚李秉龙贫困村助金瞄准贫困户了吗——全国助金农户抽样调证据[]农业技术济03(6)9605[5]高杨薛兴利扶贫助金合作社试运行状况分析——以山东省例[] 农业济问题 03(6)55[6]朱显岳扶贫型农村助基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研究——基浙江省龙泉市调[] 农业济问题0(5)9598[7]陈立辉刘西川农村金助社异化与治理制重构[]南京农业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3)67[8]杨龙李萌汪三贵贫困村助金降低农户脆弱性了吗——5省3户三期面板数据证据[]农业技术济 08(6)5770[9]严斌剑周应恒晓华 国农村人庭收入流动性研究986—00年[] 济学(季刊)03(3)[0]杨穗国农村庭收入流动与不平等[]国农村济 06()567[]rrk r bl[] r 978 6(5)030[]k BBrgg rr rl rg bl[] Lr blr 99[3]l G k g r bl[] rl r 996 7()39377[]Kr V  l b bl· Rrkg rbl g blg r gr [] 00 7(责任编辑钟 瑶) r rr l r r Vllg B l rvL G G G3(l grlrl vr g 08 ; Rrl vl l Bg 0073 ; 3l grlrl Rrl vl R vr Bg 0087 )brrg bl r l gr r r bl r "v r" r rr rrk r v vrg vr gvr "00 r" r r l "vr vllg l r" 0 5 rv x bl rrl r r rv l rl lg r x r l r vl l l gr grll r b rg l rr l rr" l r rr r l r lg v grr rbbl r bl rrr r l r r v rgr bl gr rb bl grK rvr vllg l ; l; rrl ; rlv vr作者簡介 李 飞(989—)男湖南益阳人博士湖南农业学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农业济理论与政策。

相关热词 助视角绩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