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长的朝代排名_中国最长的朝代多少年

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很多的改朝换代,那么在这些朝代中,存在最长的一个朝代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

最长的是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4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8年,周朝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纣的那一年,所以周朝的建国之年就是公元前1046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周人早期居于今山西中南部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他们居住稳定,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 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营舍,建邑筑城,国力迅速恢复壮大。迁到周原以后,周与商有了联系,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与中原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卑事商王武乙,于商的保护下积聚力量,并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系统,特别是有关于天命的观念,周朝建立之后,这套天命观念经过了周公旦(姬旦)的整理,成为立国的政治法理基础,进而形成了影响后代王朝数千年奉天承运的君权神授概念。

古公亶父之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而且有三子,偏爱小儿季历。长子太伯及次子仲雍为顺父意传位与季历,自身逃亡荆蛮,与当地本土氏族结合,后为吴国。而根据《竹书纪年》以及民国之后疑古派顾颉刚等人的看法,此时期的周国已经有了翦商的想法,吴国的建立则是打算建立西、南两个战略方向的结果。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