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奥运报道我们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奥运盛会,媒体盛典,在经历了7年漫长期待和准备后,即将拉开帷幕。

战略高度的精心准备,空前也许绝后的报道规模,全新的媒介报道方式,丰富的传播手段和全民的参与互动,竞争更有合作的崭新模式――奥运报道,我们准备好了!      萨马兰奇曾说过,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与否,是由媒体来评判的。

万余运动员加上3万媒体记者构成了奥运盛会上的媒体盛典

现在国内外媒体都已做好了准备,所有的运筹帷幄即将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

近日,本刊采访了国内部分知名媒体,在盛典即将上演前夕,为读者奉上一份多视角的导读性“大餐”。

准备:从战略的高度      为了打好奥运报道这一仗,国内各大媒体无一例外地都从战略的高度及早作了部署,从外语培训,到骨干力量的形成;从报道规划到落实实施;从招商推广到发行促销,都制订了详细的报道方案或战略规划。

按照新华社的统一部署,新华网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奥运报道

在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直接领导下,新华网早在去年就已启动奥运前期报道,开通了多语种的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官方网站,推出了手机平台的奥运报道产品。

中央电视台是北京奥运会电视官方转播机构,其所属央视网也是新媒体官方转播机构。

宣传好、服务好奥运会,肩负起历史使命,出色地完成好报道转播任务,既事关奥运会的成败,也事关中国的形象。

中央电视台为此制订了周密作战方案。

从今年3月份起,新华网在紧张进行两会报道的同时,就已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门的报道小组,对圣火采集和传递报道进行精心策划。

在火炬开始传递前后,对每一个境外火炬传递城市,制订详细的报道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不出现空当和死角,不出现缺位和脱节的情况。

作为主办城市最主要的媒体,北京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对奥运报道作了精心部署,早在2003年就先后多批次派遣骨干到英国进修,2006年开始研究制订奥运报道规划。

集团主要领导站在战略高度,提出“一切为奥运报道,一切服务于奥运”的口号,举全集团之力,一切为奥运让路。

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陆莹介绍,奥运报道筹备工作于2002年就开始了,主要是开播加大功率,充实和培训人员,通过举办“百姓解说世界杯”活动,选拔优秀解说人员。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前几年就建立了奥运报道部,其上又成立了奥运领导小组,从组织结构层面为奥运保驾护航。

2007年年底,奥运报道规划完成,分设赛事、非赛事等四个部门。

从2007年6月开始,北京青年报便提前一年多着手奥运报道准备工作,经报社编委会和各部门主任的共同筹划,撰写了上万字的报道方案,形成了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筹备基础。

奥运报道刊名为例,为了集中更多的智慧,报社编委会决定将奥运特刊刊名在全报社进行有奖征集。

最终,100多名员工供提供奥运刊名近200个,最终经过筛选,体育部编辑汪浩舟的提议得到最终认可,《瞰奥》特刊得以面世。

报道规模:空前也许绝后      广州日报在2008年北京奥运报道方面进行了巨大投入和全面创新,奥运报道组整合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足球报》、《篮球先锋报》等8报2网5特刊,组成“广州日报奥运报道联合舰队”进驻北京。

7月18日,“广州日报奥运报道编辑总部”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

据了解,奥运会开幕当天广州日报将推出208个创纪录版,奥运期间每天将出16个版《奥运特刊》。

这样的大手笔真可谓空前绝后。

7月17日,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2天之际,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举行了隆重的奥运报道授旗、壮行仪式。

据介绍,津报集团以全新的理念和运作模式,整合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假日100天4报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打造一张4报联动、天津市发行量最大的奥运特刊――《奥运津报》。

1988年汉城奥运会,北京青年报一个后方编辑承担了所有奥运报道工作,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北京青年报首次派出1名现场记者进行采访,2004年雅典奥运会,北京青年报联手国内数十家媒体,形成了国内第一个“奥运报道联合体”,面对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北京青年报秉承了以往大型策划报道的传统,形成了全覆盖式的规模,充分调动旗下“十报四刊两网”,直接服务于奥运会的记者多达百人。

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历史性地用7个频道转播奥运会,包括CCTV—1、CCTV—2、CCTV—5(奥运频道)、CCTV—7(赛事精编频道)、CCTV—高清以及足球、网球2个付费频道

其中,CCTV—1是反映北京奥运会全貌的频道

届时每天除保留《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联播》三档新闻外全部用来报道奥运会。

中央电视台将在三个报道中心为观众呈现这场盛典,“IBC”(奥运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是前方指挥部,现台址是播出总部,新台址的电视文化中心(TVCC)将成为央视的奥运报道中心,三个中心连成一体、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中央电视台将用两架直升机带领观众从空中看奥运

奥运期间,央视网计划开通数十路视频直播轮播频道,独家全程转播28个奥运大项共3800小时赛程。

同时将打造24小时播不停的网络电视奥运台新闻频道和网络电视奥运台综合频道

报道方式:全媒体介入      据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刘鹤介绍,在此次奥运报道中,北京青年报将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报网互动,从三个层次突出报网互动效应。

首先,将记者采访的最新消息通过本报网站和手机报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和空中传送给市民。

其次,通过报纸形成第二个冲击波,用鲜活的评论和多层次的分析为读者对前一天的赛事进行解读。

最后,通过杂志形成第三个冲击波,对奥运会的赛事、亮点、成就、事件进行反思和探讨。

在“报网一体化”运作思路的指导下,广州日报大洋网推出了奥运频道和手机奥运网,内容包括赛事新闻、现场图片、精彩视(音)频、奥运直播室、手机奥运、有奖竞猜、奥运电子杂志、玩转奥运奥运大家谈、奥运记者博客等,将采用图、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全天候24小时进行滚动报道,为读者提供最新奥运新闻。

广州日报的全天候奥运滚动报道里,读者将忘记通常意义的“一天24小时”概念,自奥运会开幕起的第一秒开始,到奥运报道闭幕的最后一秒,广州日报大洋网的奥运频道和手机奥运网将把这一奥运时间段作为体育直播概念里“最长的一天”来计算。

中央电视台将全面实施台网联动和网络联盟战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建设奥运史上最大的传播平台,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投入5个开路频道、2个付费频道,全程转播奥运赛事;将派出650多名持证记者做现场报道

央视网将紧紧依托电视报道团队(650多名持证记者和演播室主持人、编导等)、节目资源、渠道资源承担网络报道任务。

与电视共享内容、共享平台、共享团队,将电视报道方案与新媒体方案融合成为多媒体报道方案,以实现整合传播。

让电视观众与网民、手机用户真实体验“三屏显示”(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实现1+1+1>3的效果。

新华网总编室主任汪东在谈到新华网在奥运火炬传递报道中的特点时说,报道布局立体,形式多样,首次实现重大体育活动多形式交叉组合式报道,全面应用互联网报道手段,不仅运用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论坛、博客、在线访谈、连线访谈、网评、网刊、画刊、网上调查、网络动画、网络舆情等有线网络报道形式,还充分运用短信、滚屏、彩信、手机报、WAP等多种无线报道形式及户外大屏幕、列车滚屏等形式,总计报道形式达20余种。

各形式报道交叉组织,同步开展,全面、快速、充分地对奥运火炬传递全程进行报道

网民评价新华网“文字+图片+视频互动报道让经典瞬间一览无遗”。

亮点:最豪华的媒体盛典      “一切为了奥运”在京报集团得到了最充分体现。

7月25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刊在京报集团正式下线。

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份官方中文会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

现在会刊采编人员多达80余人。

除此以外,北京日报社各编辑部也抽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制作好28个版的《奥运特刊》。

集团其他媒体也都有完备的奥运会规划,共同打造最豪华的媒体盛典

据搜狐公司副总裁兼奥运事业部总经理陈陆明介绍,搜狐自2005年11月7日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互联网赞助商后,从资源、技术、产品等全方位提升,携手全国重点媒体组建规模最大的奥运媒体联盟,先后与华奥星空、中国日报、央视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展开奥运战略合作。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

这既是体育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媒体的一场盛典,更是新媒体发展的里程碑。

2008年1月30日,人民网高调发布了2008奥运战略。

人民网奥运工作小组副组长、教科文体部主任潘健介绍说,人民网的奥运战略概括起来是“一二三四”四个数字,即一个口号、两个团队、三个亮点、四个活动。

人民网奥运报道将秉持“全球视野、人民参与”的宗旨,以“携手人民,共享奥运”为口号,突出国际合作和全民参与,在报道奥运比赛的同时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开放、民主、热情、和谐的国家形象。

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解释说,“携手人民,共享奥运”是希望通过人民网这个平台,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发出邀请――中国欢迎你共享奥运欢乐,把全球的目光凝聚到2008年北京奥运,让世界大众共享中国人民热情打造的这个体育盛会。

中央电视台将以央视网为新媒体主平台,以图文为基础,以视频为核心,以互动为特色,形成立体化、多终端宣传奥运、服务奥运的新格局。

央视体育节目中心主任江和平介绍说,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历史性地用7个频道转播奥运会,利用跨媒体平台打造一场奥运饕餮盛典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精心准备奥运特刊――《2008奥运风》,这是得到北京奥组委唯一批准许可由京外媒体承办的奥运特刊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将集合优势报道兵力,将奥运报道从体育向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延伸,立体地报道北京奥运进程。

互动:最热的关键词      互动,毫无疑问是最热的媒体关键词。

各大媒体在这方面都作了精心策划与安排,希望通过受众参与,展现亲和力,树立独特的品牌价值。

央视网主要通过博客、社区、论坛等方式加强与大家的互动。

央视网为CCTV名主持人、名解说员、世界冠军解说顾问开设“66人解说团”博客群;为500名奥运会志愿者开通博客,现在已开通200个,讲述志愿者亲历的很多故事。

此外,央视网还推出特别策划活动,以“做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为主题,开展“微笑奥运PK赛”活动。

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网民上传微笑照片、微笑表情,通过票选决出“微笑奥运使者”。

人民网将主办或参与四项大型推广活动来体现“全球视野、人民参与”这个宗旨。

一是“龙行天下耀中华”,这是全球首次由海外华侨华人发起并实施的“龙行天下贺奥运、民族和谐耀中华”非欧亚洲际驾车远征活动。

活动的目的是向沿途各国宣传奥运,展示全球华人支持北京奥运,齐心向祖国的爱国情怀。

二是“中国火炬传递城市照片征集”,活动将通过广大网友和手机用户直接编写手机短信参与“强国圣火”点燃与传递的方式,立体展现奥运火炬在中国国内传递的网络地图,营造“强国圣火”手手传递、走遍全国直达首都北京的网络盛况。

三是“世界各国写手团”,四是“人民网人文奥运之旅”。

奥运报道开始后,新华网即在论坛开辟了专门的奥运论坛,通过主动设置话题,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如“迎奥运,爱家乡,360天环保生活倡议”等多个主题均吸引万名以上网民参与讨论。

在迎接奥运倒计时100天之际,新华网论坛社区又推出“中国网民向世界发邀请”等主题活动。

活动推出后,网友积极响应,已有30余万网民在新华网论坛发表帖文、博客文章,网民以鲜活的语言表达了对奥运真挚的热爱。

为营造奥运嘉年华气氛,让更多的读者与网友能在2008奥运年留下更多更美好的回忆,广州日报与旗下的大洋网特举办以下系列有奖互动活动。

如收藏208版亚运有约,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当天,广州日报将以大手笔推出创纪录的208版,凡购买并收藏本报当日208版的读者,在两年后广州举办亚运会时,凭2008年8月8日广州日报封面版,将有机会抽取亚运会门票。

合作:传媒的共同盛典      奥运会与其说是媒体之间的大战,不如说是合作盛典

合纵连横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谁,更多的是对当前媒体环境的清醒认识,这毕竟是全人类的共同盛典

建立在此基础上,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面合作,也就成了的奥运会开幕前最值得关注的传媒现象了。

搜狐于6月24日正式与央视网达成奥运战略合作,首家获得最全赛时视频资源,将全程视频直播奥运会。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7月11日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达成“强强联合,共享奥运”战略合作。

7月17日,与搜狐在京正式签署奥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报道奥运、服务奥运

2008年7月17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搜狐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广州签署奥运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为奥运战略合作伙伴。

双方将在奥运报道资源、内容、品牌等方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最优质的内容与服务。

奥运会,到今天,媒体都已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期待这最辉煌的盛典吧!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在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的:“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运会即将开幕,也将很快盛大结束,但是,传媒的责任与发展却永远也不会结束。

“更快、更高、更强”这句奥林匹克格言将激励所有媒体人奋发有为,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0 次访问